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溫元凱
☞這是溫元凱财富經的第22篇原創首發文章
有一天啊,兩個孩子敲開了幼兒園張老師的辦公室。
“老師,我渴死了。”明明說。
“老師,我餓死了。”紅紅說。
小朋友沒水喝、沒吃飽,這哪行呢?張老師連忙把兩個孩子領到食堂,一人給了一份下午茶——一塊蛋糕加一杯飲料。可是呢,兩個孩子并沒有馬上對食物伸手。
“老師,我渴是因為吃了好多蛋糕沒喝水,再也吃不下蛋糕了……”明明說。
“老師,我肚子餓了以後,就喝了很多水,現在實在不想喝飲料了……”紅紅說。
原來啊,幼兒園有規定,為了防止浪費,食物和飲品是不可以剩下的,否則得罰站,還得扣小紅花,兩個孩子就遲疑了。
這件小事看起來平淡無奇,實際涉及到一個重要的經濟學理論——帕累托最優。什麼是帕累托最優呢,即,在不使得任何一個人的境況受損的前提下,至少使得一個人境況變得更好。在剛才的案例中,我們假設飲料和蛋糕價值是相同的,張老師調整餐點資源分配的同時,并沒有使得任何一個小朋友得到的餐點的價值降低,卻讓他們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大大提升了效率。
帕累托最優是一位活躍于一百年前意大利經濟學教授維弗雷多·帕累托發明的,這不僅是個經濟名詞,更是管理學上的圭臬。我們要善于進行有限資源的配置,以最小的成本,創造最大化的效率和财富。事實上,在一個自由選擇的社會中,人人在追求自己利益和财富的最大化的同時,也推進整個社會的資源得到最優化配置。我們回到剛才那兩個小朋友,如果張老師有事離開,不能監督他們了,他們會怎麼做呢?是的,他們會自發交換自己手頭的資源,用飲料換蛋糕,以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最後,明明還是可以連喝兩杯飲料解渴,紅紅還會連吃兩塊蛋糕解餓。
但在複雜多變的社會中,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廣泛存在,帕累托也不能時時發生作用。就拿這兩個孩子再做一次例子吧,如果他們分屬不同的老師,去的是不同的食堂,甚至就讀于不同的幼兒園,相互不知道對方,那麼明明和紅紅不僅一個沒喝飽,一個沒吃飽,還因為剩下食物,都被罰站了。
要實現帕累托最優,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人得主動追求自己的利益和财富的最大化。比如明明和紅紅,他們本可以在得到這份餐點前,向食堂阿姨提出自己的要求,比如我不想吃蛋糕,隻想要雙倍的飲料。但他們還太年幼,可能并不擅長于此,可咱的聽衆裡頭,卻也有許多人像幼兒園的孩子一般,因為缺乏主動,缺乏意識,從而錯過将資源最佳配置的機會。以前我們公司裡有個做人事的姑娘,小陳,人外向能幹、能說會道,我的合夥人曾稱贊她,說她是天生的幹銷售的好料子。可她呢,卻并不主動向我們尋求鍛煉的機會,我們本身也很忙,顧不上充分挖掘每一位員工的價值。後來啊,小陳為了男朋友,去上海工作了,倒是因為為生活所迫,她真的去做了銷售,如今果真是風生水起,竟然在油水并不十分豐厚的彩妝行業三年就賺到了首付。小陳确實是有潛力,但在我們公司的這幾年,沒能主動配置好自己這份資源,在不損害一份工作機會的前提下,使得自身賺取财富的速度大大增進,同時也有機會給公司帶來銷售業績的突破。
中國有句古話啊,叫“樹挪死,人挪活”,其實這就是一種樸素的帕累托最優的思想。我們既然是講财富課,那就得關注創造财富的主體和源泉——人,重視人本身的資源性,所謂人力資源,即可顧名思義。但無論是常規資源,還是作為人力資源,若要創造最大化的效益,以及最大化的财富,配置和挪移,确實是考驗着人們的智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