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西方文化的聯系和區别

中西方文化的聯系和區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4:48:32

西方文化是強調競争,強調零和遊戲,強調絕對。所以西方文化更加強調零和博弈,零和鬥争,這也就是為何會出現修昔底德陷阱。但是中國文化講究的是正和遊戲,吳起兵法有一句話叫:先和而造大勢。儒家文化特别強調中庸,而中庸就是中和,和合的意思,所以中國從古而今就是一個善于和合的國家,善于融會貫通的文化,所以中國人沒有絕對,隻有相對。你知道計算機的發明也是因為研究了易經才得以發明的嗎?

西方文化能發明計算機是參考了易經,在德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通才,他叫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1716年),德意志哲學家、數學家。在數學、哲學、邏輯學、力學、地質學、法學、曆史、語言、法學上都有所研究。和牛頓同時獨立發明了微積分。萊布尼茨想發明一種機械,用來計算加減乘除。經過多次試驗,百思不得其解。正在一籌莫展之際,萊布尼茨的好朋友白晉神父從遙遠的中國寄來一張八卦圖和拉丁文《易經》。

萊布尼茨靈光閃現了:萊布尼茨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八卦的每一卦象,發現它們都由陽(—)和陰(--)兩種符号組合而成。他撓有興趣地把8種卦象颠來倒去排列組合,腦海中突然火花一閃──這不就是很有規律的二進制數字嗎?若認為陽(—)是“1”,陰(--)是“0”,八卦恰好組成了二進制000到111共8個基本序數。正是在《易經》睿智的啟迪下,萊布尼茨最終悟出了二進制數之真谛。雖然萊布尼茨設計的計算機用的還是十進制,但他率先系統提出了二進制數的運算法則,直到今天,二進制數仍然左右着現代電腦的高速運算。

中西方文化的聯系和區别(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是什麼)1

中國的《道德經》裡有一句話,叫:“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随。”張三的高是站在李四面前顯出來的,李四的矮是站在張三面前顯出來的,這就是高下相傾。離開這個相對,高矮是不存在的,這個世界就沒有絕對的真理,沒有獨立存在的“知”。所以,六祖慧能才說傳法要懂得“出語盡雙,皆取對法”。

就拿餐桌上最為常見的筷子來說,它是我們常用的餐具。我們常說一雙筷子,而不說兩根筷子,這就是“相對”思維。到餐廳吃飯,我們會說“服務員,請幫我拿雙筷子”,絕對不會說“服務員,請幫我拿兩根筷子”。

一雙筷子,前面是一,後面“雙”是二。到底是一還是二?恐怕很難回答。中國有句老話叫“一而二,二而一”,這就是中國人的思維:一分為二,合二為一。

中國人不搞絕對的東西。中國人說:“甯為玉碎,不為瓦全。”但又會說:“好死不如賴活着。”絕對是什麼?絕對就是一。有用一根筷子吃飯的嗎?沒有。所以,中國人不搞一,中國人一定要搞二。但這個“二”又統一在“一”上,這就是“相對”思維、筷子思維。

對拿刀叉吃飯的西方人來說,刀叉是“死”的,握刀叉的手是“活”的。西方人習慣于用活的對死的或死的對活的,這就是絕對。中國人是用活的對活的。大家知道,用筷子夾東西的時候,手指要動,兩根筷子也不是“死的”,為了夾取食物,兩根筷子一會兒張開,一會兒收緊,筷子和手都是“活”的,這就是相對。

中西方文化的聯系和區别(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是什麼)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