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詩曆來難懂,特别是他的錦瑟。元代詩人元好問就說過: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色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可見,解讀李商隐的這首詩,實在是難度太大!
我就覺得這首詩寫的美,簡直是美到極緻。欣賞詩歌就是這樣,有的時候覺得美,就行了,沒有必要去刨根問底,去探索這首詩是李商隐寫給誰的,表達什麼樣的感情。
有的人說,寫的是香草美人,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桐城吳先生評點唐詩鼓吹》:此詩疑為感國祚興衰而作。
有的人說,是悼念亡妻而作。
朱彜尊曰:此悼亡詩也。意亡者善彈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興也。
也有的人說僅僅是李商隐在追思往事,顧影自憐而已。
錦瑟
唐代:李商隐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錦瑟呀,你為何竟有五十條弦?每弦每節,都令人懷思黃金華年。
我心如莊子,為蝴蝶曉夢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鵑,寄托春心哀怨。
滄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淚皆成珠。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
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來追憶,隻是當年卻漫不經心,早已惘然。
細析: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錦瑟聲鳴,我亦不知為何弦數五十,但凝看之時,總歸讓人想起撫琴的人,總歸讓人想起那時候的青春年華。作者隻是陷入了思維發散,而這種任性的回憶,是注定不會是單單說一個人,一件事,而是一整段年華。所以古人名家結構的方向并不是這樣,而是單純的去套一個主題,自然不得其解。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名家解釋,統統把第二聯,第三聯分來做解,殊不知這段全然是一個整體。“莊生曉夢迷蝴蝶”就是對“思華年”最好的诠釋,後三句則是 作者“莊子夢蝶”一般,化作蝴蝶在真實和虛幻浏覽自己的華年:
或是看見當年等我歸來的那位女子,正如“望帝春心托杜鵑”,好似叫人“不如歸去”(杜鵑聲即是“不如歸去”);
望帝身化杜鵑,已是滄海桑田,曾經的“巫山雲雨”已換作滄海,明月倒影,是當年的珠淚否?是多情,是無情,作者已然不知;
思維一轉,風景亦随之更叠,滄海潮生的波瀾亦換做“藍田日暖”靜谧,氤氲袅袅,是沉思, 是駐足,是片尾。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餘煙散盡,是現實,夢裡蝴蝶終究是虛幻。回憶的潮水褪去,總歸是還是獨對着“無端五十弦”的錦瑟,年華故事,過眼雲煙,全然隻能在回憶中追憶。但當年故事,到如今已是模糊不清,漸漸的在“日暖玉煙”中看不真切了,隻是當時已惘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