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用趙孟俯(趙子昂)的一句經典名言來做開場白:“用筆千古不易,結體因時傳。意思就是說學習書法筆法不容易學到,筆法的技巧千百年來審美也不容易改變,然而結構的變化随着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結體當随時代,筆墨當随時代!
小編沒什麼文化,隻讀了個小學四年級就辍學了。放牛放羊長大,我的理解大多是半蒙半猜。下面開始講正文了,講的好幫我點個贊,講的不好就當段子戲聽。聽了有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罵我,我還是接受的。
第一:
虞世南《筆髓論》:“管為将帥,處運用之道,執生殺之權。毫為士卒,歲管任使。”
小編的理解,這裡這個“管”字,應該理解為管理、管控講。
書法的用筆,通過大腦的思考,到手到筆管,從筆管到筆毫,一級一級的遞進,毛筆的筆毫級别最低,一切行動聽指揮。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小結一下,毛筆書法寫的不好,不是毛筆的原因,而是大腦和手指揮不當的原因。早年我參加國展培訓班,國展培訓班的導師,走在每個人的面前示範,好家夥,太厲害了!20多個人,每個同學的毛筆都不同,拿你的毛筆當你的面做示範,一樣可以寫出非常漂亮的書法來。
第二
徐浩《論書》:“初學之際,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
小編的理解:學習書法一定要講究線條的質量,線條如果沒有力道就顯得軟弱無力,那麼你把結構樣式寫得有模有樣,也就是個松松垮垮的空架子。徐浩這位同學言外之意,中鋒行筆先把筋骨立起來,結構裝飾才有意義。
我小時候寫字,經常被我老爸揍,老是說我是個空架子,到現在成了糟老頭子還記得這句話。
第三:
李世民《指意》:“宜心毫為筋骨,心若不堅,則字無勁健也。以副毛為皮膚,副若不圓,則字無溫潤也。”
李世民的這段話,說了兩重意思。之一:你的心理和思維都不堅定的話,下筆肯定不夠果斷,也有一點什麼樣的人寫什麼樣的字的意思。
之二:行筆應該中鋒為主,要寫的有筋骨,偏鋒為輔,偏鋒有裝飾作用同中鋒相輔相成。如果以偏鋒為主,那字就寫得很毛糙,不溫潤了。
小結一下,說的好就是你們理解的好。說的不好,就是小編在這裡瞎吹牛。小編認為,書法沒有絕對的中鋒,也沒有絕對的偏鋒。王羲之、顔真卿、蘇東坡也不能例外。
第四:
蔡邕《九勢》:“凡落筆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互相映帶,無使勢背。”
蔡邕對段話的意思:蔡老闆以上下結構舉例,如寶蓋頭的字,要能蓋住下面。如長橫的字,要能承載上面的筆畫。他說的重點是不管是什麼結構的字,要考慮到筆順的映帶關系,再怎麼變化,一定要注意重心要穩。不要違背這個原則。哪怕你字取斜勢,也要考慮重心問題。
宋米芾的字多斜勢,但給人感覺斜而不倒,這就是高手!
當代田蘊章、田蘊章老師,字寫的很正勢,總感覺少了一些趣味。喝了酒了,我又在說酒話。
第五:
劉熙載《藝概》:“換筆心,實乃換向,非換質也。”
劉老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中鋒行筆,換筆面而不改變中鋒。例如“之”字,寫橫折的時候,是右邊的面向前行,寫撇的時候,換成左邊的面向前行。
小編小結一下:寫字要八面出鋒,當代的曹寶麟教授,還有劉洪彪老師都是這方面的高手。
小編手一抖,又把課件發上來了。老了手不聽使喚了!
我的學生都是按下面兩張圖來練的,這樣是不是更細一點呢?教了書法又可以吹傳統文化。不能再說了,說多了露餡了,暴露了我的學識。
小編說書法,今天吹了五個小段,如果覺得有意思的話,請關注點個贊,我去買菜,吃飽了繼續為大家服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