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帶你樂享河北##河北文旅看圖識景##這麼近 那麼美 周末到河北#
全域旅遊促發展 綠水青山展畫卷
——保定市阜平縣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案例
基本情況
阜平公元1193年置縣,縣名寓意“興盛平安”。全縣總面積2496平方公裡,總人口23萬。阜平是革命老區,旅遊資源大縣,境内山水地貌古老獨特,具有太行山中段典型的自然風光,被譽為太行山區“最綠的地區”。革命戰争年代,阜平作為晉察冀邊區首府所在地,為革命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擁有衆多承載紅色記憶的革命舊址。新時代,阜平作為“燕山一太行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因地制宜,精準扶貧,在脫貧攻堅、建成小康的征程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2013年,阜平縣被确定為“國家旅遊扶貧試驗區”,2016年成為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全縣上下以此為契機,大力實施“生态立縣、旅遊興縣”戰略,走出了一條“發展全域旅遊、鞏固脫貧成效、助力鄉村振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主要做法
創新體制機制,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一是成立阜平縣全域旅遊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實行“雙組長”制度,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全面領導全域旅遊創建工作。成立了阜平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指揮部,統籌推動全域旅遊各項工作落地。建立了全域旅遊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形成旅遊發展共識和共建旅遊的良好格局。二是制定了《阜平縣加快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實施意見》《阜平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方案》《阜平縣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任務分解表》《阜平縣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三年創建計劃》,把創建任務分解到部門、鄉鎮,切實加強督導檢查,更好地發揮了縣委、縣政府主導作用,鄉鎮部門承辦作用以及全民參與作用。
做好頂層設計,開啟優質旅遊新時代
一是編制了全域旅遊創建系列規劃,重點編制了《阜平縣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總體規劃》《阜平縣紅色旅遊總體規劃及重要節點修建性詳細規劃》,按照全域旅遊發展思路,優化全域旅遊發展布局,實現旅遊引領、多規合一,形成了縱向貫通、橫向協同的旅遊規劃體系,為科學指導阜平旅遊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依據。二是創新旅遊人才服務,阜平縣旅遊局采用旅遊專業人才服務購買的方式,與專業規劃公司合作,有效指導全域旅遊創建以及旅發大會籌備、精品民宿打造等工作,推動了全域旅遊發展。
強抓重點項目,創新旅遊新産品新業态
一是以旅遊業新産品、新業态為發展方向,建設了華北聯合大學文化聚落、店房村國防軍旅小鎮、春天小鎮、大道農業公園、貓村項目;實施了天生橋景區提檔升級工程、雲花溪谷建設工程、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三期館工程、仙人山景區工程等重點旅遊項目;推進雲花溪谷成功創建了國家4A級旅遊景區,駱駝灣顧家台創建了3A景區。二是重點培育駱駝灣、顧家台2個國家級鄉村旅遊重點村;花山、黑崖溝、壽長寺、不老台4個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龍泉關鎮獲評全國鄉村旅遊重點鎮。推進農村變景點、民居變客棧、農産品變商品。三是以旅遊節慶活動為抓手,培育了大道梨花節、阜平冬季冰雪旅遊節、櫻桃采摘節、龍蝦啤酒節、馬蘭音樂會、民俗文化節等活動,推出了“一日看四季、全年享春秋”旅遊品牌。
完善旅遊設施,提升旅遊服務水平
一是大力完善交通網絡。投資30億元建成三級以上道路385公裡,基本形成“一心、兩環、七射、八聯”的交通路網格局;投資1.8億元完成村村通公路改造500公裡,暢通“毛細血管”,實現了全縣域旅遊節點的互聯互通,為發展旅遊提供交通保障;對全縣鄉村旅遊公路進行了全面提升改造,建設打造了城南莊紅色旅遊路、夏莊風景道等7條旅遊風景線,實現了高速國道與景區景點的順暢通達,解決了景區“最後一公裡”問題,培育打造了72拐天路、銀河天路等一批網紅打卡地。二是完善旅遊專項公交。以旅遊環線建設為契機,開通了旅遊專線公交,串聯起旅遊環線沿線衆多景區景點,為遊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服務。三是深化旅遊廁所革命,共新建旅遊廁所47座,進一步優化全域旅遊基礎條件。四是投資400多萬元完善了旅遊标識系統建設,在全縣主要交通路口完成了旅遊交通标識牌200塊。
實施多維營銷,打造阜平全域旅遊品牌
一是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阜平縣以“紅色福地·山水阜平”為全域旅遊品牌,通過舉辦阜平梨花節、“這麼近,那麼美”推介會等活動,制作旅遊宣傳片,在各類媒體進行推廣,大大提高了阜平縣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二是形成全民全網營銷新氛圍。各景區通過抖音、快手、騰訊新聞、頭條等新媒體對旅遊資源進行宣傳推介,旅遊人數再創曆史新高。尤其是全民抖音的熱效應極大産生和推進了景點的知名度,72拐天路、銀河天路、黃草窪瀑布等打卡地多次上熱門。
示範意義
完美融合美麗鄉村建設與旅遊産業建設,形成旅遊扶貧創新新格局
旅遊業在阜平縣作為主導産業,充分發揮了覆蓋範圍廣、持續扶貧程度高等優勢,帶動貧困群衆走出一條緻富之路。阜平縣圍繞“縣域即景區”目标,根據村莊布點規劃,打造了41個搬遷安置,對28個村莊進行了提升改造,依托集中搬遷安置區、鄉村閑置農宅、山場、農田等資源,植入旅遊要素,完善服務功能,直接帶動了村集體收入快速提升。
全民生态保護,在全域環境治理與旅遊融合方面具有示範作用
将全縣作為一個生态景區來謀劃布局,打造綠色生态旅遊之路,堅持“抓旅遊就是抓生态”的核心思想,強化生态保護,推動綠色發展,統籌推進“治水、治土、治氣、治違”,制定了縣、鄉、村三級聯動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方案﹐按照“戶收集 村轉運 縣處理”的模式,進行垃圾清收工作,經過一系列舉措,實現了旅遊環境整體提升,全縣森林覆蓋率由2012年的35.09%增長到49.18%,提升了“紅色福地山水阜平”的旅遊品牌影響力,打造發展全域旅遊的阜平模式。
創新亮點
旅遊扶貧創新
阜平作為脫貧攻堅号角吹響之地,有着特殊的曆史使命與責任。阜平縣大力實施“旅遊 ”戰略,充分發揮旅遊覆蓋範圍廣、持續扶貧程度高等優勢,通過豐富的旅遊産品、多樣化的組織模式和參與模式,探索創建了“兩帶一推”(景區帶村、能人帶戶、“公司 農戶”)的旅遊扶貧模式。在全域旅遊帶動下,全縣4300人直接從事旅遊業,旅遊産業帶動了近兩萬人增收,2019年旅遊業直接帶動貧困1811戶,帶動貧困人口4886人。
政策保障創
阜平縣政府對發展旅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特别是2020、2021兩年縣财政預算分别列2000萬元的旅遊發展基金,全力支持旅遊産業發展。阜平縣建立了旅遊營銷專項基金,每年投入100萬元以上。
宣傳營銷創新
建設了“一部手機遊阜平”微信小程序,加快推進“智慧旅遊”服務水平。啟動了鄉村旅遊“後備箱”工程,開發土特産品、手工藝品共70種旅遊商品,縣政府領導走進長城新媒體直播間,帶頭宣傳推薦大棗、香菇等阜平縣土特産品,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邀請知名演員任“星推官”,推介阜平及雲花溪谷景區,大大提升阜平旅遊影響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