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錯誤,自覺或不自覺的。
初涉社會時作為下級人員,工作中出現了差錯而被上級領導批評,是經常發生的事情。雖然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多數人是很難以積極的态度對待批評的。美國學者戴爾·卡耐基通過多年的觀察、研究表明,任何教訓、指責,都會使人感到傷了自尊而處于自我防衛狀态,并且往往會激起他極大的反感,促使他竭力為自己辯解。可以說,聞過則喜者少。喜表揚,惡批評,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
一個明智的下屬,應當怎樣對待上級領導的批評呢
強化組織觀念,提高思想認識
在組織系統中,領導對下屬有着法定的監督、控制、指導等權力。當下屬出現與組織的統一運作相背離,或不協調、有誤差的行為時,領導有責任對其進行批評指正,這是勿庸置疑的。如果任其而為,那就是領導的失職。他就會因此而受到更上一級領導的批評、懲處。所以說,領導是在履行職責,是對事不對人。作為下屬應當具有這種起碼的組織觀念,被批評時不應有領導故意找自己的碴,跟自己過不去的想法。這種想法不但于改正錯誤無益,還會形成抵觸情緒,影響與上級的正常工作關系和同志感情。
進行換位思考
當上級批評自己時,如果感到難以接受,這時換個位置,設身處地地從領導的角度考慮一下:如果我是領導,會怎樣對待犯了這種錯誤的下屬?能夠喪失原則、放任自流、姑息遷就嗎?這樣一來,往往就會心平氣和了,就會正視自己的缺點錯誤了。隻是局限于自我的角度考慮問題,常常會感情用事,陷入狹隘、偏執、片面的泥潭難以自拔。實際上,對于許多問題的思考,适時轉換思維角度,會進入别有洞天、豁然開朗的境界。
不要過于計較領導的批評方式
英國學者帕金森說:“即使在私下,不破壞和諧融洽氣氛與親密合作的批評都是很難做到的。”批評确實是件不容易掌握的事情,既要對方認識到錯誤的危害性,又要做到不傷其自尊,欣然接受之,還要以此增進雙方的信任感,往往很難同時做到這一切。由于每個領導的工作方法、修養水平、情感特征各不相同,對同一個問題的批評方式就會表現出明顯不同的差異。和風細雨式的批評好接受,而疾風驟雨式的批評就讓人難以忍受。然而,作為下級,不可能去左右上級的态度和做法。應當認識到,隻要上級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工作,為了大局,為了避免不良影響或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為了幫助你、挽救你,哪怕是态度生硬一些,言辭過激一些,方式欠妥一些,作為下級也要适當給予理解和體諒。不去冷靜反思、檢讨自己的錯誤,而是一味糾纏于領導的批評方式是否對頭,甚至當面頂撞,隻會激化矛盾,更加有損于自己的形象。
不可推卸責任
有了錯誤,給工作造成了損失,不從自身找原因,強調客觀,極力推诿,是最為愚蠢的做法。不管客觀情況怎樣,你畢竟是當事人。也許對你的批評有些過頭,讓你承擔的責任有些過重,但随着調查的深入,情況的進一步明了,是非曲折終會澄清的。一開始就急于為自己辯白、解脫,結果會适得其反,給人以避重就輕、逃避責任的印象。恰當的做法是:接受批評,并積極着手解決造成的不良後果。之後,當上級進一步調查原因時,認真配合,逐步搞清真相。這樣,你該承擔什麼責任,他人該承擔什麼責任,什麼是客觀不可避免因素,終會有個公正的結論。要知道,任何問題的處理都要有個過程,應當學會耐心等待,否則,往往是欲速不達。
知錯即改
從錯誤、失敗中汲取教訓,及時改正,這樣的下屬會很快得到領導的諒解和尊重,以及同事的贊許。據心理學家觀察,當人們看到犯了錯誤的人痛心疾首、懊悔自責的态度,并且竭盡全力去改正時,大都會因此而生恻隐之心,減輕對其錯誤的譴責和反感心理,同時還會給予熱情的關注和由衷的幫助。這樣一來,也許會成為你人生轉折的一個契機。很多人就是在跌了一次跟頭後,幡然悔悟,由此得到了領導、同事和親友的信任幫助;從此走上自強自新之路的。應當看到,化被動為主動,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事物就會向着好的方向轉化。
力戒消沉
犯錯誤終歸不是件愉快的事情,所以多數人的反映是悔恨不已。心理素質健康的人,能夠很快通過提高思想認識,振作起精神,進行積極的自我調适,重新開始起步,以努力工作來洗刷過失。但是一些性格内向、自尊心過強、敏感多疑、對挫折耐受力低的人,會把問題看得過于嚴重,擔心别人會看不起自己,領導今後也會用“有色眼鏡”看待自己,前途無望了,從此一蹶不振。如果你是屬于後一種類型的人,可以嘗試着從這樣幾個方面調整心态:
一是回溯動因。自己确實不是有意而為,上級和同事也已經明了這一點,這樣想往往心理上就會輕松、寬慰一些。
二是在與他人的參照比較中,求得自我原諒。人無完人,偉人也會犯錯誤,何況自己乃一凡人?這樣心裡就會平衡一些,坦然一些;
三是不要把自己看得過于重要,以為别人都在注意你。實際上,每個人都有着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領域,是不會為那些與己無關的事過多地操心的。你不是也如此嗎
四是把這次過失作為一次接受教訓、磨練意志的機會。勇敢地面對它,深刻地反省自己,重新振作起來,力争做一個生活中的強者。
五是争取領導和同事們的諒解和幫助。把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關懷和提醒;主動與領導和同事們交流思想、征求意見,會使他們盡快地改變對你的看法,重塑自己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
英國學者利斯特曾說過:“我能想象到的人的最高尚行為,除了傳播真理外,就是公開放棄錯誤。”是的,錯誤并不可怕,批評也不可伯,關鍵在于你怎樣去認識它們、對待它們。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從批評中汲取營養,這樣,你就會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麼責任,什麼是客觀不可避免因素,終會有個公正的結論。要知道,任何問題的處理都要有個過程,應當學會耐心等待,否則,往往是欲速不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