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姐很高興,她美滋滋地從衣櫃裡拿出壓箱底的連衣裙,站在鏡子前比劃,這是咋了?有啥喜事嗎?原來絕經兩年的章姐又來大姨媽了,她聽說這種情況很少見,叫“倒開花”。穿上幾年前的裙子,雖然腰部有點緊,但是一點也不妨礙她臭美。
出門溜達,正好碰見老朋友劉姐,兩人打個照面。“啥時候這麼開心啊?嘴都咧到耳朵了。”章姐把自己的事和劉姐說了,劉姐聽了覺得不太對勁,建議她到醫院查一查,别再是身體出問題了。被劉姐這麼一說,章姐心裡也有點忐忑。
随後章姐來到醫院婦科門診,和醫生說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醫生告訴章姐,這種現象可能不是月經,要進一步檢查,排除子宮内膜癌。
什麼是絕經?
簡單來說就是最後一次月經結束以後都沒有月經了,這個過程就是絕經,一般間隔超過一年才能确診。絕經意味着卵巢功能衰竭,以後無法生育,同時還會影響激素水平和自主神經功能。因此,這個時期的女性總會感覺渾身不舒服,肌肉和關節疼痛、乏力、煩躁、皮膚刺痛等異常。
女人什麼年齡絕經剛剛好?來看看中醫咋說
《黃帝内經》有雲:“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葵竭。”
可以理解為古代女性通常在49歲上下絕經,因為古代女性結婚和生育比較早,對于她們來說49歲絕經已經很晚了,畢竟大多數人的壽命隻有四五十歲,甚至三十多歲,能活到六十以後都算長壽。
但是現在的社會和生活環境不一樣了,平均壽命達到70歲以上,女性在四十多歲絕經的話,相當于剩下來二三十年都在絕經中度過。
可惜的是,身體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并沒有因為壽命延長而改變絕經時間,我國女性大多還是在45-55歲之間絕經。
到了這個年齡段,心理和身體就要做好準備了。如果一些女性還沒到這個年齡就和大姨媽說“拜拜”了,有可能是受環境影響,導緻氣血不足陰陽失調,卵巢得不到滋養提前衰退。
研究顯示,過早絕經增加女性多重健康風險
《人類生殖學》雜志上一項研究表示,五十出頭絕經的女性,比45歲前絕經的女性出現健康問題的風險更小。過早絕經可能讓女性面對多重疾病,例如關節炎、抑郁症、高血壓、心髒病等。這一切都和女性雌激素水平減少有關。
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主任醫師鄒世恩教授表示,雌激素對女性有保護作用,促進骨骼、心髒、血管、神經等健康,必要時女性可啟動激素治療,改善自己的症狀和生活質量,預防慢性病發生。
不規則陰道出血,不一定是來月經了
55歲以上的女性,出現異常出血情況,要引起重視,積極排查子宮内膜病變。絕經遲、肥胖、高脂飲食等都可能是發病的高危因素。
其實子宮内膜病變不是短期内發生的,在絕經前可能已經出現月經量多、非經期少量出血的情況,而在快絕經的時候,會發現每個月來大姨媽的日子是混亂的,有時來有時不來。等到絕經後“重遇”大姨媽,更要敲響警鐘,不是什麼好兆頭。
另外,也可結合分泌物、腰腹疼痛等症狀綜合判斷,不過,當出血比較明顯且疼痛比較劇烈時,往往已經暗示疾病又在進展。
快絕經了,身體有什麼變化?
本以為這個月的月經會來,但是一個月過去都沒有動靜,一直間隔兩個月才來,這種周期變化異常,可能是絕經的信号。
有時根本不給你反應的機會,上個月來很正常,這個月就突然停止了,連個過渡都沒有,一直等了幾個月都沒有月經,這時自己才反應過來,原來自己絕經了。
以前持續一個星期,現在持續四五天甚至三兩天,而且月經顔色很淺,一個月比一個月少,這種漸漸減少的迹象也是快要絕經的表現。
發現自己絕經了,大部分女性有點失落的,需要一段時間緩沖,但是也有一部分女性比較開心,因為3個問題離她遠去了:
①子宮肌瘤不再生長
它會導緻月經量變多,還會引起腹痛,幸運的是,等到絕經後瘤子會慢慢萎縮,不會對女性造成影響。
②乳腺不再脹痛
之所以出現這個現象也是因為雌激素旺盛,有的女性症狀明顯,疼痛到不能穿内衣,而絕經後雌激素水平降低,無法對乳腺造成影響,脹痛的情況也會消失,無痛一身輕。
③子宮内膜異位症自動好轉
子宮内膜按照規律每個月脫落,然後排出,但是得了異位症的女性内膜脫落時會有疼痛、腰痛、腹部包塊的情況,非常痛苦。而絕經後子宮内膜就不會再脫落了,疼痛問題也迎刃而解。
由此可見,絕經并非一點好處都沒有,所以大家不要太焦慮,總想着“挽留”她。事實上,合理養生保健身體,絕經後也可以活得很滋潤、很舒心,這就需要大家有健康意識,關注心理和身體變化,合理安排中老年生活。
,參考資料:
[1]健康大家談 | 影響女人一生的子宮,我們該如何守護它?·健康中國.2021-04-16
[2]中醫如何看女性更年期綜合征·人民網.2019-11-01
[3]絕經了,又來“月經”,是返老還童嗎?·西安市中心醫院.2022-04-18
[4]研究顯示:過早絕經增加女性健康風險·新華社.2020-01-2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