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家對校外培訓機構集中整治通知

國家對校外培訓機構集中整治通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6 05:11:34

随着中小學校外培訓綜合整治不斷深化,一些培訓機構轉移陣地,把戰場開到了線上。因此,對于校外在線培訓的治理被提上議事日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日前表示,教育部已經會同有關部門開始研制在線教育培訓機構綜合治理文件,不久就會發布。在文件出台之前,教育部将比照線下治理的政策措施,對線上培訓進行規範。

國家對校外培訓機構集中整治通知(多數機構無辦學資格)1

發展:一年增加4600萬用戶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2.01億,較2017年底增加4605萬,年增長率為29.7%;手機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1.94億,較2017年底增長7526萬,增長率為63.3%。

當前,直播技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在線教育行業快速增長。随着語音識别、雲存儲等技術的進步,直播課堂已能夠營造良好的教學場景,趨近于線下學習模式,教學效果得到市場認可,受到各大教育平台及用戶青睐。在線教育直播以一對一、一對多、雙師課堂等方式滿足用戶多樣化的學習需求,讓教師和學生突破時空限制實時互動,進一步擴大教學覆蓋範圍。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助理研究員楊程認為,“互聯網 教育”已經成為當下教育發展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可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教育培訓機構瘋狂增長,培訓質量良莠不齊,對當前的教育生态造成較大影響。楊程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準入門檻相對較低,在成本、師資、場地等方面較傳統的培訓均有優勢;二是政策體系不健全,表現為之前教育領域相關政策法規對在線教育規範較少;三是利潤空間較大,一旦占領某個領域的市場,發展成為獨角獸的機會較大,吸引了大量資本的進入。

資質:多數機構無辦學資格

有數據顯示,當下全國範圍内的互聯網教育企業幾乎都在“裸奔”,99%的互聯網教育機構都沒有相關辦學資質。51talk首席運營官張禮明認為,所謂“沒有資質”,指的是很多互聯網教育企業隻擁有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而缺少教育部門頒發的辦學許可證。因為沒有教育部門的前置審批,因此這些營業執照所允許的經營範圍大多以“計算機咨詢”“文化傳播”等做外衣包裝,打了教育培訓的擦邊球。記者查詢發現,确如張禮明所言,多數在線培訓網站均屬“科技有限公司”。

不過,張禮明也表示,這也是很多在線教育企業面臨的尴尬之處,并不完全是教育機構不想拿證,而是目前關于在線教育的審批流程尚不明确,互聯網教育企業申請辦學資質尚無法可依。

“在線教育與線下教育有着完全不同的教學場景,具有一定的複雜性。比如,很多在線教育公司不同部門分布在不同地區,這種情況下,資質該由哪個地方頒發就需要更加明确的界定;再比如,對線下教育機構來說,要想拿下辦學許可證,要過的難關包括面積、消防等,這些要求對于确保線下培訓的安全必不可少。然而,對于線上培訓機構來說,線下的治理政策并不完全适用。”北京四中網校校長黃向偉認為,在資質認定時,可能還需考慮到不同在線教育機構的不同服務模式和産品類型。比如,有的專門提供課程、視頻資源;有的提供在線實時輔導等。“我們希望相關政策制定時能夠給在線教育一定的包容度,與線下培訓機構的要求有所區分。”

國家對校外培訓機構集中整治通知(多數機構無辦學資格)2

内容:超前超綱教學仍存在

超綱教學、超前教學是去年綜合整治校外培訓機構的重要内容。可是,記者發現,不少線上培訓機構依然存在不少超綱教學的内容。

一家機構推出了“幼兒園大班數學能力與專注力系統班—春季班”,其課程涵蓋平均分與除法、概率、加減運算、應用題等多個專題。客服人員介紹,這些内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适應小學學習。記者将課程内容發給本市某公辦學校數學老師。這位老師告訴記者,列表中很多知識是小學一年級的數學内容,部分内容甚至還涉及到了二年級的數學學習。她認為,這些知識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學起來還是有些吃力,“幼兒教學主要是形象教學,比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還要直觀”。

根據去年7月教育部印發底《關于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對于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内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内容。

師資:教師資格公示不規範

雖然目前還沒有關于線上教育的規範意見,但是教育部在去年11月下發的《關于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幹工作機制的通知》裡,将線上教育納入了監管範圍。其中明确提到的一點,線上培訓機構所辦學科類培訓班的名稱、培訓内容、招生對象、進度安排、上課時間等必須在機構住所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必須将教師的姓名、照片、教師班次及教師資格證号在其網站顯著位置予以公示。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這一點對很多在線教育機構來說還需進一步完善。

在記者調查的多個一對一平台中,約有一半的平台中并未按要求對教師的教師資格證号進行公示。更有甚者,連教師姓名、照片也變成了“社交風格”:比如在記者咨詢的某一對一平台中,雖然在認證信息中顯示了已經進行“實名認證”和“資質認證”,但老師的姓名僅以“快樂的天使老師”“蒲公英老師”“三人行老師”等代号來顯示,有的老師的頭像甚至隻是非真人的網絡截圖。此外,在某教育輔導APP的師資介紹中,還有教師将自己特色描述為“對xx名校小升初相關教育培訓選拔輸送非常了解”或者為“在職任教”狀态。

國家對校外培訓機構集中整治通知(多數機構無辦學資格)3

建議:教育教學評價待改革

三好網創始人何強認為,在線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些不合規範的現象與其發展階段有關。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從業人員素質和水平的完善需要一定的成熟時間。在他看來,作為在線教育的從業者,要心懷敬畏之心,回歸“教育”本質;突破追求“電商規模化發展”的思路,而是要在規模化發展與保障服務能力之間達到最大化的平衡。

張禮明曾提交《關于建立針對互聯網經營性民辦培訓機構行政法規的提案》。他認為,對在線教育的發展應該“疏”而不是“堵”,讓其更好地發揮公辦教育、學生個性化成長的補充作用;出台的政策法規應該“接地氣”,充分考慮到在線培訓機構的不同類型以及細節認證的各個方面。作為在線教育的企業,應該發揮聯盟、協會的作用,增強自律。

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晖看來,在線教育培訓隻是教育評價、管理問題沒有解決所引發出的一個結果。教育資源不平衡,學生評價權力太集中、标準太單一的問題沒有解決,無論是對線下培訓機構還是線上培訓機構的治理,都隻能是“治标不治本”。“現在在線教育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問題,并不是因為沒有審查。審查了以後是不是就沒有問題呢?由誰來審查呢?審查的這個人是不是對在線教育真正的内行呢?或者說是審查的這個人是不是對教育很内行?這些都是很難做判定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不能夠寄希望通過審查讓在線教育變得更好。 ”他認為,在教育評價、管理問題得以解決以後,在線教育機構就不會圍繞着“提分”打轉,而是追求更加多樣性的發展,“在線機構要想有競争力,就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内容,有自己獨特的知識産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