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耳能聽到多少範圍内的聲音

人耳能聽到多少範圍内的聲音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8:42:32

如果高考的試卷中有這樣一道選擇題,你會怎麼回答?

問:人耳朵的聽域範圍是:

A、15—16000HZ

B、20—20000HZ

C、30—22000HZ

你必須答“B”才會得分,因為教科書上就是這麼寫的。但是如果你本着實際測試才是真理的想法做一個簡單的測量,你會發現其實這個答案并不是正确的。

人耳能聽到多少範圍内的聲音(也許教科書真的錯了)1

好,我們就來做這樣一個測試,我們先在手機上下載一個叫“音頻發生器”的APP,然後找一條頻率範圍耳朵聽域更寬的耳機接在手機上,這樣的耳機其實并不難找,大多數大品牌的頭戴式耳機都可以輕松超過20—20000HZ的頻響寬度。

人耳能聽到多少範圍内的聲音(也許教科書真的錯了)2

然後我們開始測試,你先把手機調整到正常聽歌的音量,從1HZ開始向上調整,這時你會發現當調整到15HZ左右的時候,你就已經可以聽見非常低沉的聲音了(當然,每個人的聽力是不同的,15HZ隻是大多數人開始有感覺的低頻極限)。然後你把頻率一直向上調整,當頻率到15000—16000HZ時,你已經聽不到任何的聲音了(當然,每個人對于高頻的聽音上限也不盡相同,我也指的是大部分人的測量結果)。

那麼按照以上的實際測量結果大部分人耳朵的聽域範圍應該是15—16000HZ而不是教科書上所寫的20—20000HZ範圍。那麼這個20—20000HZ的聽域範圍是從哪開始定義的呢?我查找了一下資料,在我能找到資料中,這個範圍最先是出現在《生理學》教科書第九章:神經系統的功能,其中的第二節:神經系統的感覺功能,其中的第四小節:聽力這一部分的。在這一部分中明确說明:人聽覺器官的适應刺激是20—20000HZ的空氣震動疏密波,即聲波。

人耳能聽到多少範圍内的聲音(也許教科書真的錯了)3

那麼這種錯誤的解讀是從何而起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但是我們要把高音和低音分開來分析,因為教科書上和實際測量所産生的差異是産生于不同的原因。

  • 高音:我們先來說說高音的20000HZ和16000HZ之間的差異。教科書上說,人聽覺器官的适應刺激是20—20000HZ,這裡并沒有用比如人耳朵能聽到20—20000HZ的聲音這類表述方式,應該就是說,在這個頻率範圍人的聽覺神經對這種信号是有反應的。但是,這種反應并不一定最後以我們想象的“聽到聲音”為最終體現。也就是說,我們的神經能感覺得到,但是我們沒聽到聲音。換種說法可能大家更容易理解一點,幼兒時期的聽力是比我們成年人要好的,能聽到的高頻上限要比成年人要高一些,随着年紀的增長,聽力會逐步下降,而聽力下降并不是沒有反應,隻是信号太微弱而最後不能轉換成聲音信号。

人耳能聽到多少範圍内的聲音(也許教科書真的錯了)4

  • 低音:很多人都知道,當聲波信号的震動頻率低于20HZ就被稱為次聲波。這種廣泛存在于大自然中(海上風暴、火山爆發、大隕石落地、海嘯、電閃雷鳴、波浪擊岸、水中漩渦、空中湍流、龍卷風、磁暴、極光、地震等)而且在特定條件下(其頻率和人體器官固有頻率發生重疊的情況下)會對人産生很大危害的聲波并沒有被歸納在可聽範圍内,具體的原因不詳,會不會是在确定這個範圍時,還沒有可靠的可以回放20HZ以下的播放設備,這并不是不可能的,在現在的耳機發明之前,我們所能接觸到的音箱的低頻下限也就隻能做到25HZ最低。但無論是什麼原因,教科書上所描述的人類的聽覺聲音頻率下限是20HZ明顯是不對的。

好吧,關于人類耳朵聽域方面就寫這麼多了。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高考真的有這樣一道關于聽力範圍的問題,你是不是有膽量選C:15—16000HZ呢?嗯,我估計你不敢,因為你敢選,判卷老師就會毫不猶豫的扣你5分。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原創不已,歡迎評論及收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