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收藏拍賣雜志)
陽春三月,萬物複蘇
柳綠花紅,莺歌燕舞
大地一片生機勃勃
身在廣州的小編
朋友圈是這樣的
有沒被這樣的春天驚豔到?
其實春意還可以藏在裝置藝術裡
今天跟大家分享
5件春意盎然的藝術裝置作品
看完,留言區告訴我
你更喜歡哪一件
01
哈利拉傑
給你一片奇幻植物園
藝術家哈利拉傑于1986年出生于科索沃,在德國,科索沃和意大利之間生活和工作。他曾在西班牙舉辦了主題為“烏鴉和飓風從未知的地方帶回了人類的愛情氣味”的個展。
他把馬德裡的Palacio de Cristal (水晶宮)轉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沉浸式的巢穴,上面裝飾着漂浮的彩繪帆布花朵,放大了幾百倍的百合,芍藥,郁金香等花卉被懸挂整個十字形的空間中。通過打開窗戶、搭建建築和放置喂食區來吸引栖息在公園或經過公園的鳥類和其他生物,從而将這一臨時設施與城市裡的Retiro公園連接起來。
這座宮殿本身1887年設計和建造,用來珍藏展出從西班牙殖民地帶回來的熱帶植物,哈利拉傑巧妙的利用了這個溫室花房的曆史功能,改造成了西班牙豔陽照耀樹影斑駁下閃閃發光的瑰麗奇幻植物園。
平日裡柔軟嬌小的花朵們化身成比人高大出許多,舒展每一片花瓣,似乎在對每一個走進宮殿的人做出盛情邀請的姿态,藝術家以日常中常見的花朵為媒介,創造出了一個被放大的植物園幻境,通過鮮花為參觀者創造了新的沉浸式的觀察和體驗角度。
巨大的花卉群,你想不想走進去?
02
克裡斯蒂安·尼加德
把青草翠綠帶入室内
青草如此甘美翠綠,幾乎很難相信這件藝術品存在于室内!
藝術家克裡斯蒂安·尼加德(Per Kristian Nygrd)仿照德國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在No Place畫廊創造了名為“不是紅的,而是綠的”(Not Red But Green)的室内草地創作。
整個展出空間被綠色的草鋪滿,茂密、青翠的植被以不同方向覆蓋在泥土層上,形成一座座綿延小山丘似的滾動風景,打破室内和室外空間的界限。
都市上班族們應該會很想抽空躺在這片室内草原眯個眼、打個小盹,或者盡情在小坡上玩耍。
這片綠意盎然的創作,其實也想試圖反思人們總是喜歡将應該存在于大自然中的事物和自然現象商品化,以滿足人類私欲的問題。
03
草間彌生
我想在春天發發花癡
這是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為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首屆三年展創作了一個極具互動性的裝置作品《Flower Obsession》(花癡),藝術家将興趣點交給參觀者,邀請觀衆進入展區,并自由地在任何表面貼上紅色雛菊的貼紙。
在展期的四個月内,收集所有與會者心之所向的菊花貼紙,從牆壁、地闆、沙發桌椅、書櫃、海報畫框,皆可自由張貼,直到三年展展覽結束,這件作品才算真正地完成。
作品靈感源自于藝術家兒時的記憶:“在我小時候,有一天我凝視着滿布紅花朵的桌巾,之後擡頭望向天花闆、窗戶、地闆,甚至整個房間,都被同樣的紅花給覆蓋了,甚至連我自己的身體也充滿了紅花,仿佛那個當下,我的靈魂消失了,而且這不是幻想,這是一個真實的事件……”
和草間彌生的其他作品不同,此次的創作中花朵代替了斑點,這增加了觀賞者視覺和心理上的美感,而色調的統一也讓整個作品的接受度更高。
想象一下,在空間裡面發花癡是什麼畫面?
04
山本基
不尋常的“落櫻花瓣”
這絕對是我看過最不尋常的落櫻花。
在深紅色的地闆上,布滿了一片片潔白的櫻花花瓣。中央的花瓣密集重疊,而向四周散開時,漸漸由密變疏,彷佛一樹櫻花落入水中,不可謂不驚豔。
當你靠近細看時,會發現每一片花瓣都造型輕巧、靈動,而制作它們的原料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又離不開的東西——鹽。
山本基曾在濑戶内市美術館的個展「さくらしべふる」(落櫻花瓣)上創作了一個巨大的裝置,用鹽制成了約100000枚櫻花花瓣。他将鹽放進一個普通的尖嘴塑料瓶中,然後通過擠壓将鹽注入花瓣模型,像蛋糕師裱花一樣逐一制作花瓣。他花費了55個小時,約9天的時間,通過不斷地循環與重複的動作,最終完成這片“風景”。這不僅僅是一次藝術創作,也是一場儀式,一次修行。
其實作品的背後不僅表達了山本基的生死觀,更藏着令人心傷的故事。
1966年,山本基出生在廣島,原本在造船廠工作。而在1996年,一場變故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他的姐姐因患腦瘤不幸離世,他沉浸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中無法自拔。無盡的傷痛與思念吞噬了他,他決定用鹽畫畫。,“鹽”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不僅能夠驅除厄運,也是象征神聖之物。
花開花落終有時,相逢相聚本無意。
而生命正如這櫻花一般,明媚而脆弱,美麗而無常,面對生命的逝去,歎息留不住,隻能坦然面對。
可凋零并不代表終結,而是開始一輪新的旅程,就像櫻花,飄落之後會在下一個初春再次綻放。
05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
美術館裡的“小河流水”
将“河床”搬進美術館?裝置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就敢這麼做,他在美術館空間内造出一條流動的河流。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被看作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裝置藝術家之一,其創作的衆多傑出作品在歐洲乃至世界都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諸如曾在泰特美術館漩渦展廳展出的作品《天氣項目》以及曾現身紐約東河岸邊的《紐約瀑布》)等。
此件裝置作品《河床》占據了路易斯安那現代藝術博物館整個南翼展廳,岩石表面在地闆上劃過,為内部的水流創造了一條地形。遊客步行穿過瓷磚地闆,走到松散地形的頂端,最後是沿河的路線。“河床”為觀衆帶來了一次别樣另類的藝術之旅,通過觀衆與觀衆的邂逅進而将藝術從博物館的局限中引入到外面的大千世界。
誰說踏春隻能在戶外的,在美術館也能觀賞到小河流水的景緻~
(本文轉載自收藏拍賣雜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