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八年級語文下冊24課唐詩三首課件

八年級語文下冊24課唐詩三首課件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4 17:27:33

八年級語文下冊24課唐詩三首課件?第一首《石壕吏》,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八年級語文下冊24課唐詩三首課件?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八年級語文下冊24課唐詩三首課件(八年級下冊第24課唐詩三首詳細筆記)1

八年級語文下冊24課唐詩三首課件

第一首《石壕吏》

詩人作品簡介

杜甫代表作: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三别:《新婚别》《無家别》《垂老别》

背景資料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遺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他離開洛陽,曆經新安、石壕、潼關,夜宿曉行,風塵仆仆,趕往華州任所。所經之處,哀鴻遍野,民不聊生,這引起詩人感情上的強烈震動。他在由新安縣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見所聞,寫成這篇不朽的詩作。

課文批注重難點分析

一、老婦是沒人問她,而自訴出來的話嗎?

明确:不是,是在差役的步步緊逼下說出來的。

二、為什麼詩中不寫差役的話?

明确:這是一種“藏問于答,明暗結合”的寫作手法,問可以推測出來。

三、想象一下,詩人和老翁是以什麼樣的心情作别的?

明确:全詩以詩人和老翁作别而結束。分别了,但各自的生活還得繼續。想象一下,留下的老翁、兒媳、幼孫三人,在兵荒馬亂中将何以度日?等待老婦的又将是怎樣的命運?

課文總結

老婦、石壕吏。老婦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動從軍,有敢于承擔苦難的精神。石壕吏開頭出現,中間便隐入幕後,“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官吏态度蠻橫,兇暴無比。

全詩通過詩人的見聞,詳寫老婦的痛苦申訴,描繪出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揭露了官吏的橫暴,表露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杜甫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郭沫若稱頌他:“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在杜甫的詩中,“三吏”“三别”抒寫民間疾苦最為深刻,杜甫風格沉郁頓挫,主要是因為他的作品抒寫了一種憂國憂民的情懷。詩人的心與受苦受難的勞動大衆息息相通,詩人的脈搏和着民衆的脈搏一起跳動,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詩人。

主題歸納

這首詩反映寫出了老婦一家的悲慘遭遇,官吏的殘暴無情,表達了作者對廣大勞動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為戰争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而深感悲痛。

第二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學習目标

一、了解詩人及寫作背景,反複誦讀,體會古體詩在句式、用韻等方面的特點。(重點)

二、結合注釋理解詩歌内容,感受詩中描繪的社會現實,感悟詩人身遭苦難卻心懷勞苦人民的精神。(難點)

三、品味詩中的精彩描寫(環境描寫、人物描寫),并借鑒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

題目解說

“……為……所……”是一種被動句式。歌,是樂府詩的一種體裁。題目的意思是:茅屋被秋風吹破,風卷走了屋上的茅草。題目表明了詩人所叙述的主題。

文體常識

古體詩,也叫古詩或古風,唐代以來指區别于近體詩(律詩、絕句)的一種詩體,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句數沒有限制,每句的字數也可以不齊,平仄和用韻都比較自由。

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後遷居鞏縣(今屬河南),一度居住在長安城南少陵附近,曾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官至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杜甫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被稱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集》。

背景資料

本詩選自《杜詩詳注》卷十(中華書局1979年版)。這首詩作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當時安史之亂還未平定。詩中的茅屋即指成都近郊的草堂。公元759年歲末,杜甫一家輾轉來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找了一塊荒地,蓋了一所茅屋,暫時結束了颠沛流離的生活,有了一處栖身之所。茅屋建造得不容易,事事都需要親戚朋友的幫助。茅屋建造得也并不堅固,一個秋日,一場大風把屋上的茅草給卷走了。杜甫一家隻好在風吹雨淋中度過了一個難忍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令杜甫感慨萬千,寫下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一不朽的名篇。

課文及詳細批注:深入探究

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這種情懷?

探究①:杜甫在詩中通過描寫他自身的痛苦來表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現社會的苦難、時代的苦難。在狂風猛雨無情襲擊的情況下,詩人腦海裡翻騰的不僅是“吾廬獨破”,還有“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想的是“大庇天下寒士”,表現了杜甫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變革黑暗現實的崇高理想。

探究②:杜甫身處漏雨茅屋,卻突發奇想,要“大庇天下寒士”。他因“茅屋為秋風所破”一事所發出的不隻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愛情懷。這是一種飽嘗民生疾苦、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這種忘我的精神,這種寬廣的胸襟,是非常可貴的。

寫作特色分析

(1)語言鮮明,用詞生動、準确。

如開頭五句,句句押韻,“号”“茅”“郊”“梢”“坳”五個開口呼的韻腳似乎讓讀者聽到陣陣風聲。“卷”“飛渡”“灑”“挂罥”“飄轉”,一個接一個的動詞不僅描寫出茅草被狂風卷起時的狀态,而且緊緊地牽動着詩人的視線,撥動着詩人的心弦。

(2)描寫、記叙、抒情有機結合。

我們讀開頭五句詩,仿佛看見一個衣衫單薄、破舊的幹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風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層又一層地卷了起來,吹過江去,稀裡嘩啦地灑在江郊各處。他對大風破屋的焦灼和怨憤之情,怎能不激起我們的共鳴!

字詞句式

1、通假釋義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見”同“現”,出現)

2、古今異義

卷我屋上三重茅(古義:概數,表示多數。今義:數詞,表示确數。)

長夜沾濕何由徹(古義:到天亮。今義:徹底。)

安得廣廈千萬間(古義:如何。今義:安全。)

秋天漠漠向昏黑(古義:漸近。今義:方向。)

3、一詞多義

安:①安得廣廈千萬間(疑問代詞,如何)

②風雨不動安如山(形容詞,安穩)

4、詞類活用

嬌兒惡卧踏裡裂(動詞的使動用法,使……破裂)

風雨不動安如山(名詞用作動詞,風吹雨打)

主題歸納

這首古詩描述了茅屋遭受風卷雨淋的情景,詩人由個人的痛苦想到了飽受戰亂、至今仍流離失所的廣大人民,表現了詩人關心民生疾苦的寬廣胸懷和崇高理想。

第三首《賣炭翁》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 唐代詩人, 字樂天, 晚年自号香山居士。 他是繼杜甫之後又一位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著有《白氏長慶集》。《新樂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都很有名,其中尤以“因事立題”的《新樂府》最有名,是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代表詩作。

創作背景

本詩選自《白居易集》卷四。這是詩人創作的組詩《新樂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詩人有自注雲:“《賣炭翁》,苦宮市也。”唐德宗貞元末,宮中派宦官到民間市場強行低價買物,名為“宮市”,實為掠奪。白居易寫作《新樂府》是在元和初年,那時正是“宮市”為害最大的時候。他對“宮市”十分了解,對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寫出這首感人至深的《賣炭翁》,深刻地揭露“宮市”的腐敗本質。

課文詳細批注:問題探究

賣炭翁是一個怎樣的人?詩人是如何進行描寫的?

賣炭翁是普通百姓的典型代表,是生活在苦難之中無以為計,遭受掠奪,衣食無着的老百姓形象。

詩人通過多角度的描寫來表現賣炭翁的苦難。

首先是外貌描寫,“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鬓蒼蒼十指黑”,将一個終日勞作、外表憔悴的老人形象展現了出來;

其次是心理描寫,“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将老人的複雜心理描摹得十分準确生動;

再次是動作描寫,“曉駕炭車輾冰轍”“市南門外泥中歇”,将賣炭翁起早摸黑,辛苦勞作的情形描寫得十分具體生動,以上種種都将賣炭翁身心之苦表現到了極緻。結尾處的“惜不得”,則表現了賣炭翁希望破滅後的無奈和悲哀。賣炭翁承受的苦,來自艱辛的勞作,更來自“宮使”的霸道,善良的百姓被逼上了絕路。

寫作特色

靈活運用陪襯、反襯手法。

在表現手法上,靈活地運用了陪襯和反襯手法。以“兩鬓蒼蒼”突出老翁之年邁,以“滿面塵灰煙火色”突出“伐薪燒炭”的艱辛,再以荒涼的南山作陪襯,老翁的命運就更激起了人們的同情。而這一切,正反襯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熾烈:賣炭得錢,買衣買食。老翁“身上衣正單”,再以夜來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轍”作陪襯,使人更感到他的“可憐”。接下來,用“牛困人饑”和“偏偏兩騎”作對比,寫出了勞動者與統治者境遇的懸殊;“一車炭,千餘斤”和“半匹紅紗一丈绫”,反襯出“宮市”掠奪的殘酷。而就全詩來說,前面寫老翁希望之火的熾烈,正是為了反襯後面希望化為泡影的可悲可痛。

主旨歸納

這首樂府叙事詩以個别事例表現普遍狀況,描寫了一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艱難,通過賣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宮市”的腐敗本質,對統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了有力的鞭撻與抨擊,諷刺了當時腐敗的社會現實,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