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部編語文二上導學案

部編語文二上導學案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1-22 09:16:44

一、 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崇祯五年十二月,餘( )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 )絕( )。是( )日更( )定矣,餘挐( )一小舟,擁( )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 )沆砀( ),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 )白( )。湖上影子,惟( )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 )餘,大( )喜曰:“湖中焉( )得更( )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 )飲三大白( )而别( )。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 )此。及( )下船,舟子喃喃曰:“莫( )說相公癡( ),更( )有癡似( )相公者!”

二、 文言詞彙選擇題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旦日,客從外來

B湖中人鳥聲俱絕/絕山獻多生怪柏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

D.及下船/及郡下,詣太守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是進亦憂,退亦憂/是日更定矣

B.見餘,大喜/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

C.上下一白/樹林陰翳,鳴聲上下

D.餘強飲三大白而别/争而不得,不可謂強

(3)下列各組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若夫日出而林霏/連月不

B.有亭翼然于泉上者/執策而

C.雲而岩穴暝/微斯人,吾誰與

D.林壑美/水清冽

三、重點句子翻譯題

(1)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2)霧凇沆砀,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3)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4)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5)餘強飲三大白而别。

(6)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四、綜合分析選擇題

(1)下列對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 )

A.“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這句,從聽覺的角度突出了冬雪的寒冷威嚴,反襯出作者冒寒看雪的雅趣。

B.“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語雖出自二客,其實也表達了作者相同的心聲。

C.寫湖心亭上兩個金陵人對坐飲酒、“餘”被邀勉力喝三杯的情景,為文章開出另一境界,給人以一種欣逢知己的驚喜,是“看雪”的延伸,作者因此喜極而悲。

D.文中的“癡“似傻非傻,這裡指作者淩晨欣賞西湖雪景的雅趣不能被一般人所理解。

(2)下列對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疊用三個“與”,結合“一白”,僅僅幾字,就勾勒出天連着雲、雲連着山、白茫茫一片的渾闊清遠。

B.“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獨”字映襯出環境的幽靜、空曠,也暗示作者的“癡”,下文喜遇知己,舟子感歎就是呼應,寫出了作者超然脫俗的性格。

C.文中“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一句似貶實褒,反襯出作者懷才不遇則寄情山水的情懷;同時天涯遇知己,心中的愉悅化解了故國之思帶來的淡淡愁緒。

D.以記叙開頭,以議論結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且靜中有動,寂中有聲:這是一篇立體感很強的遊記散文。

(3)下列說法中不正确的一項是( )

A.本文以“人鳥聲俱絕”寫聲,以“上下一白”寫色,為雪中亮點“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設置了宏大的背景:作者純用白描勾勒了一幅朦胧、悠遠脫俗的西湖夜雪圖。

B.文章白描雪景後,詳寫喜遇知己,不但豐富了文章的内涵,而且繪景寫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為有了人的活動,更具生氣與魅力。

C.作者以舟子喃喃之語收束全文,起到了畫龍點睛,深化意境的作用:對此迷人雪境,“癡”情人不止“我”一個。這是一種很妙的正面描寫。

D.本文描湖心亭悠遠脫俗的雪景,叙看雪奇遇,事、景、情有機結合,令作者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閑情雅緻呼之欲出。

(4)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  )

A.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時間、目的地、天氣狀況,接着記叙了這次賞雪的具體經過,然後作者筆鋒一轉,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

B.作者通過追憶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經曆,表現了深摯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戀和感傷的情懷。

C.作者通過“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的組合,将天長水遠的闊大境界,甚至萬籁無聲的寂靜氣 氛,全都傳達了出來。

D.本文最大的特點是文筆簡練,全文不足二百字,卻融叙事、寫景、議論于一體。

(5)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  )

A.“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一句中的“絕”妙在從聽覺寫出大雪後一片寂靜,湖山封凍,人、鳥都不敢外出,連空氣也仿佛凍結了的情思。

B.本文作者張岱觀察雪景,從“大雪三日”到“上下一白”,最後看到“舟中人兩三粒”,采取的是濃墨重彩的描繪。

C.作者寫本文時,明朝已經滅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表達了自己對故國的懷念。

D.本文叙事時的情緒變化是一波三折,但是都是與“看雪”有關,是“看雪”行動的延伸。

五、請判斷以下句子是否運用白描手法

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

②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 )

③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

④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 )

六、課外文言文閱讀 湖之魚

林子①啜茗于湖濱之肆②,叢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魚百數來會③其下。

戲嚼豆脯④唾之,群魚争喋⑤。然随喋随逝,繼而存者,三四魚焉。再唾之,墜綴葑草⑥之上,不食矣。始謂魚之逝者皆飽也。尋⑦丈之外,水紋攢動,争喋他物如故。

餘方悟:釣者之将下鈎,必先投食以引之。魚圖食而并吞鈎。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鈎矣然則名利之薮⑧獨無鈎乎?不及其盛⑨下食之時而去之,其能脫鈎而逝者幾何也?

——選白小刻本《畏廬文集》

注釋:①林子:林纾( shū)自稱,中國近代文學家、翻譯家。②肆:指茶館。③會:彙聚。④豆脯:豆豉之類佐餐小食品。⑤喋:成群的魚兒吃東西。⑥葑(fēng)草:水生植物。⑦尋:長度單位,八尺。⑧薮( sǒu):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澤。後比喻人或東西聚集的地方。⑨盛:多,頻頻。

9.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然随喋随逝(流逝) B.再唾之(又)

C.尋丈之外(長度單位,八尺) D.不及其盛下食之時而去之(離開)

10.用三條“/”給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3分)

久 乃 知 凡 下 食 者 皆 将 有 鈎 矣 然 則 名 利 之 薮 獨 無 鈎 乎。

11.文章由觀魚喋食而引發人生感悟,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其蘊含的深刻哲理。(3分)

七、附錄。

名句積累

1.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2.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文言詞彙

部編語文二上導學案(部編版九上語文湖心亭看雪導學案)1

内容理解

1.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時間、目的地、天氣狀況。

2.湖心亭的奇遇令作者大喜,最後,作者以舟子的話收束全文,點明了作者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緻。

3.作者引用舟子的話包含了對“癡”字的稱賞,同時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悅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緒。

藝術特色

1.本文融叙事、寫景、抒情于一體。

2.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寥寥幾筆,寫出了景物的主要特征,顯得悠遠脫俗。

3.善用對比手法,大與小、冷與熱、孤獨與知己,對比鮮明,有力地抒發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揮之不去的故國之思。

閱讀啟示

像作者一樣保持不随流俗的閑情雅緻,但作品中流露出的孤高自賞和消極避世的情調,我們不應盲目欣賞。

寫作意圖

本文通過描寫湖心亭看雪的經曆表達了作者慨歎人生渺茫和故國之思的心情。

一課一技法

如何把握文言斷句

【常見題型】

1.對下面句子(或畫線句子)朗讀節奏的劃分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項是。

2.請用“/”标出下列語句中的語意停頓。

【答題指導】

1.通過句意斷句。閱讀文句,了解大意,注意文言文單音節詞占多數的特點,抓住幾個關鍵字詞翻譯以理解句意,然後根據邏輯關系斷句。

2.根據語法斷句。(1)主語、謂語之間要停頓。(2)謂語動詞與賓語、補語之間要停頓。(3)成分省略處要停頓。

3.借助文言詞語斷句。(1)句首發語詞、關聯詞後要停頓。(2)時間狀語在句首要停頓。(3)句中表轉折關系、并列關系、順接關系的連詞前要停頓。(4)連在一起的兩個單音節詞中間要停額。(5)句中語氣助詞“也”後要停頓。

知識鍊接

白描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是指一種不加色彩成很少用色彩,而隻用墨線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畫法。作為一種描寫方法,是指抓住事劫的特征,以質樸的文字,家家幾筆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寫方法。

辨别白描手法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①白描用于寫人,隻需三言兩語即可勾畫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讀者如見其人。②白描用于寫景,隻需幾筆就可勾勒出一幅鮮明的圖畫,使人如臨其境。③白描用于寫事,也隻要幾筆就可使事态畢現,生動形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