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漢語拼音讀音為什麼要改

漢語拼音讀音為什麼要改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7-07 01:02:56

“部分字詞改拼音”近日登上微博熱搜,引起網友讨論。

有微信公号2月18日發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稱,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

該文同時列舉多個例子,比如“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jì)”現讀“qí”;“遠上寒山石徑斜”中的“斜(xiá)現讀“xié”;“粳米”的“粳”原來讀“jīng”,但現在要讀“gěng”。

漢語拼音讀音為什麼要改(部分字詞改拼音)1

人教版語文課本上的注音

上述文章浏覽量迅速達到“10萬 ”,獲贊最多的一條評論稱,“為了某些文盲,要全世界遷就”。也有人質疑,更改古詩詞中字詞讀音,破壞了韻律和意境,得不償失。也有資深語文老師接受采訪時稱,應捍衛漢語純潔性,“不贊成根據大衆口味更改讀音”。

“我覺得這是一個舊聞,個别字詞拼音的變化早就在教材裡邊體現了,還有《現代漢語詞典》裡面也早就有了,現在把它翻出來,大家覺得有點奇怪吧。”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教授王晖2月19日告訴澎湃新聞。

據其介紹,上述網文中提及的改拼音字詞,部分早已在教材中有所體現,比如“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而其他則來源于來自國家語委2016年6月6日發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征求意見稿》。根據教育部官網消息,該修訂稿有望在今年問世。

“影響語音變化的因素很多,‘約定俗成’是最重要社會影響因素。”王晖認為,随着時代的變化,語音一直在變,大家應用正确的發展觀來看待語言的這種變化。

大部分讀音更改字詞尚未最終确定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針對上述詩句,前述微信公号文章稱,衰在詩中本讀cuī,斜在詩中本讀xiá,騎在詩中本讀jì。由于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現在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騎(qí)。

“我老人家費勁心思完成的押韻,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這麼被改了?”上述文章用調侃的語氣稱。該文同時列舉了其他一些例子,“說客”的“說”原來讀“shuì”,但現在規定讀“shuō”,另外還有說(shuō)服;“粳米”的“粳”原來讀“jīng”,但現在要讀“gěng”;确鑿(què záo),原讀音确鑿(zuò),後因從俗改為确鑿(záo);荨(qián)麻疹改為荨(xún)麻疹;“騎”現統讀為 qí,jì 音已經取消了。

“這已經是一則舊聞了。”王晖告訴澎湃新聞,語音的變化随着時代一直在變,隻是這種變化體現在詞典、語文教材或審音表中時,往往會引起較大關注。王晖認為,上述網文所涉改動讀音的字詞,有些是“教材定的”,有些則是審音表定的。

“比如‘鬓毛衰’,這是教材改的,因為從孩子的記憶角度來看,盡量不要有過多的多音字出現,而讀‘shuai’和詩的意也能匹配起來,所以會改成就讀一個音。”王晖解釋。“讀‘cui’是為了押韻,即所謂的‘葉韻’,但是明清以來,很多學者對此不太認同,因為用今天的語音讀古詩總有不和諧的地方。語音發展,它本身就有不同讀法,從編者的角度,一方面是為了規範,還有就是為了方便大家記憶。”

上述網文中所涉字詞中的大部分則源于2016年國家語委公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征求意見稿》,比如“粳米”讀“gěng”、“說服”讀“shuō”、“荨麻疹”統讀為“xún”,等等。“國家語委層面已經完成了公開标準審定,但是國家标準管理委員會的工作正在進行,所以還沒最終發布。”王晖稱,從這個角度而言,所涉字詞讀音是否确定更改,尚有變數。

針對同一含義的一個字有不同讀音的情況,1985年,國家發布《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近20年後再次發布《<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征求意見稿》對一些讀音進行了新的修訂。根據國家标準管理委員會官網信息,該修訂稿目前處于“正在批準”狀态。另據教育部2019年1月上旬公布的《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2019年工作要點》,這一文件有望在今年問世。

對新版《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争議已久

事實上,對于《<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征求意見稿》的争議由來已久。早在2018年5月,就有一篇《查詞典竟看到“說shuo客”、坐騎(qi)我怕是上了個假學》的文章在網上引起熱議。根據《北京晚報》報道,在随後不久的紀念《漢語拼音方案》頒布60周年學術研讨會上,不少專家也表示“既要尊重、适應拼音随着社會發展而出現的新變化,也不能盲目随波逐流,丢失漢字拼音原有的表意語言魅力”。

南開大學語言學教授馬慶株在此次研讨會上表示,語言是社會交流的工具,随着社會的發展,語言的發音也會出現變化。“比如‘确鑿’的‘鑿(záo,原讀音zuò),大家都這樣讀,讀着讀着就成了‘對的’。”也有專家對于一些漢字的統讀發音提出了異議,比如“下載”一詞,念四聲zài,表達的是“搬運”的意思,現在被改為三聲,失去了原有的特殊含義。

2月19日下午,澎湃新聞就此向承擔此次審音表修訂項目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采訪,該研究所工作人員回應稱,對于網絡上的争議,官方微信公衆号中已有涉及。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官方微信“今日語言學”發布的文章,參與此次修訂工作的專家此前對部分字詞讀音更改有所解釋,比如“粳”字讀音:該字所屬的原塞音聲母字,明清以來的變化趨向是開口geng而不是齊齒jing,北京音的文讀也同樣是geng而不是jing。“當《審音表》(1985)将‘五更’‘打更’等異讀詞中的‘更’也統讀為gēng之後,‘粳’實在沒有理由再統讀為jīng了。”

另一篇文章則提及,荨麻讀qiánmá,荨麻疹也應該讀qiánmázhěn。由于很多人不熟悉荨麻這種植物,在讀荨麻疹這種病名時讀半邊就讀成了xúnmázhěn。該文稱,1985年發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承認了這種讀音歧異,把“荨”定為兩個音:(一)qián(文)~麻(二)xún(語)~麻疹。即“荨麻”是植物名,讀qián音;“荨麻疹”是現代皮膚病名,讀xún音。這種做法客觀上将問題複雜化了,引起了争議。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6月,《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修訂稿已把qián、xún兩個音統讀為xún,“荨麻”與“荨麻疹”中“荨”的讀音得以統一。

對于網友争議較大的“騎”“蔭”等字讀音,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微信公号發布的一篇名為《略說普通話異讀詞的審音原則》的文章中,專家解釋,“蔭”字原審音表統讀為 yìn,北京話和各地方言實際讀音仍然存在兩種讀音。根據調查,“蔭涼”去聲讀音正确率為20.32%,“林蔭道”去聲讀音正确率為5.98%,“樹蔭”去聲讀音正确率為3.98%,考慮到還有大量的人名、地名中使用“蔭”字,讀作陰平,人們也不願意改寫為“陰”,因此,本次審音不再統讀,增列異讀音yīn,與全國範圍内的語言實際相符合。

早在1985年版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中,“騎”字被統讀為“qí”。在“今日語言學”文章中,專家提及,“鐵騎、骠騎、一騎紅塵妃子笑”,讀 jì 音“也較為常見”。“這些讀音雖然都占有相當的比例,但是實際讀音符合原審音表的讀音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次審音均維持原有審音表的穩定,不做更改。”上述文章表示。

參與修訂工作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孟蓬生曾于2016年10月在《光明日報》發文《新版審音表公布後:我們如何讀古詩文》,稱“騎”字用作名詞或量詞時古代讀“jì”,跟作動詞用的“騎(qí)”意義和用法都有所不同,所以“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字正好處于仄聲字的位置上。“但今普通話口語中已經無此區别,因此舊版和新版《審音表》已經規定“騎”統讀為qí。”孟蓬生稱,面向中小學生的工具書和教科書可以參照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的《新華字典(第11版)》和《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分别注明:“舊讀jì。”

專家建議:字詞讀音不要“一刀切”

對于字詞讀音更改引發的争議,王晖認為,影響語音變化的因素很多,約定俗成是最重要的社會因素。“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也。社會在發展,語言也在變化。以前是錯的,那麼到現在反而認為是對的,這種變化是挺正常。”

在他看來,部分字詞的讀音不一定“非此即彼”。“不同的讀法不過是來源不同,我們可以傾向于選,比如‘鄉音無改鬓’,你追求古雅,我建議你讀cuī,那麼如果你認為現在的音不會有影響的負擔,你也可以讀shuāi——可以有自己的讀法,但不能說,另一種讀法就是錯的。”王晖認為,對于語言讀音“不要一刀切”。“我讀了這麼多年的cui,都很順口,然後告訴我不能這麼讀了,是錯的——這樣一刀切,老百姓當然不同意了。”

《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此前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稱,今後正式發布的《審音表》應該不完全和《征求意見稿》一樣,“也許網友擔心的‘讀音改動’根本就不會出現在正式發布的《審音表》中,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

對此王晖表示認同。“語言觀其實就和哲學一樣,需要辯證看待,不必緊張。”王晖建議,教師在授課時應按教材确定的讀音來教,同時也要明白,此前的讀音并非“一定是錯的”,隻是向學生“推薦最新的讀法”。“那種古雅的讀法,在一定語境下,也可以使用,不要告訴學生這就是錯的。而且建議試卷考題不要涉及這樣的題,除非标準答案也兩個。”

此外,王晖對此次審音表修訂所涉字詞的讀音更改也有建議。比如“紀”字原有有jì、jǐ兩個讀音,此次修訂統讀jì,同時注明“紀姓舊讀jǐ”。“審音表有其審核範疇,不是什麼(讀音)都管,像‘紀’這樣的字一般都不管,但這次管了,會惹一些麻煩。”王晖舉例稱,對于這樣的變動,紀姓的網友或許會說,不僅以前姓“jǐ”,現在、今後也姓“j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