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食用鹽有多少種?央廣網北京9月18日消息(總台記者韓雪瑩 楊煜)一袋400克的食用精鹽價格在3元左右,是老百姓每日必不可少的調味不過,近來在網絡上,各類高價進口鹽打破了人們對鹽的認知,喜馬拉雅粉鹽、美國夏威夷黑鹽、波斯藍鹽……除了包裝精美、以原産地為賣點、顔色不同于平日裡最常見的白色食用鹽,這些鹽的價格可謂翻了幾十倍,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全世界食用鹽有多少種?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央廣網北京9月18日消息(總台記者韓雪瑩 楊煜)一袋400克的食用精鹽價格在3元左右,是老百姓每日必不可少的調味。不過,近來在網絡上,各類高價進口鹽打破了人們對鹽的認知,喜馬拉雅粉鹽、美國夏威夷黑鹽、波斯藍鹽……除了包裝精美、以原産地為賣點、顔色不同于平日裡最常見的白色食用鹽,這些鹽的價格可謂翻了幾十倍。
在一些電商平台上,220g的喜馬拉雅玫瑰鹽售價158元,113g的夏威夷黑鹽售價158元……如此高價的進口鹽并不罕見。這類鹽更有營養、食用更加安全嗎?它們到底是不是“智商稅”呢?
在一些售賣喜馬拉雅粉鹽商家的宣傳中,不乏這樣的廣告語:“經過上億年的擠壓與高溫作用,地底的礦物質與古老海床中的海鹽結合形成結晶”“無現代海洋污染,不含工業添加,富含人體所需礦物質”……這讓消費者于女士很心動,很快就下單了一瓶喜馬拉雅粉鹽“嘗嘗鮮”。
于女士說:“之前學做牛排的時候,看到推薦喜馬拉雅粉鹽就買了,覺得顔值很高,價格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内。但實際試過之後,感覺和普通的鹽在味道上沒什麼區别,也沒感覺到有什麼特别的保健功效。”
實際上,這些色彩瑰麗的鹽不僅吸引着不少下廚人士紛紛買單,也是一些餐廳的必備調料。某連鎖餐飲企業負責人秦先生介紹,由于這類鹽即使由餐廳大規模采購依然價格成本高昂,因此也隻有在部分菜品、部分用餐情景中才會使用。
“比如夏威夷黑鹽、喜馬拉雅粉鹽等,适用于在餐桌上由顧客自己在菜品中加入,或者明廚亮竈,也就是廚師在制作過程中可以讓大家看得到的場景,多半用于高級料理,比如客單價比較高的菜品。然而對于客人來說,也隻是在他所點的菜品中作為餐桌呈現或者在這份料理上到餐桌時由服務人員現場為其添加的過程中,會感覺整體菜品檔次提高了而已。一些高級牛排館和西餐廳會以鹽為切入點或賣點進行銷售。”秦先生說。
秦先生告訴記者,盡管這類高價進口鹽在餐飲企業中的使用不乏增加銷售噱頭、提升用餐體驗的考慮,但從廚師以及食客的反饋來看,這些稍有特别的鹽也的确能起到調整菜品風味的效果。“高級一點的牛排,比如和牛、肋眼、上腦這種肉質稍微好一點的,其實對于調味品的要求也是蠻高的。從近幾年來說,價格不是很高的就是玫瑰鹽,這種鹽會比我們平時使用的普通食鹽的味道淡一點,在增加口感層次和豐富度上與普通鹽相比是有一定區别的。”
中國注冊營養師、科普作家、健康博主吳佳介紹,實際上,這類高價進口鹽和我們平日裡最常吃的普通食鹽也僅僅是“略有不同”。她說:“這些鹽主要是在風味上有一點區别,而且這種風味其實在中式烹調中也不是特别能吃得出來,隻有在一些西餐菜品上直接撒,或者是拌菜的時候能感覺到略有區别。營養價值上肯定不會有多大區别,本質都是氯化鈉。”
在商家的文案介紹中,每一種鹽都因為來自異域而别有風味和風情,比如“天然的夏威夷火山紅鹽經過幾百年的地殼内部擠壓後才被發掘,紅鹽中混合有紅色的火山泥,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黑火山鹽則混合有來自太平洋海域收集的海水,經過脫水蒸發而成,内含有活性炭物質,還帶着焦糖的回味”……無論是市面上最受歡迎的喜馬拉雅玫瑰鹽、美國夏威夷黑鹽、波斯藍鹽等,均以自然、原産地、含有特殊礦物質等為主打賣點,甚至有些商家會宣稱,“因為它的鈣、鎂、鉀等元素的含量比普通鹽多,所以營養更均衡”。那麼,這些昂貴的、五顔六色的鹽真的更有營養、食用更加安全嗎?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範志紅解釋:“鹽就是鹽,它是氯化鈉,但是氯化鈉可能跟其他礦物伴生在一起,呈現不同的顔色和風味。換一個角度說,這叫做雜質。當然,雜質可能品種繁多,比如有些可能是有微量放射性的物質,是有毒的或者是污染的元素,這時就要測一下有害元素的含量到底是多少,如果含量不超标,符合鹽的食品安全标準,隻要是在食品安全限度之内都是可以進行銷售的。這其中還可能有一些鐵、鎂、鉀、鈣等人體所需要的元素,如果能從鹽中稍微補充一些其他人體所需的礦物質确實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在大部分情況下,這些鹽裡所含的其他元素量還是比較少,跟我們平衡膳食所需要的量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其實一個産品定價的原則不是跟食品營養有什麼關系,而是跟它的稀缺程度、采集加工付出的勞動以及銷售成本這些因素關系更大,所以我們吃這些特殊地區采出來的鹽,首先是‘物以稀為貴’,其次它滿足了人們的獵奇心理。”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同樣表示,寄希望于從這類鹽中獲取人體所需礦物質、改善營養,既不具有性價比也不現實。“首先,我們吃的鹽的量本身就比較少,從鹽裡獲取這些礦物質簡直‘天方夜譚’;其次,如果真的需要補充礦物質,就正常去吃食物,水果、蔬菜、肉、蛋、奶,這其中的礦物質要比鹽中的礦物質更多。”
或許有消費者會提出疑問,這些網紅鹽的另一個賣點是“比普通食鹽更天然”,天然食品難道不是比加工食品更好嗎?範志紅表示,在食用鹽的選擇上,“天然的”并不見得比“人工的”更好。
“你從海裡舀一些海水,然後曬一曬,讓水蒸發掉以後得到的所謂‘日曬鹽’,這肯定是天然的,但這種鹽其實是最便宜的。之所以要對天然的海鹽進行加工,就是因為如果直接食用,一來它的味道有點苦,二來裡邊的碘含量可能也太多,以及要通過加工做一些避免食鹽吸潮結塊的處理。各省份現在都有自己的标準,根據當地的水土和飲食習慣,進行食鹽加工的調整。所以是根據不同的加工需求來做成适合不同用途的産品,而不能說加工以後就一定不好,也不是說越天然的東西就一定是越适合大衆的。”範志紅說。
實際上,一些高價進口鹽商家标榜的“不含工業添加”,主要指不含抗結劑;而這些進口鹽多為粗粒海鹽,在加工過程中本身就很少能用到這一成分。鐘凱解釋:“大顆粒海鹽确實不太需要用到抗結劑,而如果是磨得比較細的精鹽,則需要加入抗結劑,否則在我國的南方地區,特别是在春夏季,溫濕度比較大,鹽容易結塊。”
鐘凱提醒消費者,适當減少鹽的攝入有益于健康;而對于鹽的選擇,“選對”的意義遠大于“選貴”。他說:“中國人平均每天吃的鹽大概在9g-10g,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是每天吃鹽不超過5g,也就是說,總體來講,我們現在吃鹽吃多了近一倍。所以最根本的一點是減少鹽的攝入。至于選什麼鹽,其實最普通的鹽就可以。”
那麼,對鹽有不同需求的消費者要如何“選對”适合自己的鹽?吳佳介紹:“正常人可以選擇低鈉鹽;如果有腎髒疾病,那就不太适合低鈉鹽,因為低鈉鹽是用鉀替代了鈉離子;至于是不是要用碘強化的鹽,如果你所在的地區是富碘地區,比如沿海地區,那可以考慮不選用加碘鹽,有甲狀腺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選用沒有加碘的鹽。”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分析,盡管伴随着中國居民消費升級的持續,以及大健康管理、營養管理、體重管理的加持,消費者對于食用鹽的新訴求已然形成,但以高價進口鹽為代表的不規範的市場依然有待改善。“食鹽進入了一個非常暴利的發展周期,整體來看,一噸鹽的成本不會超過800元,但我們從很多進口食鹽的價格裡看到,整體毛利能夠達到百分之幾百甚至上千,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未來,随着國家在規範化方面加大力度,這種現象将會有所改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