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美麗小城鎮提升百姓幸福感

美麗小城鎮提升百姓幸福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23:37:28

美麗小城鎮提升百姓幸福感(活力之城氣象新)1

美麗小城鎮提升百姓幸福感(活力之城氣象新)2

美麗小城鎮提升百姓幸福感(活力之城氣象新)3

核心提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鄭州牢記囑托,砥砺奮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輝煌成就。本報推出“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出彩中原看鄭州 我為省會添光彩】“非凡十年”大型全媒體系列報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我市十年來發生的喜人變化,記錄城市成長的腳步,共同感受城市的精彩律動。今日刊發“惠濟區篇”,敬請關注。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出彩中原看鄭州 我為省會添光彩】

非凡十年 大型全媒體系列報道

活力之城氣象新 幸福惠濟露華濃

十年,一個跨越曆史的維度。十年,一段砥砺奮進的征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十年,是惠濟區奮發圖強、加速蝶變的十年。

這十年,惠濟區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領導下,站位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大局,搶抓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曆史機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着力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等各項工作,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城鄉面貌華麗蝶變。

這十年,是惠濟區厚積薄發、砥砺前行的十年。

翻開這份不負時代的惠濟答卷,一串串數字,一項項成果,見證着惠濟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非凡成就。

2021年,惠濟區地區生産總值完成306.8億元,建成區每平方公裡GDP産出增至4.7億元,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9.2億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290.3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6986元,三次産業結構比重優化為1.9∶35.7∶62.4,金融服務網點達56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30.3億元……

這十年,是惠濟區進位争先、蓄力求變的十年。

目之所及,創新惠濟啟新程,活力惠濟放光彩,大美惠濟展新姿,幸福惠濟踏歌行,文化惠濟露峥嵘……在惠濟區委、區政府的團結帶領下,55萬惠濟兒女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用奮鬥和汗水寫下了惠濟區高質量發展的輝煌篇章,托起惠濟穩穩的幸福。

美麗小城鎮提升百姓幸福感(活力之城氣象新)4

俯瞰北三環惠濟城區

創新惠濟啟新程

數字是最有力的見證。十年來,惠濟區經濟發展再攀新峰,據統計,2021年地區生産總值突破300億元,是2011年119.3億元的2.6倍,增長達187.5億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290.3億元,是2011年的3.5倍,增速連續7年居六區第一;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9.2億元,比2016年增加12.9億元,經濟邁入了高質量發展新的“黃金時期”。

聚焦“生态優、文化興、創新強”,按照國家“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惠濟區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出台了“1 5 N”招商引資産業扶持政策、構建“1 3”招商引資工作體系、推行“1371530”工作制度等一系列招商引資産業扶持政策,着力完善招商工作機制,重點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雙碳科技、智能制造等新興産業,推動文化創意旅遊、現代商貿服務、食品制造等傳統産業優化升級。

美麗小城鎮提升百姓幸福感(活力之城氣象新)5

綠道穿城如在畫中

今年年初,惠濟區集中(線上)簽約來自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三大區域的重點項目12個,用項目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激發新活力。為發揮産業集聚優勢,惠濟區布局建設花園口新興産業園和古荥智能制造産業園,為招商項目提供“施展拳腳”的平台,努力打造鄭州北部創新發展新高地。截至目前,兩個産業園區共對接拟入園項目15個,已簽約項目9個。

今年3月,抖音電商直播基地鄭州運營中心在惠濟區啟動,迎着春風為惠濟區電子商務經濟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今年5月,大運河數字文創産業園項目在惠濟區揭牌,一個“文體 文創融合”的示範産業園區将從惠濟起航。今年9月,惠濟區南京能賦光伏組件生産線項目正式投産,将有力推動惠濟區社會能源結構綠色轉型。

美麗小城鎮提升百姓幸福感(活力之城氣象新)6

政務服務持續優化

目前,花園口新興産業園和古荥智能制造産業園兩個園區正在加快建設,不久的将來,惠濟區将以5G雙碳創新産業園為突破點,瞄準大型央企、港資企業、500強企業“三類企業”強化項目招引,在改革創新中注入新動能,讓惠濟經濟基礎更牢、底氣更足、動力更強。

活力惠濟放光彩

乘着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東風,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加快推進,打造“創新活力之城、大美幸福惠濟”成為惠濟人共同奮鬥的目标。

十年來,惠濟區現代産業體系建設成效初步顯現,商業能級不斷躍升,萬達商圈、宜家商圈形成規模。科技創新快速發展,近五年來,全社會研發投入達5億元,年均增長7.1%。“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入,持續優化的政務服務給轄區群衆生活工作帶來了諸多便利。新建成投用的惠濟區政務服務大廳内,“多證合一、一照一碼、告知承諾”等創新模式,數字信息手段的深入應用,越來越多的“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不斷提升着群衆的幸福指數。

美麗小城鎮提升百姓幸福感(活力之城氣象新)7

商業能級不斷躍升

近年來,惠濟區出台《促進科技創新發展若幹政策》《惠濟區創新創業團隊項目資助實施細則》等系列惠企政策。“三集中三到位”“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進,41個部門、1295個事項實現“應進必進”,審批服務事項“一窗”分類受理率達99.4%。縱深推進“一網通辦”,推出高頻“一件事”50件,網上可辦率100%,工程建設項目區級審批時限由340個工作日壓減至60個工作日,企業開辦時間由7個工作日壓減至1個工作日以内,市場主體由1.6萬戶增至6.72萬戶,發展環境更加優化。

“種得梧桐樹”才能“引得鳳凰栖”。一組組數據是惠濟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高質量發展不斷推進的生動寫照。

美麗小城鎮提升百姓幸福感(活力之城氣象新)8

電子商務激活動能

惠濟區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7家,鄭州市科技型企業143家,市級以上研發平台48個,市級以上創新創業載體7個,成立院士工作站2家,實現零的突破。近五年累計辦理技術合同認定登記543件,成交額3.94億元。出台高質量建設人才強區三年行動計劃,引進各類人才4322人,1500套青年人才公寓加快建設。

大美惠濟展新姿

金秋時節的幸福河畔,天,藍得耀眼;水,漾着溫情。惠濟區天河路與黃河大堤交叉口西北角的濕地裡,飛鳥翩然而至,以湖面為琴,奏起秋的樂章。藍天白鳥,碧水遊魚,一幀一畫都充滿詩情。

“随着黃河生态治理和保護力度的持續加大,越來越多種類的鳥兒來到黃河沿岸的濕地公園栖息。”說到惠濟區哪兒的景美,哪兒的鳥多,攝影愛好者歐軍戰最有發言權。連年來,他隔三岔五就會扛起大包小包的攝影器材,來到惠濟區的黃河邊拍攝捕捉美景。

美麗小城鎮提升百姓幸福感(活力之城氣象新)9

賈魯河畔美好人居

大雁、白鹭、灰鶴、池鹭、紅隼、紅嘴藍鵲、燕鷗、雨燕、大鸨、赤麻鴨、綠頭鴨……得益于生态環境的變化,近年來,闖入歐軍戰鏡頭中的鳥類越來越多,特别是冬季的候鳥集群,它們尤為喜歡在惠濟區的南裹頭、海事廣場和黃河濕地公園附近聚集,惠濟區現有野生鳥類304種,占全省野生鳥類種類的66.8%。

在惠濟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景不勝枚舉。

美麗小城鎮提升百姓幸福感(活力之城氣象新)10

生态之美沁人心脾

黃河大堤南側,建成通車的省道S312兩旁綠樹成蔭,連綿不斷的白蠟樹整齊排列,綠化帶裡各色花卉姹紫嫣紅,極目遠眺,層林盡染如畫卷般鋪展,宛如一條“綠絲帶”在黃河南岸構築起一道美麗的生态屏障。城市道路的拐角,古樹苑、竹隐園等城市遊園曲徑通幽,休閑的市民徜徉其中,身心皆得到放松。如今的惠濟人,走出家門口,就可享受到移步進園、行路見蔭的環境之美。

連年來,惠濟區根據鄭州市政府創建國家生态園林城市的總體要求,圍繞“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建設目标,建成古樹苑公園、惠濟天河文體公園等公園遊園142個,新增綠地面積1232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4%,人均綠地14.6平方米。2017年以來,高質量完成京廣等鐵路沿線、生态廊道、過境幹線公路、高速互通立交及出入口區域綠化470萬平方米,連通綠道153公裡,開元路、迎賓路、江山路等精品綠化道路建成投用,真正實現了“人在林中走,車在畫中遊”的生态效果,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協奏曲正在惠濟不斷傳唱。

幸福惠濟踏歌行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一座幸福之城,一定有溫暖明亮的民生底色。

十年來,惠濟區把回應群衆關切作為檢驗民生工作成效的标尺,把群衆冷暖作為民生工作的“溫度計”,把群衆期盼作為工作的“信号燈”,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聚焦教育、醫療、住房等重點領域,着力解決人民群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實增強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群衆的錢袋子更鼓了。2021年,全區地區生産總值完成306.8億元,建成區每平方公裡GDP産出增至4.7億元,區域發展更加繁榮;固定資産投資完成290.3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6986元,群衆生活水平持續提升。

美麗小城鎮提升百姓幸福感(活力之城氣象新)11

群衆就診更加便利

生活的“小确幸”多了。新增普惠性幼兒園79所,與鄭州四中、鄭州外國語學校等優質教育資源合作辦學順利招生,楓楊外國語中學惠濟校區(鄭州市第三十八高級中學)、鄭州科技工業學校落戶惠濟,涵蓋“全齡段”的教育體系加速打造。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河南醫院開工建設,中國标準化肝髒疾病全程管理中心挂牌成立,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北部院區全面開診,“知名專家常駐、院士專家可約”就診模式成為常态。

最美好的民生憧憬逐一實現。 建成安置房734萬平方米,回遷行政村30個、群衆10.8萬人。新建城市書房8個、農體工程16個、文化服務中心74個,健身步道269條。地鐵2号、3号、4号線建成通車,拉近了惠濟人與鄭州城市角落的距離。“小病不出村(社區),大病不出區”的目标基本實現。“惠服務”政務服務品牌不斷擦亮,讓群衆辦事更舒心、爽心、暖心。

一份份溫暖厚實的“民生答卷”,溫暖了民心,也穩穩托起了大美惠濟的幸福生活。

文化惠濟露峥嵘

黃河攬惠濟入懷,在這片熱土上留下了數不盡的文化遺珍,激蕩的曆史煙雲中,荥澤古城、濟橋煙柳……在惠濟區标注了一個個獨特的曆史文化意象,黃河灘地公園、黃河國家博物館、荥澤古城文化公園、黃河合唱周等則為惠濟區掀開了一篇篇新的文化華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惠濟區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深入推進惠濟區文化旅遊事業深度融合,公共文化服務持續提升、文旅融合深入發展、重大項目推進有力,群衆幸福感獲得感更加充實。

十年來,惠濟區開展“舞台藝術進鄉村、進社區”“情暖新春精品劇目展演”等惠民活動400餘場,組織非遺“四進”活動近200場;建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79個,建成城市書房10家、文化館分館8個、圖書館分館11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4個,全區基層文化場館總建築面積約4.3萬平方米,實現基層文化設施全覆蓋。

美麗小城鎮提升百姓幸福感(活力之城氣象新)12

文旅産業蓬勃發展

十年來,惠濟區全域旅遊蓬勃發展,重點景區共接待遊客5685.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8.59億元。文旅宣傳彰顯成效。惠濟區優化旅遊線路,打造精品美麗鄉村,将新老景點串聯起來,創新文化體驗遊、黃河風光遊、紅色觀光遊、美麗鄉村遊等精品旅遊線路,提升近郊休閑遊的吸引力和品質。舉辦豫台風情年、鄭州國際花海美食狂歡節、“黃河詩會”暨“天下詩林大會”、“向往靜美之城”講解大賽、“賞惠濟美景,講黃河故事”5·19中國旅遊日主題活動等大型文旅活動。積極參加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全面展現惠濟豐厚的文化遺産和文旅資源,宣傳推介惠濟文旅品牌。

猶記得,2020年在惠濟區黃河文化公園舉辦的央視春晚鄭州分會場氣勢磅礴、韻味十足。2021年的中國(鄭州)黃河合唱周活動,讓全國各地的高朋勝友相聚黃河之濱的惠濟區,16場精彩紛呈的高水平合唱賽事彙成铿锵合聲,将黃河之美傳向九州大地。今年的黃河合唱周業已啟動,芳容初現的黃河國家博物館也将于年底實現主體完工,一個更加精彩的文化惠濟正被世界看見。

征途漫漫,惟有奮鬥。回顧過去,惠濟區各項發展成就在曆史的時間軸上留下了光輝的印記,放眼未來,惠濟區将深入貫徹關于河南及鄭州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實施黃河國家戰略為帶動,以“整體工作争先進成高原,重點工作創一流起高峰”為總要求,圍繞市委“三标”活動和“十大戰略”行動,聚焦“生态優、文化興、創新強”,全力建設“創新活力之城、大美幸福惠濟”,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惠濟新篇章,以優異成績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本報記者 楊麗萍 通訊員 李雪 毛園園 袁楹 文

連敬春 孫星燦 圖

美麗小城鎮提升百姓幸福感(活力之城氣象新)1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