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滕王閣序逐句講解2

滕王閣序逐句講解2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1 19:58:58

滕王閣序逐句講解2? 滕王閣序課文研讨,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滕王閣序逐句講解2?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滕王閣序逐句講解2(解讀5 滕王閣序)1

滕王閣序逐句講解2

滕王閣序

課文研讨

一、整體把握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南下交趾(今越南)省親,途經洪州(今江西南昌),适逢洪州都督嚴公于九九重陽之際大宴滕王閣。廣邀賓朋,王勃亦應邀赴宴。本文就是在宴席上的即興之作。文章原來題目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别序》,是《滕王閣詩》的序文。全文緊扣題目,結構緊湊,文脈貫通,且能脫出一般骈文模山範水之窠臼,融入真情實感,真正做到文情并茂,情景交融,所以能流傳千古。

全文可以分為前後兩部分,前兩段着重寫景,從第四段中間即“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一句轉入抒情,同時文章的感情基調也由樂入悲。結構清晰,過渡自然。

第一段以“人傑地靈”四字為綱,對勝地、賢主、嘉賓、良宴進行了稱贊。首句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切題,先寫滕王閣所處之地勢,能不黏着于題目,拓開境界,頗有大家風範。接着采取由遠及近,由面而點的手法,逐漸落實到寫作目标上。在對地、主、客進行贊頌後自謙地提到自己,彬彬有禮,文雅盡現。而恰當地運用諸多典故,更顯示了作者超凡的才華及淵博的知識。

第二、三段正面對滕王閣的秀麗景色進行描寫。前兩句“潦水盡”“寒潭清”“煙光凝”“暮山紫”将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色以非常感性的方式精确地描繪出來。在這樣的天光水色中,滕王閣靜靜面對高入雲霄的翠峰,四周是架空的閣道彩飾丹漆,鮮豔欲滴,恍若畫中。“鶴汀凫渚”一句将靜态打破,緊接着“桂殿蘭宮”“闾閻撲地”“舸艦迷津”等景色,以目不暇接之勢紛至沓來,猶如工筆畫,細緻入微,又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繁管急弦之美。“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從高下、動靜、遠近、點面等諸多角度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天闊水遠、孤鹜高飛、秋霞絢爛的鮮活圖景,意境描寫達于化境。此句出自庾信的《馬射賦》:“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但庾信不如王勃寫得優美動人。此二句可謂本段的點睛之筆。至此我們已對作者的筆力歎為觀止,但後面“漁舟唱晚,雁陣驚寒”一句意境高遠,文斷意連,又創造出一種餘音袅袅、回味無窮的效果。回首此段,作者筆勢收放自如,開合有度,景物渾成,飽含情感,真可謂字字珠玑,句句錦心。

第四段筆鋒一轉,由外景描寫轉至宴會場面及作者所生發的感慨上。箫管齊鳴,清風徐來,如天籁般的歌聲似乎能阻住行雲。環顧四座,佳賓賢主,俱才氣橫溢,在這樣歡樂暢快的場面中,作者感到好景不能永久擁有,留戀之情頓生,由個人際遇引發對人生、宇宙的思考,“宇宙無窮”“盈虛有數”,感到自己在“命運”面前的無奈。“望長安”以下,作者将自己比做屈原、賈誼等前賢,委婉地表達了對“聖主”“明時”的不滿,情緒轉為悲憤。

第五段依然抒發感慨之情。作者并不是一味低沉感傷,在列舉到終老始見功名的馮唐,難封侯爵的李廣,逃避海曲的梁鴻等典故後,筆勢鋒回路轉。這樣,前面的失意悲哀是對時代的批判;後面的積極壯懷,有入世的樂觀精神,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機勃勃、不斷向上的精神狀态。這種處卑位而思有為的心胸,千百年來引起了許多文人的共鳴。如韓愈曾稱其“壯其文辭”“讀之可以忘憂”。

最後兩段收束文筆,表明自己目前的志向、行程,表達對主人的知遇之恩不勝榮幸,對盛宴佳境的留戀,以此照應開頭。

全文典故橫陳而語言清麗可喜,有流動自然的氣勢,音節铿锵而和諧上口,讀來流轉如珠。結構層次井然而不乏波瀾起伏之美,是骈文中的極品。

二、問題探究

1.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骈體文,此類文體的特點是什麼?

骈體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特有的一種文體,又稱骈俪文。骈文多以四六字句為主,兼用雜言,所以唐宋以後也稱骈文為“四六文”。這種文體的基本特點在于:全篇以對偶句為主,注重辭采,句法整齊,多用典故,講究聲律。骈體文形成于魏晉,南北朝是全盛時代,成為文章的正宗,中唐古文運動興起才逐漸走向衰落。

(1)語句方面的特點:骈偶與“四六”

A.骈偶:即對仗。骈偶的基本要求是句法結構的相互對稱,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複句對複句。例如:

a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b披繡闼,俯雕甍。

c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d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骈體文一般是上下句相對。也有句中自對,然後兩句相對,這種“當句對”的句式顯得更加工整。例如:

a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清霜,王将軍之武庫。

b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B.“四六”:即骈體文一般是四字句和六字句。“四六”的基本結構有五種:①四四;②六六;③四四四四;④四六四六;⑤六四六四。這就決定了對仗的句式特點相應為四字句對四字句,六字句對六字句……例如:

四四四四式: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六四六四式:屈賈誼于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

(2)用詞方面的特點:用典與藻飾

A.用典:骈體文用典目的主要在于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練。文中典故不僅要用得恰當,而且要引導學生欣賞其善于把古代事典與眼前的情景巧妙結合起來的藝術手法。如:“睢園綠竹,氣淩彭澤之樽;邺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B.藻飾:即追求詞藻華麗。顔色、金玉、靈禽、奇獸、香花等類詞是骈體文用得最多的詞語。這一特點在文章的第三段中有明顯體現。

《滕王閣序》與六朝以來流行的宴飲作序的作品有很大不同,以往此類作品往往内容空洞,陳陳相因。本文則融入對現實與人生的新的感受認識,真情實感貫穿于文章中,使骈文的四六句式及骈偶形式有了充實的内容,變得靈動起來。因為有了生命,所以華麗的辭藻和繁多的事典中表現出流麗自然的氣勢,迸發出真實純樸的心聲;而且,文章用典貼切自然,字句絢麗富于表現力。四六句式參差富于變化,音節整齊,和諧可誦,在這裡,王勃已不是戴着骈文的鎖鍊跳舞,而是随心所欲地駕馭種種骈俪文規範,為自己要表現的内容服務。

2.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着意鋪叙美景之後,以騰挪跌宕的筆勢,由逸遊的豪興,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達了作者報國無門卻壯志不墜的執著态度。“望長安于日下”四句,抒寫了遠離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從關山難越,念及英雄失路,連用屈原、賈誼、馮唐、李廣四人的典故,借懷才不遇的人物,表達自己有志難伸的悲憤。至“所賴”一提,振起全篇。“老當益壯”幾句,勉勵人們不要因年華易逝和處境困頓而自暴自棄,為全篇警策。接着又以“大鵬”作比,表明淩雲之志,又用“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明自己信心未泯。同時,又反用“貧泉”“涸轍”、阮籍的典故,說明遇困頓而清操不移,處逆境而壯志彌堅。作者就是如此展示其抑揚升沉的情感發展軌迹,披露了交織于内心的追求與痛苦、奮進與失意的複雜感情。

3.文章抒情部分先後表現出兩種感情基調:一方面因懷才不遇而感傷失落,另一方面保持樂觀心态,對未來寄予希望。這二者是否矛盾?

這并不矛盾。相反,二者具有一緻性。作者的感傷心态源于對良時勝景的無比留戀,對好景不長的惋惜。又由此提升到對人生宇宙的思索上,想到生命的短暫、個體的易逝,如果在這樣有限的生命中,不能趕快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那麼個體的人生将很快湮沒在時光的洪流中,歸于空虛。而作者偏是滿腹才華而重視功名的人,社會與統治者不能給他提供這種施展才能的機會,所以他焦急失望乃至失落,以李廣、賈誼等高才不遇的人暗托胸懷,表達對現實的不滿。但本文的難得之處就在于并不是一味自傷自憐,能及時調整心态,轉向樂觀,表示了一種奮發向上不甘沉淪的決心。這樣,文章的基調就與以往登高必然懷鄉、離遠必然傷别的文章區别開來,表現出積極用世的有為精神。讀者在體會到文章一波三折之美時也在精神上受到啟發,領悟到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情懷和遠大心胸。由此,文章的整體情調也由悲轉為樂,而且因為作者有自己的奮鬥目标和向上精神,所以才會對不能實現而且無法改變的現狀産生失望,但他并不因此就放棄理想抱負,就此消沉下去,而是能将過去破滅的希望轉移到未來。所以說二者并不矛盾,反而達到悲怆與奮進的統一,低沉與昂揚的統一。

關于練習

一熟讀全文,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滕王閣的,并背誦第二至第三段。背誦時,要注意從句式的對偶和長短交錯中體會叙事抒情的起伏變化。

設題意圖:本題目的是讓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格局的同時,體會文章的情感變化,在背誦時初步認識骈文在行文上的特點。

參考答案:

文章從以下幾個方面描寫滕王閣的景色:“層巒聳翠,上出重霄”兩句,從仰視的角度寫滕王閣所在地勢的景色。“飛閣流丹,下臨無地”寫滕王閣本身的壯麗,鮮豔的閣道及閣的高聳。“鶴汀凫渚”以下四句則描寫了閣周圍的近景。“披繡闼”幾句從俯視的角度,寫了在滕王閣上看到的遠景,“雲銷雨霁”以下四句,描寫了滕王閣上眺望的更遠的天地。“漁舟唱晚”以下四句則從聽覺上描寫了在滕王閣聽到的美妙的樂曲。這樣從遠近、上下、聽覺、視覺等角度描寫了滕王閣及周圍的景色。

二骈文十分講究語言形式美,基本上由對偶句構成,四六句式,多用典故,詞彩華美,音韻和諧。本文有淩雲之氣,言随意遣,如泉源之湧。請從文中找出你認為最好的骈句,體味其藝術效果,說說為什麼好。建議仿寫一二聯。

設題意圖:此題意在讓學生感知并欣賞骈文情辭聲律音韻之美,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及其表達方式,可根據自己的體驗、興趣選一對偶句加以品味、評價,以達到強化延伸的目的。

參考答案:

例如:“老當益壯,甯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評析:這是全文中最富有思想意義的警句。曆來有志之士對自己的理想總是能盡量克服一切困難執著地追求,就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中,也不消沉放棄。東漢馬援雲:“大丈夫為志,窮且益堅,老當益壯。”作者在此化用,強調“失路之人”不要因年華易逝和處境困頓而自暴自棄。作者在行文中采用的是對偶句中比較難的正對寫法,對仗工穩,語韻铿锵,句中“老當益壯”“窮且益堅”,現代均作為成語使用。

三《滕王閣序》與《蘭亭集序》都是序文,試比較它們思想内容的異同,談談你的體會。

設題意圖:本題意在讓學生在了解時代背景、思想背景的前提下,深入體會兩篇文章的内容,并在此基礎上把握序文的一些規律和特點。

參考答案:

兩篇文章的相同之處是,都有對個體生命短促的憂慮,并都能從由此而産生的傷感中超脫出來歸于平靜。本文先是被“四美具,二難并”的場景所感染而“逸興遄飛”,又由宴會美景的易散而生發感慨“識盈虛之有數”,“覺宇宙之無窮”,感到人生無常,個體渺小,聯系自身的懷才不遇而産生失落感,所以“興盡悲來”。但在失落後又轉向自勵奮發的感情,決定以“君子見機,達人知命”作為生存哲學,要“窮且益堅”。《蘭》的感情也是一波三折。先寫景、寫事、寫情,以一“樂”字作統領,然後寫宴集之後的感慨,以一“悲”字為核心。由聚想到散,由宴集而想到人生,頓生感慨;随着時光流逝,生命也終有盡期。感慨之餘,産生傷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從古人留下的文章來看,古人亦為人生的變化而興歎,因此斥莊子“一死生”、“齊彭殇”為虛妄,再将目光移至未來,推想後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與前文的“樂”遙相照應,形成一個整體。《滕》《蘭》二文作者雖然都悲歎,但悲歎并不等于悲觀,曆史上悲歎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創造價值的人士,比如曹操在他的詩中寫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亂世英雄。正是因為他們對人生充滿了執著,對歲月的流逝才如此悲歎。

不同之處在于:王羲之的文章是“消極其表,執著其裡”,對人生的堅持蘊藏在字裡行間,批判當前士大夫“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殇為妄作”,表現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著努力,随之又發出“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的慨歎。可見作者在對人生敏銳、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對人生特别的熱愛和執著,這正是對個體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因而更加深刻。其時代背景是魏晉時期天下名士被統治者所害,少有全者。所以,作者思考生死問題,正說明了個體生命意識的覺醒。而作者這種對生命的熱愛并不直接說出來,是因為時代的殘酷,文人多談玄以避禍,受大背景的影響,作者也将強烈的感情用凝練而委婉的形式傳達出來。到了王勃的時代,文士已經不再思考生命意識的對錯,而是思考生命的價值問題,如何讓個體的生命發揮出最大光彩是他們關心的,這是文人生命觀的進步。文章在被壓抑的苦悶中觀照前代名士,發現個體價值不能實現而辜負生命的大有人在,這就更加重了對生命短促的恐慌與傷感。他是由悲人而及己的。同樣是出于對生命的熱愛,對環境的不屈讓王勃發出“老當益壯”“窮且益堅”的宣言,這種強烈的感情直接表達出來的是唐代文人的風格,表現了思想自由開放的時代特點。

教學建議

一、熟讀并适當背誦部分課文,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讀後借助工具書及課文注釋了解文中所引用的典故的意思,大家探讨交流。選取一個段落标出平仄及韻腳,并朗讀以體會音節的頓挫。

二、教師給學生講解對偶句的各種類型及特點,可以和對聯知識聯系起來講解,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結合課後練習二,找出文章流傳後世的名句,引導學生分析并積累名句。

三、序是一種文體,一般寫在書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論說文,如《送東陽馬生序》,還有的寫法上用散文筆調,這一類的多是為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蘭亭集序》,有的近似記叙文,如本文。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課文,試總結不同類型的序體文的異同。

有關資料

一、作者介紹(孫望郁賢皓)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詩人。字子安。绛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學者,号文中子。父親王福畤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職。王勃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為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兩年後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遊巴蜀。鹹亨三年(672)補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親,渡海溺水,驚悸而死。

王勃的文學主張崇尚實用,認為“君子以立言見志。遺雅背訓,孟子不為;勸百諷一,揚雄所恥。苟非可以甄明大義,矯正末流,俗化資以興衰,家國由其輕重,古人未嘗留心也”(《上吏部裴侍郎啟》)。當時文壇盛行以上官儀為代表的詩風,“争構纖微,競為雕刻”,“骨氣都盡,剛健不聞”,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業”(楊炯《王勃集序》)。他創作“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的詩文,對轉變風氣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詩今存八十多首,多為五言律詩和絕句。其中寫離别懷鄉之作較為著名。《杜少府之任蜀川》寫離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相慰勉,意境開闊,一掃惜别傷離的低沉氣息,為唐人送别詩之名作。《别薛華》《重别薛華》等五律都以感情真摯動人。《山中》《羁春》《春遊》《臨江二首》等五言絕句,則通過寫景抒發深沉的懷鄉之情。明代胡應麟認為王勃的五律“興象婉然,氣骨蒼然,實首啟盛[唐]、中[唐]妙境。五言絕亦舒寫悲涼,洗削流調。究其才力,自是唐人開山祖”(《詩薮·内編》四卷)。

王勃的古詩僅有十多首,其中《臨高台》反映都市繁華生活,暗寓對貴族豪門的諷刺。《采蓮曲》《秋夜長》寫婦女在采蓮和搗衣時思念征夫,則是直接繼承了樂府民歌的傳統,而又能開拓意境。這些詩作雖仍帶有六朝的華豔色彩,但風格清新明朗,顯示了唐詩的新面貌。

王勃的賦和序、表、碑、頌等文,今存九十多篇,多為骈體,其中亦不乏佳作。《滕王閣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認為“當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名句如“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為曆來論者所激賞。《舊唐書·文苑傳》引崔融語雲:“王勃文章宏逸,固非常流所及。”《四庫全書總目》亦謂“勃文為四傑之冠”。

(選自《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年版)

二、參考譯文

南昌,是過去豫章郡的治所;洪州,是如今都督府的所在。天星分野,對應翼宿、轸宿;地上的位置連結着衡山和廬山。以三江為衣襟,以五湖為衣帶;控制着楚地,連接着閩越。物有精華,天産珍寶,寶劍的光芒直沖上牛、鬥二星宿的區域;人多英傑,地凝靈秀,陳蕃專為徐孺設下幾榻。雄偉的洪州城,房屋像霧一般羅列,才俊像繁星一樣活躍。樓台城池座落在荊楚與揚州交界之地,主人與賓客,集中了東南地區的英才。都督閻公,享有崇高的聲望,儀仗遠臨;宇文州牧,有美好風範,車駕暫停。正逢十天休假,傑出的友人雲集,高貴的賓客,也都不遠千裡來到這裡聚會。文壇領袖孟學士,文章的氣勢像騰起的蛟龍,飛舞的彩鳳,王将軍的武庫裡,刀光劍影,有紫電、清霜。由于父親在交趾做縣令,我在探親途中經過這個著名的地方。我年幼無知,竟有幸親身參加了這次盛大的宴會。

時當九月,節序為深秋。積澇消盡,寒潭清冽,天空凝結着淡淡的雲煙,煙霭凝聚,暮山绛紫。在大道上整治車馬,在崇山峻嶺間訪尋美景。來到昔日帝子的長洲,見到仙人居住過的宮殿。這裡山巒重疊,青翠的山峰聳入雲霄。淩空的樓閣;丹漆的閣道猶如飛翔在天空,從閣上看不到地面。白鶴、野鴨栖息的小洲,極盡島嶼的纡曲回環之勢;雅浩的宮殿,列出山巒高低起伏之勢。

打開雕花的閣門,俯視彩飾的屋脊,山峰平原盡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驚心。遍布的裡巷宅舍,是鐘鳴鼎食的富貴人家。塞滿渡口的舸艦,盡是雕了青雀黃龍的大船。正值雨過天晴,虹消雲散,陽光煦朗,晚霞漂浮,孤鹜上翔,仿佛一起飛行;秋水清澈,天空開朗,水天一色。傍晚漁舟中傳出的歌聲,響徹彭蠡湖濱,雁群感到寒意而發出的驚叫,回蕩在衡陽的水畔。

遙望長吟,胸襟舒暢,逸情雅興立即興起,排箫的音響引來的徐徐清風,歌聲缭繞吸引住飄動的白雲。像睢園竹林的聚會,這裡善飲的人,酒量超過彭澤縣令陶淵明;像邺水贊詠蓮花,這裡詩人的文采,勝過臨川内史謝靈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這四種美好的事物都已經齊備,賢主人、嘉賓這兩個難得的條件也齊具了。極目遠眺,盡情娛遊。蒼天高遠,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無窮無盡;歡樂逝去,悲哀襲來,明白了盛衰成敗自有定數。西望長安,如在日下般遙遠,東指吳會,像在雲間樣缥缈。地勢盡于南方,南海深廣;天柱聳于北方,北極迢遙。關山重重難以越過,有誰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爾相逢,大家都是漂泊異鄉之客。想念皇帝居處,卻不被他召見,渴望奉召宣室,卻不知在哪年?

唉,各人的時運不同,人生的命運多有不順。馮唐容易衰老,李廣難得封侯。使賈誼遭受委屈,貶于長沙,并不是沒有聖明的君主;使梁鴻逃匿到齊魯海濱,難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時代?隻不過由于君子洞察世事,通達的人知道自己的命運罷了。年紀雖然老了,但志氣應當更加旺盛,怎能在白頭時改變心志?境遇雖然困苦,但節操應當更加堅定,決不能抛棄上幹青雲的氣節。即使喝了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潔;即使身處于幹涸的車轍中,胸懷依然開朗愉快。北海雖然十分遙遠,乘風可達;早晨雖然已經過去,而珍惜黃昏也為時不晚。空懷像心地高潔的孟嘗君一樣的報國熱情,但怎能學為人放縱不羁的阮籍那種窮途的哭泣!

我(地位卑微),不過三尺紳帶的一介書生。雖然和終軍一樣年已弱冠,卻無處去請纓殺敵。我有投筆從戎的志向,羨慕宗悫那種“乘長風破萬裡浪”的英雄氣概。我抛棄了一生的功名,不遠萬裡去朝夕侍奉父親。雖然稱不上是謝玄那樣的出色人才,但是有幸接觸孟子所追求的芳鄰嘉賓。不久我将見到父親,聆聽他的教誨。今天我有幸谒見閻公,如登龍門。遇不到楊得意那樣引薦的人,就隻有撫拍淩雲之賦而空自憐惜;既然有鐘子期這樣的知音之士,彈奏一曲《高山流水》又有什麼羞愧呢?

唉!名勝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會難以再逢,蘭亭雅集已成過往,金谷名園已成廢墟。承蒙恩賜,讓我臨别時作了這一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賦,隻有借重在座諸公之才了。我冒昧地盡微薄的心意,恭敬地陳述短序。在座諸位都按各自分到的韻字賦詩,我已寫成了四韻八句。請在座諸位施展潘嶽、陸機一樣的文才吧!

三、《滕王閣序》鑒賞(顧偉列)

《滕王閣序》是古代骈文中的精品,在嚴格的形式束縛之中,作者猶如“帶着腳鐐跳舞”,既充分發揮骈文特有的表現手段,萃對偶、聲韻、事典、辭藻于一爐,又能運散文之氣于骈偶之中,嚴整中有行雲流水之勢。

層層扣題,文思缜密。本文原題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别序》,全文運思謀篇,無不統于題目之下。第一段曆叙洪州地勢之雄偉、物産之珍異、人才之傑出、賓主之尊貴,扣題中“洪府”二字。第二三段由趨名樓,登高閣,寫到近覽樓閣的壯麗,遠眺山川的勝景,展示出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閣秋景圖,扣題中“秋日”“登滕王閣”六字。第四五段正面寫滕王閣宴會,由參與宴會的逸興,引出人生遇合的感慨,扣題中“餞”字。第六七段自叙遭際,說明有幸參與盛會,自當應命作序,扣題中“别”“序”二字。

統觀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遞進,層層扣題。文因餞别而作,但對于宴會之盛僅略叙數筆帶過,而傾全力寫登閣所見之景,因景而生之情,這就脫去了一般餞别文章頌揚、應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蹊徑。

摹寫景物,筆法多變。王勃善用靈活多變的手法描寫山容水态,表現樓台壯觀,從而把讀者帶入身臨其境的審美境地。

其一,色彩變化之美。“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這兩句不囿于靜止的畫面色彩,而着力表現水光山色的色彩變幻;寒潭之水因積水退盡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巒因暮霭籠罩而呈現紫色。上句設色淡雅,下句設色濃重,在色彩的濃淡對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譽為“寫盡九月之景”。

其二,遠近變化之美。作者筆下,諸般景物紛至沓來,依次展現,既各盡其美,又有層次的遠近變化。“鶴汀凫渚”四句寫滕王閣周圍景物,是近景;“山原曠其盈視”二句寫山巒、平原的廣闊和川流、湖澤的迂回,是中景;“雲銷雨霁”以下則是水天浩渺的遠景。筆墨由近及遠地鋪展開去,把遠近景物編織在一起,組成一幅富有層次感和縱深感的全景圖。

其三,上下渾成之美。“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這四句由兩組鏡頭剪輯而成;上有層台碧瓦攢刺雲霄,下有如飛檐翼丹彩欲流,借視角的俯仰變化,使上下相映成趣,突出了危樓高聳的壯觀。“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寫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彩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彼此相映增輝,構成一幅色彩明麗而又上下渾成的絕妙畫圖。

其四,虛實相映之美。作者登高臨遠,不僅騁目八方,而且思接千載,文中既實寫目擊之景,又發揮想象,構想出目力難及之景。“漁舟唱晚”四句,即憑借聽覺聯想,用虛寫手法傳達遠在“彭蠡之濱”“衡陽之浦”的漁歌和雁聲。如此虛實相間地模山範水,既使讀者對景物有具體的感受,又引導讀者開拓視野,展開聯想,登山臨水,視通萬裡。

述志言情,語約意豐。在着意鋪叙景色之美後,王勃以騰挪跌宕的筆勢,由逸遊的豪興陡引出年少坎坷的感慨,抒寫了報國無門卻壯志不墜的執著态度。

“望長安于日下”四句,明寫南、北,暗藏東(雲間)、西(昆侖),抒寫遠離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從關山難越,念及英雄失路,連用屈原、賈誼、馮唐、李廣四人的典故,借曆代懷才不遇的人物,表達有志難伸的悲慨,同時也流露“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的消極情緒。至“所賴”一提,振起全篇,“老當益壯”幾句,表現不因年華易逝和處境困頓而自暴自棄的精神,片言居要,為全篇警策。底下再用《莊子·逍遙遊》典,以大鵬自比,表明扶搖直上九霄的淩雲之志;用《漢書·馮異傳》“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說法,表示早年雖然失意,但拯時濟世的信心并未泯滅。同時又反用“貪泉”“涸轍”阮籍之典,說明處困頓而清操不移,逆境中壯志彌堅。作者正是自如地驅遣曆史典故,以跌宕之筆述志言情,事典繁多但貼切達意,氣勢充暢而語約意豐,展示了抑揚升沉的情感發展軌迹,披露了交織于内心的失望與希望、痛苦與追求、失意與奮進的複雜感情。

唐初的骈體文還有齊、梁餘風,“纟希句繪章”,以形式上的華美掩蓋内容上的空虛。王勃此文卻用骈體表現了比較豐富的内容,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實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曆史上的滕王閣雖已不複存在,但它的名字依然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這不能不歸功于王勃的這篇遐迩傳誦的名篇。

(選自《古文鑒賞大辭典》,徐中玉主編,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四、滕王閣楹聯

高閣又清幽,如此江山,遠勝阆州帝子;

好風長送客,驚人詞賦,來逢都督閻公。

隔岸眺仙蹤,問樓頭黃鶴,天際白雲,可被大江留住?

繞欄尋勝迹,看樹外煙波,洲邊芳草,都憑傑閣收來。

滕王何在?剩高閣千秋,劇憐畫棟朱欄,都化作空潭雲影;

閻公能傳,仗書生一序,寄語東南賓主,莫輕看過路才人。

有才人一序在上頭,恨不将鹦鹉洲踢翻,黃鶴樓捶碎;

歎滄海橫流無止底,慨然思班定遠投筆,終子雲請纓。

大江東去;

爽氣西來。

白雲自向杯中落;

小艇原從天上來。

地闊天空,山高月小;

龍吟虎嘯,魚躍鸢飛。

落霞與孤鹜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帝子長洲,仙人舊館;

将軍武庫,學士詞宗。

傑閣重新,衆仙同詠;

故鄉依舊,野鶴飛來。

依然極浦遙山,想見閣中帝子;

安得長風巨浪,送來江上才人。

我輩複登臨,目極湖山千裡而外;

奇文共欣賞,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畫棟喜重新,近水樓台齊放眼;

長天舒一覽,飛霞詞句我低頭。

閣中序播千秋,重認長洲鴻印迹;

江上帆收萬裡,恍疑華表鶴歸來。

今古幾重陽,依然地闊天高,萬裡長風送秋雁;

東南一都會,正是虹消雨霁,千家山郭盡朝晖。

傑閣重開,想作賦登高,定有江風送客;

遙峰對峙,愧抗塵走俗,未免山靈笑人。

興廢總關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長天,幸此地湖山無恙;

古今才一瞬,問江上才人,閣中帝子,比當年風景如何?

樓峨重新,對南浦西山,形勝平分吳楚界;

賓朋如昨,想詞宗武庫,襟懷高挹古今秋。

今人不見昔人,懷古信悠哉,大名誰到三王後;

新閣宛如舊閣,續遊吳老矣,長句傳題卅載前。

(選自《中國名勝楹聯大觀》,程裕祯、解波編,中國旅遊出版社1987年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