假如你經常自己開車,那麼你是否曾經有過超速的行為?
事實上,即便是最為認真遵守交通規則的司機,也曾經吃過至少一兩張超速罰單。
那麼,為什麼有的時候我們可以遵照指示限速行駛,但有的時候卻偏偏會超速?
請想象下面這樣一個場景。
假設你正在國外的一條鄉間小路上開車,你目前的時速是每小時55英裡。
你将到達一個村莊,因為你之前已經看到了塊路标,上面告訴你前方限速每小時30英裡。
但是路标隻是路标,那是在提醒,而不是強制要求。
于是你繼續保持55英裡的時速前進。
因為繼續保持這樣的速度,對于你來說更加容易也更加舒服。
但是如果你看到一輛執法警車在監控車速的話,你就很有可能把車速降下來,因為你不想吃罰單。
無論是在任何地區,街道永遠會有一些超速司機出現,即便人們大多數情況下都知道在什麼情況下速度的上限是多少。
但是超速行為仍然屢禁不止,即便加大懲罰力度也沒有用。
道路旁出現雷達測速儀之後,一切都會有所不同。
雷達測速儀是一種利用傳感器來檢測車輛速度的設備。
如果你在駕駛汽車的時候,看到限速牌下了雷達測速儀上顯示的數字,表明你超速了的話,你就很有可能會立即踩下刹車。
而事實也證明,如果能夠正确地使用雷達測速儀,那麼人們對于限速遵從的效果能提高50%,甚至于更多。
那為什麼雷達測速儀能夠起到如此顯著的效果,讓人們立即讓行為改變?
其實這就是反饋的作用。
雷達測速儀對司機的情況進行檢測,并且把這些信息實時反饋給司機,讓司機反應。
司機隻要看一眼雷達測速儀,就能夠立即做出合理的行動。
因為雷達測速儀讓司機可以适時地得到關于他們車速的反饋。
這個數據就代表證據,而車速與限速标志同時出現,能夠明确的告訴司機他們是否超速,這樣就建立了一定的關聯。
當意識到自己超速之後,司機其實并不願意承擔後果,也就是吃罰單或者傷害他人,所以他們就會立即行動,進行減速。
而在完整反饋當中,恰恰包含有這4個環節,也就是證據、關聯、後果、行動。
如果延伸到其他方面,如果你希望别人能夠正确地做出行為改變的時候,也可以使用反饋。
第一步就需要讓他看到證據,也就是具體的事實和結果。
同時也要表明他的行為與錯誤結果之間的相互關聯。
接下來你需要讓他明白,如果繼續維持現在的行為,必須承擔什麼樣的後果。
隻要後果明确,他們就很容易正确選擇,開始行動。
隻要從正确使用這個反饋循環,反複使用,那麼前面的行動就會産生新的行動,最終推動一個人不斷地改變,并且接近最終目标。
這也正是當醫生告訴病人,如果他們不願意改變生活習慣,那麼疾病有可能為他們帶來死亡和癱瘓的時候,他們就能立刻行動的原因。
就是因為這些後果是每個人都能理解,并且不願意承擔的。
所以隻要适當正确地使用反饋,每個人都能做出正确地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