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子才司令
宋·方嶽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
自識荊門子才甫,夢馳鐵馬戰城南。
年輕的時候,我們對生活充滿了期待。我們期待與愛人相守到老,希望朋友能不離不棄,希望父母身體能一直健康,希望自己一切順利、心想事成……
當多年過後,再回頭時,我們卻發現,曾經的希望似乎總是那麼過于理想。這世間不如意的事,有那麼多,可是能夠盡心傾訴的人,卻一個也沒有。隻能在深夜飲酒,自己安慰自己。
世界一直都在變,不變的應該是從前充滿期待的心。
正如林清玄所說:“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生命裡不如意的事情占了絕大部分,因此,活着本身就是痛苦的。但是扣除了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二成如意的、快樂的、欣慰的事情。我們如果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常想那一二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得珍惜,不緻被八九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臨江仙·送錢穆父
宋·蘇轼
一别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
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怅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轼與友人久别重逢,短暫相聚後,又要各奔東西,蘇轼寫下這首送别的詞作,最後他感慨道:人生在世就如一場艱難旅行,我們都是匆匆過客。
人生在世,總是面臨着分分合合。《紅樓夢》裡曾說:千裡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誰能守一輩子呢?不過三年五載,各人幹各人的去了,那時誰還管誰呢?
沒有誰能陪誰一輩子,我們總是要走自己的路。這一路上,可能會和朋友短暫相遇,可能會有快樂的時光,可我們終究還是要上路,過自己的人生。
所以,不要再糾結人生聚散,不要渴求永遠。同伴,不一定非要一起走到最後,某一段路上,對方給自己帶來的朗朗笑聲,那就已經足夠。
題長安壁主人
唐·張謂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
世俗的人互相結交需要以黃金為紐帶,黃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有人說,人性本是趨利避害的,這是人類的本性和本能,任何人都無法改變。
但我們要相信,總有一些朋友,是不用金錢就能結交的,如俞伯牙和鐘子期的知己之交,如範式和張劭的“雞黍之交”。
黃金結交的朋友,黃金沒了,朋友就散了。而用真心相交的朋友,會在你悲傷時安慰你,在你困難時幫助你,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結交的朋友。
人生在世,不必因為沒錢結交朋友而悲傷,而應該珍惜在你落魄時,依然陪在你身邊的朋友,他們才是你最應該珍惜的人。
西江月
宋·朱敦儒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雲。
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
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世事短暫,如春夢一般轉眼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雲。詩人說,這就是命吧。如果此刻有花有酒,那讓我們暫時忘掉這些煩惱,且享受現在的歡愉。
人生在世,我們總要面對時過境遷,人情冷暖。愛的時候,真誠愛,不愛的時候,各生歡喜,如此就好。
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裡,該自在就自在,該潇灑就潇灑,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也許這就是生存的意義。
歲月一直在消逝,不論是快樂和悲傷,時光總會過去,可是無論如何,我總是認真而努力地生活過了。
我們之所以悲傷,是認為生活“美好永在”,如果我們解開那“美好永在”的心結,生活會好過很多。
我們須明白,生活有陰晴,我們要學會自己開解自己,所以從今天起,接受生活的磕磕碰碰,與其拒絕挫折與困難,不如敞開心扉迎接多彩的生活。
◎本文轉載自“中華好詩詞”,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