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都有自己的路,都知道自己的路。它們唱着歌兒去,唱着歌兒來;
唯獨他不知道,什麼都不懂,不了解人們,不了解聲音,與一切無緣,已經被淘汰出局。"
——《白癡》
186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陀翁)在饑寒交迫,債台高築的逃亡中,整理完成,并出版了讓他享譽世界的《罪與罰》,此後或許還用帶有"自省"(忏悔?)的想法和設計,高效率地一個月時間,就完成了用以還債的《賭徒》。
于是,他終于得以,在次年的1868年,讓理智回歸,讓疾世憤俗的"流放抑郁"冷卻,在整理前期自己對民族、國家命運以及宗教的思考,開始着手試圖創造"一個各方面都很完美的形象",用以寄托永遠隻存在人類幻想中的"精神聖徒"。
陀翁
此時的托翁:
試圖放下跌宕起伏的成長流離經曆;
放下身、心備受折磨的十年流放生活的痛苦;
放下親人身亡,賭瘾難耐,躲債逃亡的困頓之後。
終于獲得在"隻有"癫痫疾病的偶發阻礙下,釋放自己精神世界最初的模樣,或許也是隻屬于生活在混亂動蕩黑暗的19世紀,俄國文人的特殊"國家責任"感。
在創作這本《白癡》的時候,恰巧處于俄國資本主義進程最關鍵的時間節點,終于在開放國門上"松口"的俄國,不出所料地一瞬間被瘋狂湧入的外國資本兇猛入侵,幾乎險些被掐命脈。
一時間,在俄國,新、舊生産方式的沖突,社會結構框架的矛盾,個人和社會價值觀的碰撞革新等,都在你來我往的明槍暗戰中,激烈地膠着着。
于是,如陀翁這類一直肩負"國家責任"的文人們,自然也開始順應時代的進程,用自己的方式,比如寫作,思想的結晶等,來試圖為俄國的未來尋找一條最光明的大道,然後就有了這本算是集大成的《白癡》誕生。
《白癡》的内容既簡單,又極其層層疊疊般複雜,因為如果把它看做一部"狗血三角戀"的言情故事的話,那麼就是二男争一女的經典戲碼,突破之處,不過是以悲劇的女主死亡收尾。
但實際上,沉澱在這層極其淺薄的"華麗"包裝之下的,卻是多層的:
有關于,個體情感的層次側重的探讨;
有關于,人性本質,是天使還是惡魔,亦或其他的探讨;
亦有關于,埋在最深處的,偏宗教意味的,"神性"與"虛無"的疑問和追尋。
當"好人"和"壞人"在争奪"欲女"人性的本質,展現"真面目"
19世紀的俄國本就處于一個最關鍵的,時代之交的十字路口上,于是:
大師托爾斯泰那裡,體現的是一種不同時期颠覆性的平和;
在巨匠屠格涅夫那裡,體現的是一種仰頭傲嬌的貴族式悲憫;
在偉人契科夫那裡,體現的則是一種超越時代的前瞻與擔憂。
但陀翁不一樣,或許是出于出生到成長經曆的曲折,或許是出于十年流放的身心折磨,或許是出于其本身的俄式狂放與殘酷。
總之,這種有别于果戈裡式批判"毒舌"式的"俄式野蠻",在融合民族主義和宗教思考之後,演變為一種可以蔓延到全世界的思想共鳴,在那個精神家園裡,或許所有人,都能皈依真實的"本我"。
不過在重新閱讀了陀翁的《罪與罰》之後,再看這本《白癡》,它的叙述風格,顯得很不陀翁式的俄式野蠻。
因為在這個故事裡,浮在表面上的"言情"互動,更像是一種粉飾美化的意像悲劇演繹。正如故事裡,大緻的框架,被限定在"二男争一女"的概括性戲碼裡一樣。
天然的帶着悲切色彩的"三角戀",如天使的完美代言人的梅詩金公爵,似惡魔在人間的羅果仁,象征複雜人性的"欲女"娜斯塔霞·菲利波芙娜(娜斯),無一不是被放大的極緻之人的代表意象。
但妙就妙在,陀翁一邊把這些"主要"人物捧上高台,一邊又肆意地安排幾十個格飽滿的"小人",以群戲的方式去演繹這個披着言情外衣的"思想實驗"故事。
讓《白癡》的故事,不再局限于一個扁平的小說式的線性講述,而是被設計成一場充滿戲劇性的精彩話劇(放到現在就像電影)。
在陀翁筆下,各種可惡的惡棍,癡情的色鬼,善良的病秧子,神經質的癫痫,聖徒般的白癡,以及罪惡的欲女,純潔的小婦人,虔誠貪心的老太太,高傲的貴族夫人,甚至是僞善的小醜,都一一帶着鮮活而燦爛的完整人格,登上舞台。
于是,在陀翁加上對各位人物表演時的層次的設計,節奏的掌握,以及場景轉換的順滑調度的平衡拿捏,幾乎讓每一個人物都賦予"主角"般的靈魂光環,此時,《白癡》的故事才開始趨于真實,走向開始順應現實。
但要知道,凸顯主角,讓配角完全扁平為故事走向服務的小說,是好寫的,畢竟大多隻要堆砌一些美好的,凸顯鮮明邪惡的,然後以反襯的手法,成就主角就好。
但要如陀翁的《白癡》一樣,比如其中一場别墅的戲中,那多達19個人物都一一"活過來",絕不浪費筆墨去寫一個無用的人,也不放置有用的"花瓶",是非常難得的,甚至可以說是就絕無僅有的駕馭能力。
同時,也讓如我這般不喜歡"大主角",隻喜歡看"小人物"配角發揮演技的人,有了一種醍醐灌頂般的爽快。
當然,回歸到本身《白癡》的故事裡去,陀翁想說的,就不再是"三角戀"的悲劇,而是以這三個人物作為代表,去探讨關于人性本質的"真面目"。
因為人性是複雜而多變的,所以每每試圖去揭露時,總顯得力不從心般無法下手。
于是,陀翁在《白癡》的故事裡,就把人性最基礎的,比如好與壞,再加上兩者的融合體,簡單而純粹地放置在三個人物的身上,讓他們相互糾葛,激烈碰撞,試圖得出一個真正的結論,亦或對大家發出深刻的疑問。
但正如那個時代的混亂與新、舊思想觀念的激烈碰撞一樣,其實于陀翁來說,他也沒有一個"最好"的答案。
即使在他心中認為的,屬于試圖"西化"的,看似完美的俄國發展的康莊大道,在後續了解的"真面目"的背後,還是充滿了制度的黑暗和醜陋。
是的,美好而光鮮的體制藍圖下,被掩埋的其實正如故事裡,僞善肮髒,打着"慈善"的旗号,去欺壓,玩弄孤女娜斯的托茨基一樣,虛假和黑暗。
更甚者是,如"除了滿足個人自己的私利和物質需要以外,不承認任何道德基礎。" 的葉潘欽将軍一般的"掌權者"們,一面枉顧掙紮在貧苦交加,外國資本勢力殘酷競争下百姓的痛苦;一面去追求金錢物質的享樂,以唯一的"金錢"為社會準則的陰暗卑鄙。
最後的最後,卻是最好的"白癡"般的好人梅詩金公爵的幻想破滅,最壞的,不惜殺死心愛女人的壞人羅果仁的精神崩潰,以及最像人,融合了好、壞本質人性的娜斯的死亡,最為結局。
所以,到底什麼才是人性的本質?
不是絕對的好人,也不是純粹的壞人,更不是好、壞融合的"人",或許是随波逐流(順應時代)的大多數吧......
十萬盧布在火焰中燃燒,以此買下世人罪惡的靈魂"白癡"的神,"死亡"的虛無,并肩而立
"做我的兄弟,否則我就殺了你。"
——卡萊爾
事實上,陀翁在創作《白癡》的時候,據說是以拿破侖和1812年的衛國戰争為重要的背景題材的,而雜糅其中的,還有俄國剛剛經曆的農奴制改革的,"魔幻"現狀的複雜心理和道德問題的探尋。
正如卡萊爾對法國大革命史裡,各位呐喊着"博愛或死亡"暗語的革命者的"總結"一樣,在以"白癡"梅詩金公爵外号命名的,《白癡》故事裡的人物,都顯得如此極端。
陀翁幾乎以一己之力去塑造一個,從身到心都是"完美"的唐吉坷德式的博愛理想主義者,而其他的"所有人"都與之對立地,帶着目的性,陰暗的陰謀,以及愛恨情仇的性格存在着。
正如陀翁筆下的作品,每每都喜歡投射自己一部分的思想習慣一樣,這一次他同樣讓自己的宗教思想嵌套在梅詩金公爵身上,于是,在他的眼裡,"上帝好比我們的父親,上帝喜歡人猶之乎父親喜歡自己的親生孩子"。
這種近乎"神化"的觀念,讓梅詩金始終保持"白癡"一般的理想化神性,也就是永遠相信所謂"上帝主宰世間"的規矩與法則的意義,帶着原罪而生的人,這一生必須不斷地贖罪,才能讓自己死後升入天堂。
于是梅詩金才會認同和相信"欲女"娜斯的純潔,并救贖般地試圖用婚姻去拯救這個可憐的女孩。
但問題是, 所謂:
"吾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随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其實就人性本質來說,沒有人是完美的,即使如完美的"白癡"梅詩金公爵,陀翁也隻是讓他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斷地去接近那個最完美的巅峰,但始終棋差一招。
可是當你完全陷入對"神"的探尋,糾結時,陀翁筆鋒一轉,創下,可能是文學史上最巅峰的代表意象之一——女王般的"欲女"娜斯,把十萬盧布全部投入火海,燒着錢,去購買世人的罪惡靈魂,的名場面。
延續近兩個世紀的思想激烈碰撞,在此時似乎被賦予了鮮活的靈魂,西方信仰的危機,在此時得以淋漓盡緻地展現:
金錢超越優越的出身;
科學取代非理性的宗教;
庸俗的世俗侵襲高貴的精神世界。
于是,最可怕的"虛無"開始占據人心:
"方才您告辭的時候,我忽然想到:現在這些人都在這裡,将來他們永遠不會有了,永遠不會有了!樹木也一樣——隻剩下一面磚牆,梅耶耳家的紅磚牆……"
突然,一切沉重的關于人性本質的,關于情感的,關于"神性"的深入探尋,就在此,被摧毀殆盡,如同化為飛灰的盧布,脆弱而灰暗。
最後,"白癡"的神和"死亡"的虛無并肩而立,讓一切,回歸到最原本的樣子,就是屬于你心中的那個"完美理想世界"。
"現在我要走到人們中間去;也許我什麼都不懂,但是新的生活開始了。"
好吧,我承認,《白癡》的閱讀經曆,就像是一場酣暢淋漓的自我人性拷問,會照見自己人性中屬于黑暗的影子,感覺很糟。
但,話說回來,人性的複雜本就是多面的,光明的,黑暗的,貪婪的,自私的,美好的,以及各種愛的,都是人性。
,于是,相信我,可以去試一試閱讀一次《白癡》,或許,你會更加理解自己本來的"真面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