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曆史之中,雖然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男性統治者掌權,但女性統治者成為天下之主的情況也同樣存在。
無論漢朝年間的呂後、唐朝時期的武則天,還是清朝末年的慈禧,都是以女性的身份,将天下諸事的決定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隻是就這三位女性最高統治者來說,除去武則天得以善終之外,另外兩名統治者的下場似乎都比較凄慘。
呂後去世,漢朝開始對呂後的家族展開瘋狂報複,前一刻還是帝國最鼎盛的家族,下一刻卻徹底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實在讓人難以想象。
慈禧也同樣如此,對榮華富貴的貪戀到達一種病态的地步之後。慈禧将絕大多數财物都帶進自己的墓穴之中。可還沒過多久的時間,民間便傳出墓穴被盜的消息。死後不得安甯,所有财寶頃刻間煙消雲散。
反觀武則天,離世之後不僅大唐後人對她贊譽有加,連她的家族也免遭滅門之災,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關于這個問題,其實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武則天活了81歲以後,臨死之前說的10個字。
武則天的選擇
了解曆史的人都知道,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統治,武則天在位期間曾一度打壓李氏後人。任何反對武則天,或者可能對武則天的統治構成威脅的人,即便沒有被直接殺害,也被迫遠離了政治中心。
不僅如此,武則天當上皇帝以後,還親自将國号改為周。正常情況下來說,将唐王朝的國号都做出改變,這樣的行為無論如何也應該遭到瘋狂報複才對。
可即便如此,武則天死後依舊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關鍵就在于武則天的抉擇,究竟是武則天的兒子當皇帝,還是武則天的侄子當皇帝?
中國古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國不可一日無君。其實說的不僅僅是不能一天沒有皇帝,同時也是不能一天不立太子。在這個問題上,如果武則天選擇錯誤,那麼另外一方必然會被對方秋後算賬。
那麼武則天是怎麼做的呢?史料記載,武則天最開始的時候曾猶豫,是否要在武氏氏族裡面選取一個接班人。
隻是最終狄仁傑給出建議以後,武則天才終于選擇放棄,并重新把自己的兒子李顯從外地接回來準備繼承皇位。
狄仁傑對武則天表示:古往今來的所有天子在祭祀先祖的時候,可曾有人祭拜自己的姑姑?
武則天能夠成為皇帝,已經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可從上古時期就傳承下來的禮法問題,總不可能指望武則天死後,後人也因此做出改變。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決定雖然已經做出,可武則天依舊擔心,等到自己去世以後,李氏後人對自己的不滿,會牽扯到自己的家族内部。為此,武則天經常組織李氏後人和武氏後人各種聯誼活動。
不過即便這樣,年邁的武則天心中也同樣惶恐。當年漢朝呂後的最終下場曆曆在目,如果不多做一些事情,武氏必然同樣如此。于是在臨終之際,武則天給李氏後人留下十個字:
“去帝号,稱則天大聖皇後。”
這句話的簡單意思就是說,我(武則天)去世以後,不用稱我為帝王,也不要用帝王的規格給我下葬,而是稱我為皇後,埋葬在高宗李治身邊。簡簡單單的十個字,卻直接避免了後世無窮無盡的麻煩。
要知道就那個年代的實際情況來看,武則天的所作所為,用大逆不道來形容絕不為過。倘若後世某一位臣子以某種理由要求将武則天掘墳鞭屍,皇帝也默許同意,曾經輝煌無比的武則天,未免太過屈辱。
可隻要埋葬在皇帝身邊,至少在唐朝沒有被人推翻以前,永遠都不會有人想着去挖自己祖先的墳墓。
而去除帝号以後,用皇後來稱呼自己,不僅僅代表武則天本人,同時也代表武則天整個家族。武則天臨終前想要向兒子李顯傳達的意思就是,我選擇了你當皇帝,這是因為我内心認可李唐王朝。而武氏一族,僅僅隻是李氏的陪襯罷了,大可不必趕盡殺絕。
憑借十個字的言語,讓自己在去世以後能夠免受李氏後人的打擾,武則天的手段不可謂不高明。盡管時至今日,無數人依舊對武則天曾經的許多所作所為抱有各種各樣的看法,可那又如何?皓月散發光芒的時候,幾時在乎過螢火蟲和自己争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