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但是,你知道嗎?也許你隻知道二十四節氣,卻不曾了解其背後還有七十二候!
按照傳統曆法,一年十二個月,每月二節氣,每節氣三候,每候五日,共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每候有一種特定的自然現象,最早的完整記載見于《逸周書·時訓解》。
你知道眼下的春分劃分為哪幾候嗎?春分,初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要打雷并發出閃電。
其他節氣的三候,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清明三候:初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三候,虹始見。
桐樹開花了,樸素的香味彌漫,古詩說“落盡桐花春已休”,桐花預示着春天的盛景。陽氣漸盛,田鼠為至陰之物,紛紛躲回洞穴避暑,取而代之的是喜愛陽光的鹌鳥出來活動。清明時節多雨又空氣明淨,故而彩虹常見。
萬物榮華,大暑至。大暑節氣三候:初候,腐草化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螢火蟲在夏季多就水草産卵,古人便誤以為是由腐草變化而成。大暑時節,空山飛流螢,天氣濕熱難耐,土壤也濕氣潮潤,時常有雷雨突然出現。
寒露是24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的節氣,初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為冬日避寒,鴻雁成群結隊往南飛,成為天空中最有代表性的秋天符号。雀鳥們因為冷而躲藏起來,深秋天寒時,蛤類大量繁殖,古時候人們認為貝類蛤蜊的條紋和鳥雀很像,便認為蛤蜊是鳥雀變的。而菊花開在寒露,經霜而不凋。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初候,雞始乳;二候,鸷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大寒,母雞開始孵育小雞,鷹隼在天空徘徊,狩獵找食,以度寒冬。此時寒冷已極,河川的水結冰形成又厚又硬的冰層。
在上面,小編把每個季節都找了一個節氣跟大家分享其三候。在其他的節氣裡,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候”,在古代曾對農事活動起過一定的指導作用。
比如,小暑:初候,溫風至;二候,蟋蜂居壁;三侯,鷹乃學習。
立秋: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侯,寒蟬鳴。
處暑:初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小滿:初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
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是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結晶,飽含着自然的韻律美,天地之間,富有詩意。一年之計在于春,在接下來的節氣裡,好好欣賞大自然的恩賜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