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小婷
前一陣,一位脫口秀演員調侃了互聯網行業的名詞文化:“現在給嘉賓寫稿,那不叫寫稿,叫賦能;段子講出來不好笑,那不叫不好笑,叫延遲滿足;門衛大爺掉頭發,那叫掉頭發嗎?那叫去中心化。”
普通的生活場景,卻能用“高深”的互聯網行業術語給解釋一番,的确讓人有些啼笑皆非。然而,這似乎也正是互聯網行業的一個普遍現象。
互聯網行業術語的“所指”,無非是人們都能理解的具體事物或抽象概念,比如“行業”“産業鍊”;但是互聯網行業從業者長期交流使用的語言卻發展出一套特别的“能指”,要說成“賽道”“閉環”……
網絡上甚至流行一份《互聯網行業黑話指南》,網友稱“聽完渾身難受”,比如:深度串聯,勢能積累,高頻觸達,關鍵路徑,定性定量,歸因分析,快速響應,價值轉化,耦合性,引爆點,顆粒感,補位,鍊路,拆解,阈值,叠代......不少外行人看過後覺得明明每個字都認識,可連在一起就不知道什麼意思了,甚至想請一個中文翻譯。
事實上,他們常挂在嘴邊的“賦能”,最早是個學術概念,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學者提出用來解釋種族問題,後經諸多社會科學領域對這一理論的應用和擴展,沒想到近40年後會在中國的互聯網行業遍地開花。
人們大多不會摸索這些術語的出處,而是迅速地運用起來。事實上,每個人在理解了這些聽起來“高大上”的術語之後,就會發現“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其所探讨的商業理念和商業本質不見得有多大的變化,但幾個詞語的壁壘卻能将互聯網從業者和非從業者區分開來,形成一種交流的障礙,造成一種認知的斷裂。
可有多少新理念是真的需要用這些術語去表達呢?不見得。就仿佛是“天王蓋地虎”的一個暗語,無非讓接話的人明白大家都是同一類人。
多年前,當外企、世界500強還是讓諸多求職者心動的就業單位時,“中英夾雜”更成為一種無可避免的交流方式,似乎不在中文裡夾雜幾個英文詞彙,就無法與自己外企白領的職業身份相适應。
而近年來形成的這一系列互聯網人時常挂在嘴邊的詞彙,也造就了互聯網人的獨特氣質,無形之中貼上了“互聯網人”的标簽。這一文化趨勢的背後,反映的正是互聯網技術在人們生産、生活各場景的全面滲透,以及互聯網産業、企業的迅速崛起,成為一名“互聯網人”,已經成為不少人“真香”的職業選擇。
圖源:中國青年報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5868名大學生發起的“大學生求職力”問卷調查就顯示,互聯網大廠已成為這屆00後的熱門選擇。
因而在互聯網行業的交流中,用語言去重新發明已經存在的東西,形成新的“話語體系”,是各種社會經濟和文化力量相互角力的結果,體現了互聯網從業者在特定語境中互動的“社會性”特點。
正如在語言學界的一個共識:話語是有等級的。顯然互聯網行業術語超出了日常職場交流的範疇,它不會輕易消逝,反而被使用者不斷強化,其背後所代表的行業門檻和對從業者的支配性也在不斷增強。
互聯網行業是日日更新、充滿創造力的行業,人與人的溝通與其高深莫測,不如暢快直白。畢竟語言是思維的外化,言談舉止有那個味了,也需要能真正傳達技術和理念的本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