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
今天複習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其六》,原文如下: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這首詩的大意是:拉弓,應當要拉最堅硬的弓。射箭,應當要射最長的箭。射人,應該先要射馬,捉拿賊寇,應該先要擒住他們的首領。殺人,必須要有一個限度,不能濫殺。各個國家終歸都有自己的邊界,不應無限制地侵略擴張。如果能夠制止敵人的侵犯,就應适可而止。難道打仗就是為了多殺人嗎?殺人不是唯一的目的。
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其六》,是寫天寶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時事,意在諷刺唐玄宗的開邊黩武。 全詩妙語連珠,慷慨陳詞,直抒胸臆,頗富韻緻,饒有理趣。從藝術構思上說,采用了先揚後抑的手法,表達了“擁強兵而反黩武”的深邃題旨。以立意高、正氣宏、富哲理、有氣勢而博得普遍好評。
以前也做過探讨,唐代詩歌重情韻,以抒情為主,以議論成名篇的微乎其微。然而,杜甫這首詩的議論卻成為了千古絕唱。這首先歸功于其自身博大的胸懷,深刻的見解,而且,詩中采用了重複、排比、轉折等高超的藝術手法,從而強化了詩歌氣勢和表現力,為其增色不少,自然而然地成為當之無愧的經典名篇。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二句是千古經典名句。馬的目标較大易射,馬倒則人非死即傷,故先射馬;蛇無頭而不行,王擒則賊自潰散,故先擒王。形象生動,說理清晰,一語中的,很有實用價值,也很有說服力,流傳度極其廣泛,深得後人贊許和認可。
2021秒5月15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