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會在溪流中或者江中,甚至是泉眼裡面都能摸到一種小魚。這種魚體長不大,5-7厘米左右,當然還有更小的,身子比較扁,身上還有花紋,嘴巴旁邊還長了一些觸須。他們喜歡吸附在石頭上,并且以藻類為食。他們其實就是纓口鳅,和吸鳅有點類似,但是他比吸鳅确實要好養皮實得多。以前他的命運和吸鳅,甚至其他小雜魚,比如鳑鲏,白條,麥穗的命運一樣,全部用來油炸着吃。不過目前纓口鳅同吸鳅一樣,已經走進了水族圈子中。
纓口鳅相對來說體色還是比較豐富的,隻要養的夠好可以呈現出漂亮的條紋。上次我野采的時候就在地下水泉眼中見到了一隻6-7厘米長的,并且發色很好,全身金黃的纓口鳅。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纓口鳅都要在泉眼那種涼爽,并且水質好到可以喝的程度下才能養活并且發色,他在魚缸中同樣可以展現出他自己最好看,金燦燦的一面。這個特點就有些像24k黃金達摩了,在環境合适下就變黃。不過纓口鳅沒發色的時候不會像達摩一樣全黑,而是變成淺黃色。并且價格很親民,一隻5-6厘米的不過就八九塊左右,下面我們就與大家讨論一下,纓口鳅的飼養方法。
纓口鳅生活的地方很廣泛,特别是一些水質條件好的地區,有纓口鳅的地方甚至還有吸鳅。纓口鳅喜歡的環境和吸鳅是一樣的,隻要有水流,有藻類,溫度低就可以養活。首先造浪泵是必須的,養纓口鳅前最好還是讓魚缸先爆藻了比較好。因為纓口鳅主要還是素食性魚類,如果他們不想吃人工飼料的話,在藻類充足的條件下他們也不至于餓的瘦骨如柴甚至死亡。給後期訓化人工飼料提高了可能性。
底砂我認為還是大顆粒的比較好。本身纓口鳅就是喜歡吸附的魚類,不會像泥鳅一樣去翻沙子,所以底砂并不需要太細的,反而太細不利于吸附。大顆粒的底砂夾雜着大塊石頭,這樣還是比較容易讓纓口鳅吸附的。
纓口鳅主要可以混養的魚類還是些性格溫順的,主要以原生魚為主。比如光唇魚(石斑),鳑鲏,小鲃之類的。如果是一些愛啃東西的鲷魚就不好說了。本身他就不具備什麼戰鬥能力,很有可能死在他們的嘴下。不過大家也不用去擔心他去攻擊其他魚類,這點比較讓人放心。
纓口鳅主要的食物還是藻類。當然有時候他們也會攝食一些微量元素,有機碎屑。一般隻要是沉積在底床上的,并且能吃的東西都會被纓口鳅吃掉。他們的小胡子有感應食物方位的作用,并且嗅覺比較靈敏,找尋食物還是很快的。一般水溫控制在23度以上,三十度以下,這種可愛的小精靈就可以在魚缸中安居了。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