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嬰兒血管瘤常見嗎,原因是什麼

嬰兒血管瘤常見嗎,原因是什麼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25 01:36:32

血管瘤可以說是兒童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在女孩,雙胞胎,早産嬰兒或低體重兒中更常見,總體的發病率可達4-5%。當發現嬰兒有血管瘤時,大多數家長很緊張,着急恨不得馬上治好,其實大部分血管瘤不需要治療可以自行消退。但也有部分家長人雲亦雲,認為血管瘤都不需要治療,都會自行消退,又掉以輕心,耽誤了治療,甚至造成嚴重後果。家長應該怎麼辦?

美國兒科學會(AAP)在12月24日發布了第一個嬰兒血管瘤的臨床實踐指南。其核心内容是患兒需要及時接受評估,對于高風險者需要積極治療。

嬰兒血管瘤常見嗎,原因是什麼(嬰兒血管瘤很常見)1

大量研究表明,盡管血管瘤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程度上的生長,但體表血管瘤的最快速生長通常發生在1至3個月的年齡之間。家長應該知曉,多數血管瘤在3個月大時達到其最終規模的80%,并且絕大多數在5個月大時已完成增長。在5至12個月大的時候,大多數血管瘤已經停止生長并開始漸漸消退。病變逐漸變平并從中心向外收縮。最新的研究表明,血管瘤退化的90%在4歲左右完成。

家長更應該知道,并不是說所有的血管瘤都會消退,都不需要治療。有少數血管瘤如果不治療,也會有很大的危險。

一般嬰兒在出生時或出生後2-4周會發現血管瘤,考慮早期治療或需要進一步評估的血管瘤有5個主要适應症:

1. 危及生命的并發症:危及生命的病變包括阻塞氣道的血管瘤,通常位于舌下和氣道,下颌面的節段性血管瘤(“胡須分布”)或前頸部和口腔和/或咽部粘膜血管瘤是發生氣道血管瘤的最大風險因素。此外還有與高輸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嚴重甲狀腺功能減退有關的肝髒血管瘤。大多數多竈性肝血管瘤是無症狀的,不需要治療。少數病變與大血管分流有關,導緻高流量,在極少數情況下,可導緻高輸出性心力衰竭。 “彌漫性”肝髒血管瘤是另一種罕見的類型,會有很大的危險。如果存在5個或更多皮膚血管瘤,需要以篩查肝髒血管瘤。

嬰兒血管瘤常見嗎,原因是什麼(嬰兒血管瘤很常見)2

2. 功能障礙或相關風險:功能障礙包括視覺障礙,或由于嘴唇或口腔的血管瘤受累而幹擾喂養。在眼周區域發生的血管瘤有可能引起機械性上睑下垂,斜視,屈光參差或散光,這可能很快導緻弱視。

3. 潰瘍或相關風險:血管瘤表面的皮膚或粘膜潰瘍發生,在血管瘤中的發生率為5%至21%。潰瘍可導緻明顯的疼痛,出血和繼發感染,并且總是導緻瘢痕形成。根據受累的解剖部位,可能導緻毀容。在活躍的血管瘤增殖期間,在4個月以下的嬰兒中最常發生潰瘍。某些類型的血管瘤風險較高,包括淺表和混合類型,節段性血管瘤,以及涉及頭皮,頸部和口周,會陰,肛周和間隙部位的血管瘤,後者可能由浸漬和摩擦引起。此外,突出表面的血管瘤可能因創傷而潰爛。

嬰兒血管瘤常見嗎,原因是什麼(嬰兒血管瘤很常見)3

4. 評估以識别重要的相關異常或畸形: 一小部分患有血管瘤的兒童患有先天性異常。最着名的現象是PHACE綜合症。超過90%的PHACE綜合征患者存在腦血管異常,血管瘤是該綜合征最常見的皮膚外特征,其次是心髒異常(67%)和大腦異常(52%)。PHACE綜合征的标志是一個較大的(通常直徑> 5厘米)節段性血管瘤,通常涉及面部,頭皮和/或頸部,患有頭部或頸部大的節段性血管瘤的嬰兒的PHACE綜合征風險約為30%。

5. 留下永久性疤痕或解剖标志變形的風險:血管瘤可能通過皮膚瘢痕或解剖标志的變形導緻永久性毀容。毀容的風險遠高于功能性或危及生命的後果的風險。接受血管瘤治療的大多數嬰兒都是為了防止不受控制的生長導緻永久性毀容。特别是在面部,頸部,手臂和手部等不易被衣服覆蓋的區域,以及其他方面。情緒敏感區域,如乳房和生殖器。

嬰兒血管瘤常見嗎,原因是什麼(嬰兒血管瘤很常見)4

家長可以按上述的5個條件進行排查,看患兒的血管瘤是否是高危血管瘤,是否需要治療。當然,更為準确的是在小兒1月左右,至專業兒科醫生處進行評估,決定是否治療。

血管瘤的治療根據位置大小等有不同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口服普萘洛爾。是目前需要全身治療的血管瘤的一線推薦治療方案。18項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口服普萘洛爾預期清除率的平均估計值為95%,優于其他幹預措施。

2、如果有禁忌症或對口服普萘洛爾的反應不充分,臨床醫生可能會開口服潑尼松龍或潑尼松來治療。

3、臨床醫生可建議病竈内注射曲安奈德和/或倍他米松以在增殖期間或在某些關鍵解剖位置(例如唇部)治療局竈性,體積大的血管瘤。

嬰兒血管瘤常見嗎,原因是什麼(嬰兒血管瘤很常見)5

4、臨床醫生可以建議外塗噻嗎洛爾滴眼液治療表淺的血管瘤

5、對于一些血管瘤,仍然需要激光或者手術治療。

對于血管瘤的具體治療,這是複雜的問題,不屬于科普的範疇,每個病人具體如何治療,家長需要到專科醫生處制定方案,必須在醫生處方下才能使用藥物治療,并監控不良反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