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催榜渡烏江,神骓泣向風。
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唐 李賀《馬詩二十三首 其十》
英雄末路,烏骓失主。從此,失去了伯樂的千裡馬将何處依托?其實,這樣的迷茫和悲涼,又何嘗不是李賀自身境遇的真實寫照呢。
可是,際遇坎坷的李賀,終其短暫的一生,又何曾遇到過重用他的明主?雖有滿腹才華,卻郁郁不得志,空有千裡馬之才,卻沒有賞識的伯樂。
在唐朝的詩壇上,李賀是與李白、杜甫、王維齊名的著名詩人,相比于杜甫的不得意,李賀是有過之無不及,杜甫雖屢試不第,但起碼還有進入考場的機會,而李賀卻直接被攔在了門外。
元和六年(811年),失去進士考試資格的李賀以父蔭得官,做了一個從九品的奉禮郎,可是,這并不是他所期望的,于是,三年後以病辭歸鄉裡。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卻池園數寸泥。”,回到故鄉昌谷後,他住在北園的故居,寫下了一組借托物言志的詠竹詩,表達其雄心未泯的壯志豪情,和對理想的堅持和渴望,以下分享的是組詩中的第一首。
箨落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卻池園數寸泥。——唐 李賀《昌谷北園新筍四首 其一》
簡譯:
筍殼脫落後,那像是用碧玉削成似的新竹很快地長成,你看那些健壯的大筍,都是不凡之材。
假如容許盡情地生長,它們一夜之間将會拔節挺長千尺,從此遠離塵泥青雲直上,沖天而立。
賞析:
李賀故鄉昌谷,有南北二園,其居北園,此詩即寫北園新筍,前兩句贊美竹筍的外在美,後兩句刻畫竹筍的内在美,詩人托物言志,抒發自己不甘被埋沒,渴望青雲直上的壯志豪情。
“箨落長竿削玉開”,首句寫新筍初生,新筍從泥土裡鑽出來,欣欣然張開了眼,然後把堅硬的筍殼一片一片地剝落下來,而後就開始拔節向上生長了。
新生的竹節晶瑩碧透,看上去就像是能工巧匠用刻刀雕琢出來的碧玉一般,它們掙脫筍殼的束縛,挺拔茁壯,昂揚向上,充滿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君看母筍是龍材”,次句承上,新筍之所以長勢如此之好,皆是因為它的母體健壯奇偉,是不凡之材,底蘊豐厚,輸出的自然就不同凡響。
“箨”音tuo,竹筍外面一層一層的殼,“長竿”即新竹,“削玉開”形容新竹像碧玉削成似的,“母筍”即大筍,“龍材”喻不凡之材。
“少年心事當拏(na)雲,誰念幽寒坐嗚呃”,李賀自幼聰慧,天賦極高,少有大志,他出生在一個破落的貴族之家,遠祖為唐高宗李淵之叔李亮,因此其自稱為“唐諸王孫”。
所以,此詩中的這兩句既是贊美新筍的外在美,也暗喻自己出身不凡,志向高遠,不甘于将自己的才華埋沒在蒿草叢中,渴望如新生的竹筍一般,蓬勃生長,青雲直上。
“更容一夜抽千尺”,詩的第三句寫新筍的内在力量,如果給他足夠的空間,賦予它自由生長的條件,那麼,一夜之間,它就可以直沖雲霄,傲然天地間。
但是,“更容”二字,卻道出了詩人的心酸和痛楚,因為不容許,有阻礙,所以,新筍就沒有青雲直上的機會,就如自己的仕進之路被人算計一樣。
元和五年(公元810年),21歲的李賀進京參加進士考試,嫉妒他才學的人散布謠言,謂其父名“晉肅”中的“晉”與“進”犯“嫌名”,從而讓李賀失去了應試資格。
人生剛剛開始,本以為有大好的前程,卻不料遭此一劫,讓其失去了“别卻池園數寸泥。”的機會,從此仕進無門,自己空有淩雲之志,空懷滿腹才華,卻得不到施展的機會,怎不令他憤懑!
晶瑩碧透,蓬勃向上,新筍既有清新的外在形象,又有美好的内在品質,就如正當年少的詩人一般。
雖然命運多舛,際遇坎坷,但是,自己卻從不肯放棄心中的青雲之志,他渴望着,等待着,自己的志向實現的那一天。
寫在後面:
李賀,字長吉,因其家居昌谷,所以後人又稱其為李昌谷,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鬼”之稱,有《昌谷集》傳世。
雖然有着李唐宗室的血統,但是,待到其出生時早已家道中落,父親早逝,母親拉扯姐弟三人艱難度日,生活極其困苦。
但是,困窘的家境,并沒有泯滅李賀的才華,自幼聰穎的他刻苦努力,七歲就能作詩,後來還因為《高軒過》一詩,得韓愈和皇甫湜的賞識,從此聲名遠播。
“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和其他莘莘學子一樣,李賀迫切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他的願望和渴求,在《高軒過》一詩中,體現得尤為具體。
“風吹千畝迎雨嘯,鳥重一枝入酒樽。”,盡管風雨之後,李賀也沒有迎來屬于他的彩虹,但是,隻要擁有翠竹的堅韌,以及竹林的靜谧安閑,于李賀來講,就足夠了……
注:本文系劉玲子candy原創,謝絕搬運和抄襲,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不妥聯系立即删除,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