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淩晨四點,合肥這座城市還在沉睡之中,大街小巷裡車輛和行人寥寥,隻有路燈與路燈相互照應。但在務工人員固定接活的自由勞務市場,人群已經開始慢慢聚集,漸漸熱鬧起來。2月16日淩晨4點40分,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瑤海區臨泉東路與站塘路交口的站塘馬路勞務人員自由務工市場,做一番探訪。
務工人員正在站塘勞務市場接活兒。
2月16日(正月十六)是元宵節過後的第一天,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年”已經過去了,不少務工人員踏上新的務工之路,開始尋找新的工作崗位。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但是早上三四點起床,四五點到自由勞務市場開始接活。一天幹9個小時甚至更久,他們當中有瓦工、有木工、還有水電工等,幹完結賬,第二天又是如此,周而複始循環往複。
當日淩晨4點40分,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瑤海區臨泉東路與站塘路交口的站塘馬路勞務人員自由務工市場,做一番探訪。
“我初八就來了,過了正月十五來的都是家裡有錢的。”
“年前活兒好幹,鏟個土一天都給400。”
“我14号來的,找不到的活兒那不就是下班了嘛。”
……
馬路邊,務工人員三五成群,你一言我一語,邊聊邊尋找前來招工的老闆,黑壓壓一片,幾百位務工人員站在馬路上,讓原本寬闊的十字路口顯得有些擁擠。
“幹啥活兒?幹啥活兒?”“在哪裡?在哪裡?”“我可以我可以”“走吧走吧” ……每當有招工的老闆過來,他們總能敏銳的捕捉到這一訊息,然後蜂擁而上将老闆團團圍住,有些人甚至主動就坐到了招聘人員開來的面包車裡。
謝師傅的老家在合肥市肥東縣八鬥鎮,兒子大學畢業之後去了部隊當兵,20歲的女兒還在讀大學,兒女雙全的他如今在香江世紀名城買了房,一家人都住在合肥,不到50歲的謝師傅,已經有20多年的瓦工工作經驗,健壯的身材、幹淨利索的裝扮給人一種靠譜可聘用的感覺。
“我今天是新年第一天來幹活,5點過了才到,來晚了。現在活兒還不多,再等不到我就回家了。”謝師傅說,他曾在建築工地幹了20多年的瓦工,之前一直幹的都是長期工,從去年才開始做臨時工。“一方面是工資高,另一方面是工作自由。”
說起臨時工與長期工的差異,謝師傅解釋說,他現在幹瓦工一天的工資是300元起步,根據活兒的難易程度價格還可以相應增加,平均一個月能做20個左右的活兒。同時,做臨時工比做長期工要自由,再苦再累幹完結賬,另外,對于危險系數高的活兒可以不接,這些都是幹長期工比不了的。
來自定遠縣的建築工林師傅,淩晨4點不到就來到了勞務市場,他跟旁邊的同伴邊抽煙邊聊天,“看似一天幾百塊的掙,說不定明天就沒活兒幹了,掙的錢不能細算,一年到頭也剩不了幾萬。”
來自阜陽市颍上縣的李師傅今年快60歲了,他是正月十四到的合肥,就租住在勞務市場附近小區,他跟旁邊40來歲的年輕工友說:“今年好好幹,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要在一個地方堅持幹下去,不然年底拿不出錢咋回家過年。”
務工人員圍着招聘者交談
記者通過與務工人員交流了解到,在站塘馬路自由務工市場的務工人員有瓦工、壯工,還有小工。在冬季,瓦工一天的工資是300元以上,壯工一天的工資是200元以上,小工一天的工資是150元左右;到了夏季,每個工種每天的工資會在冬季工資的基礎上提高50到100元。同時,在該自由勞務市場,還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比如每個工種每天的工作時間是9個小時,超過9小時的部分,1小時按照2小時算工錢等。
“現在來幹活的人還是少的,昨天剛過的元宵節,工人今天才會陸陸續續往這邊趕,過幾天才多呢。現在工地可能都還沒開工,所以都6點了,你看還有那麼多人在這邊。”自由勞務市場旁邊的早餐店老闆娘指着屋裡的6位客人說,大清早的吃着花生喝着酒,看樣子今天是沒找到活兒幹。
值得注意的是,該處的務工人員多數都是瓦工,安全意識較強,所以大多數人都佩戴了安全頭盔;同時,前來找工作的務工人員幾乎每人都背一個斜跨包,裡面放着水杯、幹糧和幹活用的工具等;鑒于合肥市防疫效果良好,人群裡有一些人沒有佩戴口罩。
6點30分,天開始微微亮了,等着接活兒的務工人員也離去了大半,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今天都有了着落。7點40分,距離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此處勞務人員集散地,已經過去了三個小時,淩晨的喧嚣反而漸漸平靜了下來,新的一天開始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殷志強
編輯 許大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