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可西行至死,絕不東歸一步”我們都欠玄奘大師一個道歉,不該将《西遊記》中的唐僧形象施加在玄奘身上。我們印象中的唐僧就是個死腦筋,自己沒本事還總是誤會猴哥,一點都沒有得道高僧的樣子,實在不招人待見。
在吳老的原著中,唐僧更是膽小怕事動不動就哭,雖然這些都是藝術形象,并不代表真實人物,可我們還是将假唐僧與真唐僧綁定在了一起。
殊不知真唐僧孤身一人從長安偷渡前往印度,一路出生入死何止81難,17年跋涉5萬公裡背回567部佛經。這等英雄人物本該名垂青史被千古傳頌,卻因為一本小說被人誤會至今。
今天我們便以玄奘親口講述的《大唐西域記》,以及記載玄奘生平的《三藏法師傳》為依據,重新認識這位唐朝和尚,了解真實發生的《西遊記》。
玄奘出生于隋末唐初河南偃師,本名陳祎(yī),是家裡第四個孩子,陳家是當地頗有名望的大家族,可惜人生起落無常,優渥的生活對于玄奘來說就像是一場夢,家道中落父母離去,剛滿十歲的玄奘,被出家當和尚的二哥接到淨土寺生活,并以俗家童子的身份開始進修佛學。
小玄奘天資聰慧悟性很高,曾随父親一同學習過百家學說,對于佛學頗有一番見解。但佛門可不是想皈依就能皈依,是要學曆的,當時負責考核的是大理寺卿鄭善果。有一天,老鄭奉命帶着27個名額去淨土寺挑人,本來這事跟小玄奘沒關系,因為他年齡未滿18。
但小玄奘早早便等在門口,老鄭看到了便問他為什麼要出家,小玄奘的志向十分遠大,說要效仿如來,弘揚佛法普度衆生。一小孩說出這種話,一般人聽聽也就算了,但老鄭卻從隻言片語中覺得小玄奘不一般,并破例給了他一個名額。
公元612年玄奘正式出家後,先後在河南、四川學習了10年佛法,之後又遊曆全國,四處參訪名師開壇講經,可學的越多玄奘就越疑惑。因為大唐國内流通的佛經翻譯不同,篇幅不全,這就導緻佛學雖然開枝散葉,但思想卻各不相同,誰也不服氣誰卻又無法統一。
如何消除矛盾,将佛學重新統一,成了玄奘的研究專題。趕巧天竺僧人波頗來到了長安,玄奘從他那裡得知,印度有座“那爛陀寺”,是佛學的最高學府,有位戒賢大師精通佛法。
對應《西遊記》的話,這裡應該是觀音菩薩點撥了。
那爛陀寺遺址
于是玄奘便決定去佛教的發源地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尋求佛法的真谛。
但當時唐朝才剛剛穩定下來,西邊的突厥虎視眈眈,所以邊境看守極嚴,沒有通關文牒根本無法出關,玄奘與衆多僧人聯名上書李世民,申請西行取經。
李世民對佛道兩教的大師頗為尊敬,但西行路上危機重重,稍有不慎就會丢掉性命,他不僅不答應放行,更是不準玄奘離開長安,僧人們知道路上兇險,也都勸玄奘不要去了,從西安到印度一路不是高山就是沙漠戈壁,徒步沒個幾年根本走不到,萬一碰上個強盜,别說佛法了,人都要撂那!
說實話,沒有人支持,玄奘也有些動搖,但他做了一個夢,夢裡無論是懸崖峭壁,還是波瀾大海,在他踏出腳步的那一刻,都仿佛有神相助,護着他去往彼岸。
公元627年,饑荒籠罩了長安,李世民不得不打開城門,讓百姓們逃荒自尋生路,一位25歲的僧人混在難民之中,逃出了長安,而他接下來要偷渡去印度,他便是玄奘。
玄奘一路西行,走過秦州穿過蘭州,正如他做的夢那樣,一路都有貴人幫助他,很快他便來到了涼州。當時涼州正在遭受吐蕃和突厥的兩面夾擊,為了防止偷襲,大軍鎮守格外嚴格。
玄奘隻能暫留涼州,開壇講經和過往的商人交朋友,希望能蹭誰的通關文牒“偷渡”出關,但萬萬沒想到的是,不僅他人出去了,他要偷渡出關的消息也傳出去了。
玄奘和海捕文書幾乎是前後腳來到了玉門關外的瓜州城,當晚玄奘便作為嫌疑犯被帶走問話。審問他的是一位名叫李昌的官員,玄奘沒有文牒也不打算撒謊,便承認了偷渡。
誰知李昌突然撕毀海捕文書,恭敬地朝玄奘施了一禮,原來他也是一位佛教徒,他遺憾地表示幫不了玄奘太多,隻能委屈玄奘盡快離開。
就這樣玄奘躲過了被遣返的危機,暫時藏身在一個名為“塔爾寺”的地方,在這裡他将遇到猴哥的原型,還險些隕落在猴哥手裡。
塔爾寺遺址
誰能想到孫悟空真的存在,還是個胡人?在莫高窟以東100公裡的地方,有一個唐宋年間建造的榆林窟,在第二窟中有這樣一幅壁畫:一位僧人虔誠地參拜觀音菩薩,後面有一個尖嘴猴腮,頭戴金箍的角色牽着馬。
沒錯,這比吳老撰寫《西遊記》還早一個朝代出現的壁畫,講的就是唐僧與猴哥的故事,或者更應該說是玄奘大師和胡商石磐陀的故事。
玄奘在玉門關外被當作偷渡犯通緝時,躲在瓜州縣城東南方約100公裡處的塔爾寺開壇講經,躲避風頭。一天他正在打坐,忽然主持帶進來一個胡商禮佛,其實說白了就是想讓玄奘幫他開開光,保佑自己平平安安。
也不知道胡人都長這樣,還是石磐陀長得獨特,尖嘴猴腮毛發濃密,按壁畫那樣子真的跟個猴子似的。
有玄奘這種大師級的僧人開光,石磐陀自然是要嘚瑟賣乖,他對玄奘誇下海口,稱在瓜州就沒有他辦不了事的,如果玄奘有什麼麻煩,找他絕對好使。
玄奘也不跟他客氣,激動地握住了石磐陀的手,請求石磐陀幫他穿越莫賀延碛(qì),莫賀延碛是橫在玉門關外的800裡大沙漠,是西域與大唐之間的天然屏障。
大唐為了控制這處戰略要地,在沙漠中僅有的5處綠洲水源旁,設下5座烽火台,控制着沙漠中賴以生存的水資源。石磐陀聽完玄奘的請求有些面露難色,但最後還是拍着胸脯表示沒問題。
第二日傍晚,石磐陀帶來一位老漢,老漢牽着一匹瘦小的棗紅馬要換玄奘的寶馬,說棗紅馬雖然不如寶馬健壯,但它已經在沙漠來回走了十幾趟,老馬識途關鍵時刻能救命。
于是玄奘便和老漢換了馬,對着塔爾寺裡的佛像最後一拜,和石磐陀踏上了繼續西行的路。
榆林窟中的石磐陀形象
夜晚,二人在玉門關上遊,利用樹枝搭橋渡過玉河,成功偷渡出關,走到較為安全的地方後,二人便打算休息一晚,等天亮再離開。
玄奘打坐察覺到有一絲動靜,眯着眼發現竟是石磐陀拿着彎刀向他走來,心髒當時就提到了嗓子眼,他怕驚動對方故強作鎮定,當作什麼都不知道。
兩人之間僅剩幾步之遙的時候,石磐陀突然收起彎刀又回去躺下了,玄奘等了半天也不見再有什麼動靜,幹脆也不睡了,開始輕聲念誦佛經。
第二天天還沒亮,石磐陀便向玄奘坦白了一切,想要繞過五座烽火穿越800裡沙漠是不可能的,他們隻能白天躲避,晚上趕路,還得冒險去綠洲裡偷水,怎麼想都是死路一條。
所以石磐陀便勸玄奘和他一起返回,如果玄奘執意要西行,那他也隻能滅口,因為他擔心玄奘被抓住後,受不了嚴刑逼供,将自己供出,到時候别說買賣了,一家老小都要遭殃。
玄奘眼看石磐陀再次抽出彎刀,卻依舊不肯回頭,他發誓,即使被千刀萬剮也絕不會出賣石磐陀,讓石磐陀放心地回去,這位猴哥的原型,就這樣下線了,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
玄奘孤身一人牽着馬,繼續踏上了西行的路,因為過度脫水,各種幻覺開始向玄奘襲來,他能看見有軍隊在前面,他想躲,卻撞進妖魔鬼怪的懷抱,這些幻象折磨這玄奘的神經,他隻能一遍遍的默念佛經,堅定自己的信念。
就這樣走了80多裡地,第一座烽火台遠遠地出現在玄奘眼中,他停下腳步悄悄地等到夜晚,想着去綠洲補充一些水源。但他卻沒能躲過守軍的眼睛,幾支利箭破空而至,玄奘再次被抓。
幸運的是,他又一次遇到了貴人,負責此地的校尉王祥,也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當他看到玄奘的印章後,急忙以禮相待。他親自護送玄奘又走了近十裡地,并拿出一個大水袋,囑咐玄奘繞開後面兩個烽火台,直接去第四處,那裡的守軍是他的親戚,可以幫助玄奘走出這片沙漠。
玄奘謝過王祥,成功抵達第四處烽火台補充水源,根據貴人的囑咐,玄奘接下來将借道野馬泉,繞過第五處烽火台抵達西域。但意外還是接連發生了,玄奘估摸着也該看到野馬泉了,入眼處卻隻有茫茫的黃沙,顯然他迷失了方向。
守衛綠洲的烽火台
在他飲水時,又因為體力不支,沉重的水袋一個沒拿穩掉在地上,所剩不多的飲用水,瞬間又流失了大半。玄奘無奈的掉頭準備返回烽火台補充水源,但剛走出幾裡地,就突然像是被雷劈醒了一般。
他不明白自己是什麼時候迷失的,他曾立下誓言:甯願倒在西行的路上,也絕不回頭一步。玄奘沒有選擇避其鋒芒暫時妥協,而是用一條無比艱難的道路,來證明自己的決心。
可是無論信念有多強大,終歸要被身體所限制,五天四夜玄奘幾乎滴水未進,最終還是兩眼一黑,暈倒在了馬背上,任由老馬馱着他不知往哪走着。
不知過了多久,老馬突然奔跑起來,玄奘被甩下馬背,順着沙丘一路滾落,從昏厥中摔醒的玄奘依稀聽到了水聲,調用全身力量睜開了不聽使喚的眼皮,眼前可不正是野馬泉嘛。
幸虧老馬識途,将玄奘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玄奘這才活着走出大沙漠,來到了第一個西域小國:伊吾國。為了繞過連綿不斷的山脈,玄奘隻能沿着絲綢之路繼續向西,然後再南下。
擺在他面前的是上中下三條路,中路直線距離最近,但和下路一樣都要沿着沙漠邊緣前進,隻有上路是草原,剛剛走出沙漠的玄奘,最終還是選擇了走上路。
可現實根本沒有給他選擇的機會,一騎快馬趕到,馬上之人見到玄奘後立刻跪倒在地,懇求玄奘走中路,去往高昌國。
而高昌國的位置正處在吐魯番火焰山腳下,按《西遊記》來說,這裡該牛魔王和鐵扇公主出馬了,真實曆史又是怎樣?
不看唐僧口述的《大唐西域記》我也不敢信,唐僧竟然是牛魔王的弟弟,而非李世民。
玄奘偷渡去往西域後,被住在火焰山腳下的高昌王邀請講經,高昌王名叫“麴(qū)文泰”,是王莽時期去往西域的漢人後裔。而高昌國也是西域各民族交融在一起的一個地方,玄奘抵達高昌後,鞠文泰親自在宮門口相迎,畢恭畢敬,玄奘這才放下心來。
但沒過多久,他就看出了對方的野心,當時西域多信佛教,麴文泰便是想借助玄奘的大名來統一西域。
玄奘知道對方不會輕易放他繼續西行,便絕食抗議,閉上眼打坐,不再和對方有任何交流,眼看玄奘就要餓死在高昌。這時候麴文泰的夫人找到玄奘,許諾會幫玄奘繼續西行。
玄奘這才睜開眼,好奇夫人有什麼辦法,原來夫人帶來的麴文泰的生母,老婦人也信佛,聽說了兒子的所作所為後,氣得淚流不止,決心陪着玄奘一起絕食抗議。
麴文泰得知後,就跪在母親身邊跟着哭,實在沒辦法了,才和玄奘協商,如果玄奘執意要走,就得和他結為兄弟,等到玄奘取經歸來,一定要在他這高昌國講經三年。
玄奘如他所願,在他母親和佛像面前立誓,在之後的一個月裡,玄奘便以高昌禦弟的身份,在高昌國内講經,而麴文泰對他畢恭畢敬,甚至當衆跪在地上給玄奘當台階。
而這在吳老的《西遊記》中,認弟弟的成了李世民,而麴文泰夫妻倆也成了牛魔王和鐵扇公主,所以說曆史和小說千萬别搞混。
玄奘離開高昌時,麴文泰還準備了一支武裝隊伍,帶足了路費和禮物,護送玄奘一路打點西域諸國,幫助玄奘西行取經,這段路走的格外順暢。
這一隊人馬先後經過焉耆(yān qí)、龜(qīu)茲、阿克蘇,又用了兩個月的時間翻過冰天雪地的帕米爾高原,人馬折損了一半,玄奘了數次被凍得失去了直覺。
翻過雪山後,玄奘來到了李白的故鄉:漢人城市碎葉城,然後是石國、康國、以及阿富汗地界兒,在《西遊記》中也被叫做獅駝嶺,這是吳老玩的諧音梗,斯坦國獅駝嶺。
又翻過一座大雪山後,玄奘終于來到了印度,他沿着恒河一路向東,拜訪與佛祖有過故事的地方,曆時四年,玄奘終于找到了當時佛學的最高殿堂:那爛陀寺。
那爛陀寺僧衆一萬多人,以讀解經論數量區分級别,最高級的是全知的戒賢法師,之後便是能夠讀解50部以上的大法師,大法師包括玄奘在内,一共不超過10人。
戒賢法師當時已經一百多歲,不再講課,但聽聞玄奘的故事後,特地為他破例,親自講解《瑜伽師地論》,在之後的十餘年留學生涯中,玄奘将最為高超的佛學融會貫通,以極其優異的成績從那爛陀寺畢業。
在他留學期間,有數不清的雜學流派登門挑戰,挑戰佛學,玄奘一一與之論辯,不僅将對方擊敗,更是讓對方輸的心悅誠服,甚至皈依佛門。
最為強大的戒日王不服氣,邀請僧人6000餘人對玄奘發起挑戰,企圖推翻大乘佛法,輸者直接自裁!6000僧人卻無一敢上台辯論,隻因曾質疑過玄奘的僧人,他們所提出的疑點全部被玄奘駁回,自己的論據反被扒得漏洞百出,日積月累之下,玄奘竟完成一篇《制惡見論》,衆僧百般閱讀,竟找不出一絲邏輯漏洞。
戒日王輸的心悅誠服,親自走在前面為玄奘開路,而玄奘則是乘坐象征着全印度最高學術榮譽的大象,四處遊行接受人們的稱贊。
這是玄奘的人生巅峰,也是印度佛教最後的回光返照,看着印度佛教四分五裂,玄奘回想起了自己的初衷,決定返回大唐。國王們都建議玄奘走海路,但玄奘為了遵守和麴文泰立下的誓約,毅然重新踏上了雪山,鑽進了沙漠。
然而高昌早就已經被滅掉了,玄奘無奈隻能作罷,書信一封向李世民請罪,并将取回真經的功勞全部給了他,玄奘隻希望回到大唐後能夠專心翻譯經文,他保證不會參與任何國政。
李世民應允,不做官可以,但要寫下西行經曆,這才有了玄奘口述《大唐西域記》。
玄奘大師共帶回567部梵文經書,回來後,他又重新整理翻譯了經典多達47部,1335卷。在他62歲的時候,他隻帶着幾名弟子住到了玉華寺,一邊繼續翻譯經文,一邊迎來最終的圓滿,享年65歲。
甯可西行至死,絕不東歸一步,或許有人覺得這是死腦筋,但我卻在他身上看到了猴哥的影子,曆史上的唐僧隻有孤身一人,但《西遊記》中卻是師徒四人,這又何嘗不是玄奘一生心态的變化,也是我們的一生。
《真實的唐僧到底多強悍?獨行17年斬妖除魔,舌戰印度諸僧一統佛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