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遊戲

 > 感覺統合失調可以做哪些訓練

感覺統合失調可以做哪些訓練

遊戲 更新时间:2025-02-23 05:43:14

感統訓練的概念

感覺統合簡稱SI理論,它是指大腦将身體各種器官(感、視、聽、嗅、味、觸覺、運動覺)傳來的感覺信息進行多次的組織分析,綜合處理、做出正确決策、使得整個有機體有效地運轉,完成人類高級而複雜的認識活動,包括感知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注意力、理解力等。

美國加州艾爾斯博士提出:兒童的學習障礙主要源于他們的感覺統合功能失調問題,即兒童因神經系統功能協調不良。

感統具體訓練方法包括爬行,悠蕩,旋轉和其他特殊的技能訓練和活動,也可通過專業的訓練器材,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刺激其大腦功能,鍛煉孩子的前庭覺、觸覺和本體感,從而提高孩子感覺統合能力的訓練。

感覺統合失調可以做哪些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與十個遊戲訓練策略)1

感統失調的種類和表現

感覺統合失調從嚴重程度上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失調三種。

1、輕度感覺統合失調表現不明顯不容易被家長發現,對孩子的影響較小,但随着年齡的增長會有所加重,父母需要警惕;

2、中度感覺統合失調孩子的行為,語言,情緒,運動會有明顯體現,家長很容易發現,發現及時訓練及時會有很好的體現;

3、重度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表現很明顯,但也很集中,這樣的孩子往往在很小的時候就有體現,随着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明顯。

感覺統合失調從神經學角度分為,觸覺失調,前庭失調,本體感失調,左右腦平衡失調。

感覺統合失調可以做哪些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與十個遊戲訓練策略)2

孩子主要表現為: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膽小,自言自語,無法和人溝通 ;容易跌倒或撞牆 ;咬手指或無法戒除奶嘴 ;笨手笨腳,缺乏自信 ;固執,脾氣暴躁 ,發音不佳,語言發展緩慢 ;粘人、愛哭、孤僻 ;挑食、餐飲習慣不佳 。

感統訓練的時間

感覺統合訓練是指基于兒童的神經發展需要,引導兒童對感覺刺激作适當反應的一種訓練方法。其目的不在于鍛煉幼兒的運動技能,而是改善幼兒大腦處理各種感覺信息的方法,提高大腦神經功能。

感覺統合失調可以做哪些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與十個遊戲訓練策略)3

0~3歲是感覺統合失調的預防階段

有些家長可能覺得孩子小,沒有關系,其實,這個階段讓孩子接受一定量的合适的感統訓練,可以有效預防日後感統失調問題。

2~6歲是感覺統合失調的治療階段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感統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再加上能夠自己表達,獨立意識強,所以可以進行的感統訓練門類也會随之增加,訓練的效果會特别明顯。

6~13歲是感覺統合訓練的糾正階段

6歲之前的孩子就像是松軟的泥土,你可以任意地揉捏,孩子也不會因為你的揉捏而痛苦。但6歲之後,孩子的行為模式開始固化,如果此時沒有足夠的訓練時間和訓練強度,效果也會跟着大大折扣。

相比于上個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行為模式基本上已經固定下來了,感統訓練的效果相對不明顯,但還是有搶救機會的。

所以,作為孩子教育的擔當者和執行者,父母要是發現孩子感統失調了,一定要及早帶孩子做感統訓練,尤其是預防階段和治療階段。

重要的觸覺訓練項目

适合于以下類型兒童:觸覺過分敏感或者過分遲鈍,情緒不穩定,容易發脾氣,挑食、偏食,不吃蔬菜等,喜歡吃手或咬指甲,害怕陌生環境,不喜歡被摟抱。怕黑,膽小,粘人,身體協調能力不好。

(一)球池遊戲

适合兒童:觸覺敏感或不足,自閉症,身體協調不良,多動症

指導目标:球池不但有觸覺強化作,對前庭體系、身體協調、固有前庭平衡能力,都有很大幫助,對腦幹機能強化的效果最佳。

(二)大龍球遊戲

(1)大龍球壓滾遊戲

适用兒童:觸覺敏感或不足,身體協調不良

指導目标;孩子在大龍球滾動的壓力下,可以強化各部位觸覺和大腦的協調能力,更可以在不斷的轉動中,建立較好的身體形象。

感覺統合失調可以做哪些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與十個遊戲訓練策略)4

(2)俯卧大龍球

适用兒童:多動症,身體協調不良

指導目标;俯卧在大龍球上,強化前庭體系機能及頸部張力調适重力感的訊息,對觸覺敏感或遲鈍兒、多動症孩子幫助較大,自閉兒如能适應,在訓練的中後期也可以加入此遊戲。

(3)坐上大龍球

适用兒童:身體協調不良

指導目标:讓孩子坐在大龍球上,協助他自己主控重力感,對前庭感覺機能的建立幫助較大,同時,孩子可以發揮身體的自我保護功能,練習伸展和保持平衡,對多動和身體協調不佳的孩子,幫助最大。

延伸活動:可以坐在球上,雙手伸向兩側保持平衡,由另一位老師與他作投接球的遊戲 ,或讓他投球入指導定籃子内,有助于孩子運動企劃的練習。

感覺統合失調可以做哪些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與十個遊戲訓練策略)5

(三)滾筒式時光隧道遊戲

适用兒童:觸覺敏感或不足

指導目标; 洞穴或隧道的遊戲 ,可以讓孩子對自身形象作較正确的判斷,進入洞穴時,頭、手、腳的協調,對孩子前庭感覺的調節也有幫助。

指導重點; 讓孩子頭先進去,自己設法爬進裡面,也可以采用腳先進去的方式,倒爬進去。

延伸活動:可以在滾筒或隧道中安置毛巾,讓孩子體會不同觸覺刺激下的身體活動,也可以在其中放很多東西,請孩子将老師指定的東西拿出來。

跳躍平衡訓練項目

适用兒童:多動症、身體協調不佳者、 觸覺敏感、自閉症、多動症、身體協調不佳者 、重力不安

感覺統合失調可以做哪些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與十個遊戲訓練策略)6

(一)跳床運動

适用兒童:多動症、身體協調不佳者、 觸覺敏感

指導目标; 強化前庭刺激,抑制過敏的訊息,矯治重力不安和運動企劃不足的毛病。指導重點; 可以背着孩子,一起跳,也可以自己跳,也可在跳躍時做九十度回轉和一百八十度回轉等

延伸活動:孩子在彈向空中時,可以鼓勵他唱歌,或配合某種音樂做動作,可以松弛他的緊張感。

(二)滑闆爬行遊戲

适用兒童:多動症 自閉症 觸覺敏感 身體協調不佳者

指導目标; 俯卧在滑闆上做種種活動,前進或後退時,手腳屈伸動作會抑制原始反射,促進雙側統合,強化固有—前庭感統合。

感覺統合失調可以做哪些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與十個遊戲訓練策略)7

指導重點;1、 俯卧在滑闆上做飛機狀。2、放下雙手劃動慢慢爬行,稱為烏龜爬,也可進行轉變方向或後退,并可做360度回轉。

延伸活動:由老師用繩子或呼啦圈,牽動小滑闆上的孩子做任何滑行動作,也可由兩位老師拉動一條繩子,孩子手握繩子中間,以繩的力量引動孩子的滑行,促進兩腳同時收縮的兩側統合的感覺。

(三)跳跳球(羊角球)

适用兒童:身體協調不良

指導目标;姿勢和雙側的統合,并可以促進高程度的運動企劃。

指導重點; 坐在球上,雙手緊握手把,往前跳。跳的方向可以改變,或前後左右的跳動,高度也可以随時作不用的掌握,建立 信心。

延伸活動:在幼兒往前沖時,用手拿取擺在前面标的物。

(四)走圈圈遊戲

适用兒童:身體協調不良

指導目标;強化視覺運動,雙側協調及平衡感的掌握能力。

指導重點; 1、在地上排列圈圈,可以分左右兩列,讓孩子走或跳,可以訓練視覺運動和身體運動間的有效協調。2、左右腳交替跳,可是花式變化。

延伸活動:可以配合擊鼓或律動音樂,口令指揮孩子跳躍的韻律,增加趣味性。

感覺統合失調可以做哪些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與十個遊戲訓練策略)8

(五)奇智磚遊戲(大積木)

适用兒童:身體協調不良 多動症

指導目标;在限制範圍的積木平衡台上 活動,可以強化身體雙側配合,平衡反應和視覺運動協調。

指導重點:

1、可以将積木排成平衡台,約二十公分高度,讓孩子在上面跪爬或行走。

2、可以排成高低不同的間隔,讓孩子從上面踏步前進。

3、可以将奇智磚分左右不同間隔排列,讓孩子以左右腳踏格前進。

延伸活動:在遊戲時,可以手上抱個球具進行。以強化身體操作和平衡能力。

感覺訓練的誤區

1.現在還小,長大就會好了

有的父母認為,幼兒的身體不協調是年齡太小的原因,長大了自然就會正常,其實在0~3歲,特别是6~12個月,正是幼兒學爬、學走的關鍵期,也是建立感覺統合能力最佳的時期。

如果錯過了時機,幼兒的身體會有很多的潛力受到限制,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感覺統合失調可以做哪些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與十個遊戲訓練策略)9

2.感統訓練就是體育運動

有的父母把感統訓練簡單地理解為體育運動,甚至認為體育運動可以完全的代替了訓練,這種想法其實是錯誤的。

體育運動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肌肉和神經的發育,但它對身體感官的刺激非常有限,所達到的效果也并不明顯。

感統訓練的過程是創設一定的環境,使孩子接受正确的、豐富的、不間斷的感覺刺激,以達到激活孩子心理、引發積極行為反應的目的。

感覺統合失調可以做哪些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與十個遊戲訓練策略)10

3.感統訓練報名專業機構就行了

有的父母重視到了感統訓練,卻認為報名了專業的機構,有專業老師帶着孩子做就可以了,無需家長費心。

其實訓練過程中的親子交流才是感統發展的重要基礎,有了你的鼓勵與贊揚,孩子才會更加努力地去訓練,而且有助于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

更多精彩内容,歡迎關注公号【SK英國皇家成長中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遊戲资讯推荐

热门遊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