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約我聊天,說起了上初二的女兒玩iPad 遊戲上瘾,耽擱寫作業,她急死了。以前她會打女兒一巴掌讓她乖乖聽話,現在女兒根本不吃她這套,冷冷地看着她,她忽然感到孩子的眼神好可怕。
我兒子Max今年上一年級了,從他上幼兒園大班,我們也買了一個iPad給他。在我家,兒子用iPad有個規則:
1. 每次使用(學習娛樂)不超過20分鐘
2. 玩遊戲自己計時⌛️11分鐘,到時間馬上停止
3. 平日每天可以玩一次,周末可以玩兩次(三次)
違約責任:
如果能夠管理好iPad使用,自己管理密碼
如果自己不能管理好,比如
1)玩遊戲11分鐘到了不停
2)每天玩的時間和次數超過限額
第一次違約,密碼收回一周,iPad由媽媽100%監控;
第二次:2周;
第三次 :3周 ;
這個做法基于一個假設:自由是一種珍貴的權力,自律是一項重要的能力。越自律,越自由。
父母前進一小步,孩子成長一大步!這是“我在”父母成長訓練營的最響亮的Slogan!
我最近被人質疑,你以為你真的是育兒專家嗎?
我目前不是一個很厲害的育兒專家,我是實踐型的溝通教練。坦白說我個人也并不那麼迷信專家。舉個例子:有的育兒專家說你要延遲滿足,不能滿足孩子;有的專家說,你要共情,懂孩子的需求。在同一個場景下,不同性格的孩子可能真的要用不同的方法。同一個孩子,不同的時間和場景,同一個方法效果也大不相同。
适用于我的孩子的,不一定适用于你家的孩子。因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裡也有N多變量。
現在适用于我家孩子的,未來不一定适用,因為孩子每天都在進步,他們的思想和身體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特點。
兒子現在11分鐘他就感到滿足,可能有一天他會希望玩15分鐘,可能有一天,他會使用“策略”.......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需要走在孩子的前面,懂得他的需求,引領他的價值觀和能力發展,比如:自律,自由、排序、平衡、誠信、溝通、合作、情緒管理等等。
現在我兒子放學回家哪怕不吃東西也必須玩11分鐘的植物大戰僵屍。有意思的是他會自己扮演僵屍學他們走路,多深入他心的遊戲啊。
他努力這樣說服我 “ 媽媽,我玩一下就會充滿能量。”
我跟兒子實驗:先玩後做作業,先做作業後玩。
結果是先玩十分鐘,他做作業更積極主動。
以前的我,恨死遊戲了,“他怎麼可以先玩遊戲不寫作業呢?” 現在的我,“玩這十分鐘,是他喜歡的一種娛樂和休息。”
孩子可以自己管理好任務,計劃好後面做什麼,我很贊賞他有自己的計劃和目标,他可以這樣安排放學後的時間,我信任他,這讓他有力量。
當然我會注意觀察,一旦違規及時覺察并且督促糾正,這種他律有助于他建立自律(國際衛生組織:3-6歲的孩子屏幕每天時間要低于1小時,要嚴格控制遊戲,否則極易上瘾!)
有很多媽媽會這樣說
“趕緊寫作業,寫完作業你就可以玩遊戲了” 。
你原本的意思是:“優先順序一樣一樣來,聽我的。”
而孩子的理解更多可能是“ 寫作業的目的是為了玩遊戲” 。
時間久而久之,孩子就自動建立了一個關聯:
我是為了玩遊戲而寫作業
我想,這一定是父母不想要的結果(然而在不知不覺中你在創造引導這個結果)。如果不學習,父母不知道還有這種邏輯?!
我會怎麼說呢?我會這樣說:
“你有什麼計劃?說來聽聽”
孩子一定會把他玩遊戲列入他的to do list
“這件事對你很重要,必須列出來呀!”
這樣的溝通,孩子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通常我兒子會邊走路邊這樣計劃,說給我聽 “第一件事情玩11分鐘遊戲,第二件寫作業,第三件吃飯,第四件出去玩 跳繩。。。 ”
我是媽媽,我相信科學。我學習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力量,也有他們自己的智慧。
我遇到了很多充滿力量和能量的媽媽,我們互相學習和碰撞,我們一起學習了解自己,了解孩子,遇到困難打怪升級。
我是一個相信科學的媽媽
我是一個立志教100萬鄉村父母學習溝通的溝通教練
愛學習愛進步同質同頻的人總會遇見,
希望我們也可以遇見!
父母前進一小步,孩子成長一大步。
“我在父母成長訓練營” 有一套免費的親子溝通公益視頻課程,或者你有任何親子溝通相關的問題,歡迎你單獨聯系我,找我領取或者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