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珍
新型複興号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左)與複興号智能動車組上演“極速會車”。(圖片來源:國鐵集團)
駕駛員駕駛着新型複興号高速綜合檢測列車見證了破紀錄的時刻。 韓冰 攝
新型複興号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局部。王德林 攝
複興号智能動車組列車在京滬高鐵上飛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在濟鄭高鐵濮陽至鄭州段,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複興号高速綜合檢測列車上演“極速會車”,成功實現明線上單列時速435公裡、相對交會時速達870公裡,創造了高鐵動車組列車明線交會速度的世界紀錄。
而在創造這一世界紀錄前幾天,該列車還在鄭渝高鐵巴東至萬州段成功實現隧道内單列時速403公裡、相對交會時速達806公裡,創造了高鐵動車組列車隧道交會速度的世界紀錄。
那麼,870公裡的相對交會時速到底有多快,高速綜合檢測列車是什麼,新型複興号高速綜合檢測列車有何不同,其上線運行又有何重要意義?記者帶您一探究竟——
創造新的世界紀錄
交會僅0.86秒!還沒反應過來車就過去了
34歲的曹乾偉最近很忙,就連“五一”小長假都幾乎沒有休息。
作為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機務段的一名高鐵司機,他多次駕駛綜合檢測列車馳騁在高速鐵路上,積累相關試驗數據和駕駛經驗。
十多天前,就是他駕駛着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複興号高速綜合檢測列車——55368次列車,與同事趙洋駕駛的55319次複興号智能動車組列車上演了“極速會車”,創造了明線兩列動車組相對交會時速870公裡的世界紀錄,也創下了濟鄭高鐵聯調聯試以來綜合檢測列車跑出的最高時速——435公裡。
“交會時間僅有0.86秒,說實話,還沒反應過來車就過去了,速度太快了。”回憶起當天的交會場景,曹乾偉仍然十分激動。
“5、4、3、2、1……”4月21日12時30分,随着試驗指揮下達發車令,第一次交會試驗啟動。兩列動車組同時從試驗區間兩端出發,駛向交會點。
200公裡/小時、250公裡/小時、300公裡/小時、350公裡/小時、400公裡/小時、430公裡/小時……列車逐級提速、平穩運行。
12時53分,兩列動車組成功會車,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車廂裡爆發出掌聲和歡呼聲。13時31分,停車換端後,兩列動車組又以超過430公裡的時速順利完成第二次交會試驗。
由于此前從沒開過這麼高的速度,加上當天有風,列車交會瞬間,曹乾偉和趙洋都感到了比平時駕駛的高鐵列車交會時稍大的晃動幅度,但他們并不擔心列車安全問題。因為在他們心中,無論是新型複興号高速綜合檢測列車,還是複興号智能動車組列車,“都是最先進的”,“有實力破紀錄”。
衆所周知,複興号智能動車組不僅外形更加突出流線型設計,而且還與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導航系統相連,具備車站自動發車、區間自動運行、運行時間依計劃自動調整、到達車站自動精确停車、車門自動控制等功能,可實現時速350公裡自動駕駛……被衆多網友譽為“匠心設計、國貨之光”。
而此次試驗所使用的新型複興号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就是基于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所研制的。這就意味着,這一列車比智能動車組更“高級”。
據國鐵集團科信部負責人介紹,新型複興号高速綜合檢測列車采用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渦流制動、碳陶制動盤、永磁牽引系統、主動控制受電弓等9項新技術,由4輛動車和4輛拖車組成,增強了動車組列車的安全性、可靠性、效能性、經濟性,整體性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内多項技術空白。
“為中國高鐵自豪。作為鐵路人,我們趕上了最好的時代,科研人員設計、制造了最先進的複興号動車組。隻有車好,我們才能跑出世界速度。”曹乾偉說。
探索參數變化規律
為研發新一代更高速更智能動車組提供技術支撐
有關專家表示,通常情況下,做列車交會試驗主要是為了研究動車組在高速交會時空氣壓力的變化規律,以及對列車的安全性、穩定性産生的影響,為下一步研發更高速度、更加安全、更加舒适的動車組列車提供重要理論依據。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形成涵蓋時速160公裡至350公裡速度等級的複興号系列動車組,可适應零下40攝氏度高寒地區和海拔5100米高原地區不同環境,實現了複興号對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而350公裡的運營時速,已是全球最高運營時速。接下來,這一速度是否還将有所突破?
答案不言而喻。
據國鐵集團消息,新型複興号高速綜合檢測列車的上線運行,标志着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的“CR450科技創新工程”全面展開,将為CR450動車組研制提供最重要技術支撐和引領。
何為CR450?記者了解到,根據中國高鐵命名規則,CR是China Railway的縮寫,即中國鐵路,而後面的數字則表示速度等級。在我國現有複興号動車組列車中,CR400指時速350公裡,CR300指時速250公裡,CR200指時速160公裡。由此不難看出,CR450代表的是時速400公裡。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國鐵集團便組織實施了“CR450科技創新工程”,旨在研發新一代更高速度、更加安全、更加環保、更加節能、更加智能的複興号動車組新産品,讓我國高鐵實現更高商業運營速度,持續鞏固我國高鐵領跑優勢。
這次創造世界紀錄的新型複興号高速綜合檢測列車,作為高速動車組新技術驗證平台參與CR450動車組研制先期試驗。
據了解,該列車于去年12月在中車長客股份公司下線出廠後,先後在北京環形鐵道試驗線、濟鄭高鐵、鄭渝高鐵等,完成了諸多科學研究試驗。
僅今年4月份以來,新型複興号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就在濟鄭高鐵、鄭渝高鐵開展了明線、隧道高速運行和高速交會等不同工況下的動力學、空氣動力學、阻力、噪聲等60餘項科學試驗,相關指标表現良好,探索了列車速度提升相關安全性、舒适性參數變化規律。
這驗證了新技術新設備的性能,探索了更高速度條件下動車組運行的邊界條件,進一步豐富拓展了我國高速鐵路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和工程實踐經驗,對于提升鐵路科技自立自強能力、鞏固我國高鐵世界領跑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當前在高鐵路基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針對高鐵提速作了充分考量。
記者了解到,作為中國首條預留提速400公裡/時條件的高速鐵路,成渝中線高鐵可行性研究報告于2021年8月獲得批複。報告顯示,成渝中線設計時速350公裡,其中大足石刻至簡州段可根據試驗需要進一步研究确定曲線半徑,引入樞紐地段采用與行車速度相适應的标準。國内首條跨海高鐵福廈高鐵的重點控制性工程——湄洲灣跨海大橋在建造施工時選用40米長的箱梁,以減少箱梁拼接縫的共振節點,也有對高鐵列車提速的相關考量。
相信在不久的将來,我們便能乘坐安全可靠、經濟舒适、節能環保的新一代高鐵——CR450,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
“高鐵醫生”全面體檢
檢測與評價基礎設施狀态,确保行車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複興号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在試驗過程中,不僅獲得了不同工況下動車組列車運行的特征數據,還獲取了高鐵路基、隧道等基礎設施的特征數據。
而這也正是高速綜合檢測列車的重要職能。
據了解,高速綜合檢測列車是一種綜合檢測動車組運行線路、接觸網、信号等質量的動車組列車,是進行鐵路基礎設施綜合檢測的重要技術裝備,為動車組運行線路的運營安全評估和動車組養護維修等提供技術支撐,被稱為“高鐵醫生”“體檢列車”。由于大多數高速綜合檢測列車車身都有一抹明亮的黃色,又被網友親切地稱為“黃醫生”。
截至2021年6月底,我國高鐵已累計安全運行92.8億公裡,相當于繞地球23.2萬圈,安全運送旅客141.2億人次,是世界公認最安全的高鐵。而這中間少不了“黃醫生”的功勞。
同許許多多仁心仁術的妙手醫生一樣,“黃醫生”具有非常專業的“知識儲備”,列車專用網絡、定位同步、環境視頻信息采集處理、多媒體顯示和數據綜合處理等系統,可實現信息的集成、共享與綜合分析。它們以非常敬業的工作态度,常年飛馳在祖國萬裡鐵道線上。
據介紹,我國每一條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行之前,都會使用相關檢測設備對其進行一段時間的聯調聯試,即逐項測試沿線軌道、接觸網、通信、信号等設備,并依據測試結果對發現的問題和缺陷進行調整優化,直至高鐵全線以及各個系統符合高速運行及動态驗收的要求。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就是其中一種必不可少的檢測設備。
以我國最東端高鐵——牡佳高鐵為例。這一線路試運行前的聯調聯試,先後開行綜合檢測列車、動車組等各類試驗列車共294列次,檢測總裡程達96789公裡。
而此次新型複興号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創造世界紀錄的濟鄭高鐵濮陽至鄭州段,目前已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設計時速350公裡。在今年2月,CRH380AM-0204型綜合檢測列車已根據聯調聯試大綱要求,跑出時速385公裡的試驗最高速,達到線路設計時速的110%。新型複興号高速綜合檢測列車跑出的435公裡時速,更是創下了濟鄭高鐵綜合檢測列車跑出的最高時速,為時速350公裡安全标準示範線建設提供了最重要支持和保障。與此同時,鄭渝高鐵也将迎來全線通車的重要時刻。
在我國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行後,每隔數天也要開行高速綜合檢測列車,運用高科技的裝備與手段,對列車運行品質及基礎設施狀态進行檢測與評價,即對線路等基礎設施進行全面“體檢”,确保列車運行安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