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陳寶貴1960 大語文作文
2020一07一15
蕭紅《呼蘭河傳》閱讀一
第一章(1)
一、閱讀《閱讀導航》了解蕭紅生平及《呼蘭河傳》的故事梗概及特色(注意圈點勾畫)
1、名人評價:
林賢治(詩人、學者):蕭紅确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蕭紅是繼魯迅之後的一位偉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蘭河傳》和《生死場》,為中國大地立傳,其深厚的悲劇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創造的自由的詩性風格,我以為是唯一的。
章海甯(記者、蕭紅研究會副會長):我更願意把蕭紅歸類為是一個貧民作家,她筆下的主角經常是生活困窘的女性。蕭紅自己本身也生活困苦,她更能體會到處于社會中弱勢群體的艱難和不易。
魯迅(文學家、思想家):蕭紅“是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為丁玲的後繼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時間,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時間早得多”。魯迅還評價蕭紅在《生死場》中所描寫的“北方人民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紮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品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緻,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
茅盾(作家、文學評論家):評價《呼蘭河傳》不像是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說,它于這“不像”之外,還有些别的東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說更為“誘人”些的東西,它是一篇叙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2、綜合評價:蕭紅語言的直率首先表現在她率性而言,以她特有的童心觀照世界時對這個詩意世界不加雕飾的語言描繪。這種超常規語言的運用在蕭紅後期的創作中越來越成熟。《牛車上》中的三月春陽、《後花園》中的六月鮮花、《小城三月》中的初春原野等,都是一個個兒童眼中的世界,自然而成,人物風景并不受舊的形式束縛。同時,這種直率的語言又表現出自然的特點,她寫的人物是從生活裡提煉出來的、活生生的。沒有着意雕琢的痕迹,自然而然,蘊含着一種稚拙渾樸的美、一種獨特而醇厚的情調,從而成為“蕭紅體”小說叙述風格的重要特征。
二、1、從第3頁“呼蘭河就是這樣的小城”開始,寫呼蘭河城的布局,作者是如何介紹“呼蘭河城”的布局的(幾條街?每條街都有什麼?)用的是什麼思維?用蕭紅的方法,介紹我們的小城或村莊的布局。
3、第8頁寫“有一天,下大雨”的時候,校長的兒子掉到大坑裡,“于是議論紛紛”了,如果表達“議論紛紛”的?請舉出自己經曆的一件議論紛紛的事情。(比如上哪所小學?有人考上了名牌學校,在哪裡買房?買什麼牌子的汽車,誰其中考試考了第一等等,面對這些事情人們怎麼議論的?)
4、第二節中作者寫到:“那個鄉,那個縣,那個村都有些不幸者,瘸子啦,瞎子啦,瘋子或是傻子”,根據作者寫王寡婦的事情,介紹你見到的不幸者。
5、細讀第五節,紮彩鋪的人都是些什麼人,作者是用列舉的方法介紹的,看第五節中還有什麼地方用了列舉的方法的地方,找出來,把作者寫生老病死的話找出來,這樣寫表達表達了人們對生老病死的什麼态度?
6、作者仔細介紹了“十字街”的情況,你選一個地方進行介紹。
7、第六節、七節,寫“呼蘭河城”的胡同,寫市民們的買賣情況,對讀賈平凹的《十字街菜市》(節選,課堂将發全文):體會作者如何寫人們的日常、平凡小事的?
最不愛上市的是有些知識分子。他們腰裡的錢少,書架子上書多,沒時間便是他們普遍的苦處,呆頭呆腦又是他們統一的模樣。妻子給了錢讓去上市,總是不會讨價還價,總是不會挑來揀去,又總是容易上當受騙,又總是容易突然忘卻。于是,大都是妻子奪了權,也取消了他們上市的資格。但是,賣主最怕的是這些離知識最近的女人,她們個個巧舌俐齒,又是一堆新名詞的啰嗦。買蘿蔔嫌沒洗泥,買蔥愛剝皮,買一斤豆芽,可以連續跑十家二十家豆芽攤,反複比較,不能主見,末了下決心買時,還說這豆芽老了,皮兒多了,怎麼個吃呀!過秤時,又要看秤星,危言一句:“這秤準不準?!”又隻能秤杆翹高,不能低垂,稱好後用手多餘加一撮半把。最後掏錢,卻一角一角檢數,到了二分三分,口袋裡有,硬說沒有了,邊走邊還要責罵:“你這賣水菜的,真小氣!”
(可以嘗試着寫周圍的集市或交易市場,包括夜市等等,注意寫出集市的地點,人們交易的畫面感、細節、心理等等。低年級小同學可以寫,跟着XX買東西,或一次買東西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