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清明節的曆史及習俗和來曆

清明節的曆史及習俗和來曆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0-01 11:32:46

清明節是融合了"節氣"與"節俗"的綜合節日,既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清明節的曆史及習俗和來曆(你知道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嗎)1

清明節來曆衆多。 其中,最為人們熟知的是介子推的傳說。春秋時晉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餓,随臣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為重耳煮湯,重耳得知後感激涕零。晉文公即位後封賞群臣時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則不慕名利隐居綿山。重耳追悔莫及,火燒綿山以尋找,事後卻發現介子推背着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并留下遺言:“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将當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登山祭奠,柳樹竟然複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并以寒食後一天為清明。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清明節已經超出節氣的意義,具有極為豐富的内涵。

清明節的曆史及習俗和來曆(你知道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嗎)2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曆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後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别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隻吃涼的食品。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清明節的曆史及習俗和來曆(你知道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嗎)3

清明從節氣上正排在春分之後,此時天氣回暖,到處生機勃勃,人們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可謂順應天時,有助于吸納大自然純陽之氣,驅散積郁寒氣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人們把祭祀先人與中華民族重視孝道、慎終追遠的民族性格直接聯系起來,認為清明節俗體現了中國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清明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動,與中國文化深層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間有着深刻的關系,而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支柱,有助于在古人與今人、前人與後人之間建立和諧的代際關系,進而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這也是清明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根基。

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節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清明節,2008年被正式确立為法定節假日。

清明節的曆史及習俗和來曆(你知道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嗎)4

清明節的禁忌主要有:

1、穿着禮儀不要大紅大紫:清明節上墳是對祖輩的一種祭祀,在這樣的環境以及相信類似的活動下是不會穿着大紅大紫喜慶的衣服去參加的!

2、不要拍照:現代人幹什麼都是先拍照,但是在墓地祭祀祖宗的場合,人說舉頭三尺有神明,所以一定要心懷敬意,不要在墓地随意拍照或合影。有人說會引來不好的氣場,導緻陰陽失衡,損害整個人的運勢!

3、孕婦不要去掃墓:孕婦最好避免掃墓活動,不止是因為陰氣重。同樣在這種擁擠偏宜的地方都不建議去參加的,并且這種氣象和周邊環境都不利健康。

4、例假中的女人也要避免:古時正來例假的女人會被認為污穢或者别的說法,所以來月經的女人也最好不要參加!

5、身體不好之人避諱掃墓:處于生病的人非常虛弱,如果參加掃墓也是不好的。運勢低迷很容易招晦氣。

6、掃墓期間不要嬉戲打鬧:特别是一些帶孩子去參加的,在這樣的場合嬉戲打鬧會打擾到陰靈,被認為是不敬的!

7、掃墓期間不要非議先人:我們去掃墓是帶着敬意去的,如果在此地非議先人,品頭論足都會被認為是亵渎的行為,無論是自家的先人還是路過其餘墓地時都不可去非議他們。

8、修整墳頭草:清明掃墓為的就是去修整墳墓,清除雜草及墳頭的植物雜樹,這些都是不利的東西,據說會影響家庭運勢!

清明節的曆史及習俗和來曆(你知道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嗎)5

相關古詩

(一)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二)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三)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四)闾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五)清明【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