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3 05:49:07

《史記·孔子世家》雲:" 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禮,有禮義禮容之别。禮義在内,而禮容在外。這是最基本的行禮之儀容。

由于傳統文化的斷層,現在雖然“行禮”者衆,然而具備和了解禮容者卻不多。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古人所謂的“坐”,和我們今天的“坐”完全不一樣。古代坐時要兩膝着地,然後将臀部坐于後腳跟之上,腳掌向後向外。古人所謂的“坐”,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的跪,這一點在今天的日韓反倒保存的較好。古人在接待賓客中,每當“坐”着向客人緻謝時,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變成了跪,然後俯身向下,完成緻意。這樣就逐漸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禮。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傳統禮儀中的跪)1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傳統禮儀中的跪)2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傳統禮儀中的跪)3

跪的本義是屈膝、單膝或雙膝着地,臀部擡起,伸直腰股。《說文解字》說:“跪,拜也”。《說文通訓·定聲》也說:“跪,兩膝拄地所以拜也”。可見,跪和拜是一個同義詞。跪拜,單從字面來講就是跪而磕頭。

在中國傳統中,這是作為臣服、崇拜或高度恭敬的表示;拜的本原是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種禮節,凡兩手下地曰拜。即兩手合于胸前,頭低到手。不跪不叫拜,這是屈膝下跪後時配合跪進行的一個手的動作;而叩的本義則是擊打,如《列子·湯問》中的“叩石墾壤。”就是說用鎬刨石頭。叩頭就是跪在地上,上身從上向前向下的移動。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傳統禮儀中的跪)4

古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則為長跪。首至手則為拜手。手至地則為拜。首至地則為稽首。此禮之等也。

君父之尊必用稽首。拜而後稽首,此禮之漸也;必以稽首終,此禮之成也。故《大明會典》曰:“後一拜,叩頭成禮。”此古之遺意也。

【坐】 古人席地而坐,姿勢是:兩膝着地,兩腳背朝下。臀部落在腳踵上。坐姿象跪,但有不同,主要是跪時身體要聳直,臀部不得落在腳踵(即腳後跟)上。故,賈子曰:“坐以經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視平衡曰經坐,微俯視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視不出尋常之内曰肅坐,廢首低肘曰卑坐。”

【踞】 古代一種較為省力的坐法,即蹲踞。姿勢是腳闆着地,兩膝聳起,臀部向下而不貼地,和蹲一樣,所以《說文》說:“居,蹲也。”《論語.鄉黨》:“寝不屍,居不客。”意思是睡覺不象死屍一樣直躺着,平日坐的姿勢,也不用象接見客人或者自己做客人一樣,把兩膝跪在席上。這是一種比較随意、放松的姿勢。

【箕踞】 這是古人認為最不恭敬的一種坐法。姿勢是:臀部貼地,兩腿**,平放而直伸,象箕一樣。《禮記.曲禮上》:“立毋跛,坐毋箕。”箕,即指箕踞。在他人面前箕踞是對對方的極不尊重。《史記·客列傳》:“(荊)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箕踞有時被視為不拘小節、或沒教養的表現。

【跽、長跪】 跪時挺身直腰。這時身體似乎加長。故又叫“長跪”。跽是将要站立的準備姿勢,往往表示跽者将有所作為。《史記·項羽本紀》說:“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按劍而跽是一種準備自衛的動作。又《範睢列傳》:“秦王跽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這個跽表示準備虛心聽取對方意見;長跪,《日知錄》卷二十作《坐》:“古人之坐,皆以兩膝着席,有所敬,引身而起,則為長跪矣。”跽和長跪有着相似和不同之處,需要區别。

【再拜】 拜兩次。表示禮節隆重。《論語·鄉黨》:“問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再拜之禮,用于平輩之間。如果臣對君,再拜之外,還要行稽首禮,所以古書中常見“再拜稽首”連文。如齊晉鞌之戰,晉大夫韓厥即将俘虜齊君,行的就是“再拜稽首”之禮(《左傳·成公二年》)。《禮記·玉藻》:“凡獻于君,皆再拜稽首送之。”

凡拜,須先直立,舉手加額如揖禮,鞠躬九十度,然後再直身,同時手随着再次齊眉。繼而雙膝同時着地,緩緩下拜,手掌着地,額頭貼手掌上(此謂拜),然後直起上身,同時手随着齊眉(此謂興)——然後根據禮節,平身或再拜。平身時,兩手齊眉,起身,直立後手放下。一般用于敬重的場合。

【百拜】 多拜的意思。《禮記·樂記》:“一獻之禮,賓主百拜。”注:“百拜以喻多。”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八“百拜”:“古人之拜,如今之鞠躬,故通計一席之間,賓主交拜,近至于百。若平禮止是一拜再拜,即人臣于君,亦止再拜。禮至末世而繁,自唐以下,即有四拜。今人書狀動稱百拜何也?”

那麼,古人的“跪拜”到底是什麼樣子呢?其實看現在的日韓就能感知一二了。還有一個“趨步”的問題,按照傳統,祭孔時候必須要“趨步”走,這個“趨步”,極其接近于日本女性身着和服、低頭快走、乃至于碎步小跑的樣子。《說文》走、趨互訓,段玉裁注:“《釋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此析言之。”又,《禮記·玉藻》:“凡君召以三節,二節以走,一節以趨。”

在先秦時候,人與人相見所行的禮節主要有拜禮和揖禮。《周禮·春官·大祝》說拜禮有九種,分别是“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這九種拜禮中,以稽首、頓首、空首和肅拜最為重要。

【稽首】是最隆重的拜禮,凡臣拜君都是再拜稽首,古人以稽首為敬之至。“稽首,拜頭至地。”其儀是先屈膝跪拜,而左手按右手,拱手至地,再慢慢伸頭至于地,頭至地須停留稍許。手在膝前,頭在手前。《禮記·玉藻》篇說“君賜,稽首,據掌,緻諸地”。鄭注:“緻首于地,據掌,以左手覆按右手也。”賈疏對稽首的解釋是:“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頭至地多時,則為稽首也。”宋代經學家陳祥道在其《禮書》中說:“稽首者,諸侯于天子、大夫士于其君之禮也。然君于臣亦有稽首,《書》稱太甲稽首于伊尹,成王稽首于周公是也。大夫于非其君亦有稽首,《儀禮》:‘公勞賓,賓再拜稽首;勞介,介再拜稽首’是也。蓋君子行禮于其所敬者,無所不用其至。則君稽首于其臣者,尊德也;大夫士稽首于非其君者,尊主人也。”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傳統禮儀中的跪)5

需要說明的是,禮,是相互的,稽首雖然是表達最為尊敬的禮節,古人并非僅僅是臣拜君,君主對待臣下,一樣也用稽首禮。(随着演變,後世出家人舉手所行的常禮,也稱稽首。)

【頓首】其儀大緻與稽首略同。區别在于稽首頭至地時略有停留,動作舒緩不顯著。而頓首則是頭快速頓地且觸其額而即起,動作明顯。《周禮·春官·大祝》注:“頓首拜頭叩地也。”疏:“頓首者,為空首之時,引頭至地,首頓地即舉,故名頓首。”頓首是平輩之間的拜禮。所以《周禮正義》上說:“二種拜俱頭至地,但稽首至地多時,頓首至地則舉,故以叩地言之,謂若以首叩物然。”陳氏《禮書》說“春秋之時,晉穆赢抱太子頓首于趙宣子,魯季平子頓首于叔孫,則頓首非施于尊者之禮也。”李陵《答蘇武書》末尾稱“李陵頓首”,丘遲《與陳伯之書》末尾稱“丘遲頓首”,以及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的朋友之間的書信往來,署曰“某某頓首或某某頓首拜”,皆是其例。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傳統禮儀中的跪)6

【空首】又稱拜手,簡稱拜。跪而拱手,頭俯至于手,與心平,頭不至地。觸手即起。這是古代男子的常用禮,也是君對臣的回禮。所謂“空”,就是頭并沒有真正叩到地面上,而是懸在空中。《周禮·春官·大祝》疏:“空首,拜頭至手所,謂拜手是也。即《尚書》拜手稽首。”古人常說的“拜”就是“拜手”的省稱。《論語·鄉黨》:“康子饋藥,拜而受之。”古人在行稽首、頓首禮時,一般要先行拜手禮;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傳統禮儀中的跪)7

——網上的圖片,難盡人意。找了許久,沒有完美動作的,隻能這樣用着,配合文字說明了。

【振動】即振恸,稽颡而後踴之。兩手相擊,振動其身而拜。不僅要跪拜、頓首,拜後還要“踴”。也就是說,頓首拜畢起而踴之,與哀樂節奏相應,表達極度的哀恸之情。鄭注:“杜子春雲:‘振讀為振铎之振,動讀為哀恸之恸。’玄謂振動,戰栗變動之拜。”淩廷堪《禮經釋例·周官九拜解》:“四曰振動,此即《喪禮》拜而後踴也。振動之拜,諸儒言人人殊,惟杜子春得之。蓋因兇事之有振動,猶吉事之有稽首,皆拜之最重者。”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傳統禮儀中的跪)8

【兇拜】是兇喪之拜。“兇拜,稽颡而後拜,謂三年服。”先稽颡而後拜手,頭觸地時表情嚴肅,表示兇喪事重。這是喪禮中最重的拜禮,用于三年斬衰之喪。兇拜行禮時,先頓首,後空首。所以《禮記·雜記》雲:“三年之喪,即以喪拜。非三年喪,以其吉拜。”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傳統禮儀中的跪)9

吉拜,先拜手而後稽颡,是謂吉拜。亦屬喪禮之拜,但較兇拜為輕。《禮記·檀弓上》:“孔子曰:拜而後稽颡,頹乎其順也;稽頭而後拜,碩乎其至也。三年之喪,我從其至者。”鄭注:“(拜而後稽颡,)此殷之喪拜也,頹,順也。先拜賓,順于事也。(稽颢而後拜)此周之喪拜也。颀,至也。先觸地無容,哀之至。重者尚哀戚,自期如殷可。”依鄭注之說,吉拜,指喪拜中之輕者,即稽颡,可用于齊衰期以下,不能用于三年斬衰。故《禮記·雜記下》又雲:“三年之喪,以其喪拜;非三年之喪,以吉拜”。

【奇拜】《周禮正義》:“雲‘奇拜,謂一拜也’,一拜者,謂君拜臣下。按《燕禮》、《大射》有一拜之時,君答一拜,後鄭從之。”奇為單數,即一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稱“雅拜”。古人以再拜為重,所以說“一拜,(君)答臣下拜。再拜,拜神與屍”;

【褒拜】褒羨之拜,也稱“報拜”。 “褒讀為報,報拜謂再拜是也。”這是行拜禮後為回報他人行禮的再拜或三拜,其再拜以上拜數不一。傳統上以再拜為重。古人行禮多用一拜,再拜表示加敬,三拜則表示遍及。

【肅拜】又稱手拜,是拜禮中最輕的一種。跪,俯首兩手下垂,頭及兩手均不至地。《周禮·春官·大祝》注:“肅拜,但俯下手(俯身拱手下地),今時撎(揖)是也。”疏:“肅拜者,拜中最輕,唯軍中有此肅拜。婦人亦以肅拜為正。”軍中用肅拜禮,是因為将士披甲,不便于拜,所以《禮記·曲禮上》說:“介者不拜,故曰為事故,敢肅使者”。《左傳·成公十六年》中記載的晉楚交兵,晉将卻至對楚君的使者“三肅使者而退”。這個“肅”,就是指的肅拜。其儀是屈膝跪地,頭微俯,手拱舉而下,頭雖低但不至手,手雖下但不至地。其使用者一是身披甲胄的将士,不便拜倒;二是婦人。肅,就是手到地的意思。後世在書信來往中,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往往署“謹肅拜”。婦人行禮也稱“端肅拜”,亦即源于此。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傳統禮儀中的跪)10

——以上,是為《周禮》之“九拜”。孫诒讓《周禮正義·卷四十九》雲:“此九拜,稽首、空首、頓首、振動四者為拜儀之正。肅拜則專為婦人之拜。吉拜、兇拜,則因事而别其手之所尚。奇拜、褒拜,則随禮之隆殺,為拜之數。皆依上五拜而為之别,異其儀節也。”(賈公彥則認為稽首、空首、頓首三者為正拜。茲存此說。)

古人不跪不叫拜,凡拜必有揖。與“拜”密切相關的就是“揖”。 揖禮拱手時手舉至齊,雙臂伸直。凡拱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此謂尚左;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此謂尚右。中國文化尚左,左為陽,右為陰。左為陽,陽則主生,所以吉拜之禮尚左,凡稽首、頓首、空首、肅拜、振動皆尚左;右為陰,陰主殺,所以女子之拜及兇拜之禮尚右,凡女子之拜及居喪期間的禮節皆尚右。

這句話,請諸位注意下!

揖禮也屬于相見禮。揖也是抱手為禮,但它比拜禮輕,常用于賓主相見之時。據《周禮》之說,根據雙方的地位和關系,揖有土揖、時揖、天揖之分;在具體使用上則又有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别。

【土揖】《周禮·秋官·司儀》:“诏王儀,南鄉見諸侯,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 鄭注:“土揖,推手小下之。”即拱手向外伸出。古賓禮中的會同之禮,天子對庶姓諸侯(無親緣關系的異姓諸侯)即行此禮。按:拱手向外伸出,較低者為土揖,土,地之意;如向上,則為天揖;平推,則為時揖。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傳統禮儀中的跪)11

【時揖】“時揖異姓。”鄭注:“時揖,平推手也。”即拱手向前平推。古賓禮中的會同之禮,天子對異姓諸侯(有親緣關系者)即行此禮。亦曰拱手、推手。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傳統禮儀中的跪)12

【天揖】“天揖同姓。”鄭注:“天揖,推手小舉之。”即拱手向前,略上舉。會同之時,古天子對同姓諸侯即行此禮。天揖在後世屬于标準揖禮。按:今天人們所見的孔子圖畫形象,就是作天揖之勢。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傳統禮儀中的跪)13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長揖”】:拱手高舉至額,自上而下行禮,就是長揖。唐代顔師古注曰:“長揖者,手自上而極下。”凡祭祀、和對尊貴者用之。但是這個長揖并非周禮,屬于後世所衍生之禮。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傳統禮儀中的跪)14

——網上找的這個圖片,他們就做錯了。這是明顯的長揖禮,當成天揖了。

以上,是三種揖禮的具體使用對象和方法。在使用範圍上:【特揖】《周禮·夏官·司士》:“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鄭注:“特揖,一一揖之。”孫诒讓《周禮正義》亦雲:“謂每人一揖之,凡揖者推手。”

【旅揖】“大夫以其等旅揖。”鄭注:旅,衆也。大夫爵同者衆揖之。旅揖即“旅拜”:主人向衆賓三拜,衆賓答一拜。《儀禮·鄉飲酒禮》:“主人西南面,三拜衆賓,衆賓皆答一拜。”鄭注:“三拜、一拜,示徧,不備禮也。”

【旁三揖】“士旁三揖。”鄭玄引鄭司農之說:“卿、大夫、士,皆君之所揖。”言王揖來朝之臣,向卿,每人一揖;向大夫及其同爵者一揖;向士,亦一揖,總計三揖。以此三者均為王之所揖禮,故後世亦常以“三揖”指代卿、大夫、士三者。

由此可知,周人對沒有親緣關系者,使用“土揖”禮,推手時拱手前伸而稍稍向下。土揖屬于下揖禮;對于有親緣關系的異姓同輩間日常用“時揖”禮,拱手向前平平伸手。時揖屬于中揖禮;對同姓或尊長則用“天揖”禮,推手時拱手前伸而稍上舉。天揖屬于上揖禮。而在揖禮的使用上,“特揖”是一個一個地作揖;“旅揖”是以爵位等同者衆揖之;“旁三揖”是對衆人一次性揖禮。

後世,人們在祭祀、或對于地位尊貴者,則用“長揖”禮,兩手合抱高舉至額,自上向下移而行禮。

需要說明的是,古文獻之中與“揖”相類似的還有一個“厭”字。《儀禮·鄉飲酒義》:“主人揖,先入;賓厭介,入門左;介厭衆賓。”這個“厭”字也作“撎”。鄭玄注:“賓之屬相厭,變于主人也。推手曰揖,引手曰厭。今文皆作揖。”《說文•手部》:“揖,攘也。一曰:手着當胸曰揖。”則《說文》之一曰:“揖、厭同,與《儀禮》今文同。”揖,是拱手後推手向外;厭,則是拱手後引手向内,斂于胸。厭,漢代之後鮮見,今通稱為揖。古人揖、厭,必輔以“磬折”,即鞠躬。《禮記•玉藻》雲:“進而揖之,退則揚之。”鄭玄注:“揖之謂小俯也。揚之謂小仰也。”

——以上,屬于周揖禮。《禮記·禮運》言:“禮也者,義之實也。協諸義而協,則禮雖先王未之有,可以義起也。”宋代朱子也說:“禮時為大,使聖賢有作,必不一切從古之禮。”先秦時期的一切禮儀到了後世也随着時代的演進而發生了變化。宋人王虛中的《訓蒙法》和明人屠義英的《童子禮》對後世揖拜之禮的動作要領叙說很是清晰。

宋王虛中《訓蒙法》:“凡揖人時。則稍闊其足。其立則穩。揖時須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頭。威儀方羙。觀揖時亦須直其膝。不得曲了。當低其頭。使手至膝畔。又不入膝内。則手随時起。而乂于胸前。揖時須全出手。不得隻出一指。謂之鮮禮。揖尊位則手過膝下。亦以手随身起。乂手于胸前也。”

明屠義英《童子禮》:“肅揖,凡揖時,稍闊其足,則立穩。須直其膝,曲其身,低其首,眼看自己鞋頭,兩手圓拱而下。凡與尊者揖,舉手至眼而下;與長者揖,舉手至口而下。皆令過膝。與平交者揖,舉手當心,下不必過膝,然皆手随身起,乂于當胸。”

自魏晉至隋唐,還有一種叉手禮(也叫交手禮)的出現對後世影響頗大:“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手不可太着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

唐人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中“入郡腰恒折,逢人手盡叉”說的就是這個叉手之禮。叉手禮,也有出現于晚唐之說,此處不論。但毋庸置疑的是,叉手禮在唐以後的五代遼宋金元時期,都曾流行;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傳統禮儀中的跪)15

(河南安陽唐趙逸公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至宋遼,又有請安禮和萬福禮的出現

根據文獻的記載,宋代的萬福禮,第1步:舉手齊胸,但在左胸側;第2步:右腳後支;第3步:莊重緩慢的屈膝并低頭。而後來的萬福,就像現在常看到的一樣:第1步:雙手輕輕搭于左胯處;第2步:右腳後支;第3步:微微屈膝并低頭,口道“某某萬福”。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傳統禮儀中的跪)16

其實現在我們看到的所謂萬福禮,已經融入了很多的清代元素

這裡我們看一下明代的士庶相見之禮:“洪武五年令,凡鄉黨序齒,民間士農工商人等平居相見及歲時宴會谒拜之禮,幼者先施。坐次之列,長者居上。十二年令,内外官緻仕居鄉,惟于宗族及外祖妻家序尊卑,如家人禮。若筵宴,則設别席,不許坐于無官者之下。與同緻仕官會,則序爵;爵同,序齒。其與異姓無官者相見,不須答禮。庶民則以官禮谒見。淩侮者論如律。二十六年定,凡民間子孫弟侄甥婿見尊長,生徒見其師,奴婢見家長,久别行四拜禮,近别行揖禮。其餘親戚長幼悉依等第,久别行兩拜禮,近别行揖禮。平交同。(明史)”

逮至清,則又出現三跪九叩之禮。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由古軍禮演變出來的抱拳揖禮,今天**武之人依然常見。

行禮作揖傳承禮儀文化(傳統禮儀中的跪)17

無論魏晉隋唐時的叉手禮、宋遼的請安禮萬福禮,還是清代的三跪九叩、以及武者的抱拳揖禮,嚴格來看,其叩、揖、拜都沒有脫離周禮的原始成分,都屬于古禮的延續和繼承。

後世的拜法已距先秦之拜有了明顯變化,其動作要領,明代屠義英在其《童子禮》中說的很是精辟:“凡下拜之法,一揖少退。再一揖,即俯伏,以兩手齊按地。先跪左足,次屈右足,頓首至地即起。先起右足,以雙手齊按膝上,次起左足,仍一揖而後拜。其儀度以詳緩為敬,不可急迫”。

大家都常聽到、見到的祭祀中“拜、興”問題。跪而拱手,頭俯至于手,與胸平,這是周代九拜之中的“空首”,也叫“拜手”,簡稱“拜”。周代九拜之中,至今最常見的就是這個。“興”,則是起立(或起身)。一個完整的拜禮,應該是先直立,舉手加額如揖禮,彎腰近九十度,然後直身。此謂“磬折”,即今天所說的長揖 鞠躬;然後手随之再次拱起,雙膝着地,緩緩下拜,手掌着地,額頭貼手掌之上,此即前文所說的“拜”;繼而,直起上身,然後雙手再次拱起,此謂“興”。然後行禮如儀,平身或再拜。平身時,兩手齊眉,起身,直立後雙手放下。這個,一般用于比較敬重的場合。如:祭祀先師。

對後世影響小的拜揖禮節,茲不贅述。

——好了,今天就和諸位分享這些内容。不足之處,敬請指正。謝謝各位!

其實,這些東西,單憑文字是很難說的清楚、描述明白的。

阙裡書院 李冠雲

2015.3.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