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八大碗
王人天
宣威八大碗在過去曾被叫做“土八碗”,其實,這個“土”不是很土的意思,而是原生态的意思,說明八大碗受老百姓喜歡,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
相傳八大碗是在明朝時候就産生影響的,也是在明朝被官員吃出來的。據說有一天,雲南巡按禦史缪文龍正與沾益州(府治今宣威)州官議事,忽聞欽差大人要來視察,點明夥食要吃八大碗。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八大碗是哪八碗?于是愁壞了大小官員,不知如何是好。正在此時,進士出身的楊升庵從昭通過來,目睹了宣威百姓的疾苦和這些官員為應付欽差大人的慘狀,便說:“你們不必太過慌張,隻以本地特色小菜做八大海碗足矣。”聽如此說,這些大臣雖然不是那麼慌張了,但又擔心起廚師來。楊狀元見了,便又說:“不必請啥高級廚師,以農婦來做就好。”于是,一個鄉間農婦充當了欽差大人的高級廚師,将本地農家菜做了一大八仙桌,有“菜豆花、長菜、白菜煮豆腐、砂鍋煮火腿、砂鍋炖老豬腳、千張肉、坨坨肉、荞絲洋芋片”等。沒想欽差大人吃了後,大稱“爽口,爽口”,于是這八大碗就被傳了下來,成為鄉間酒肆的待客之道,小吃酒店的拿手好菜。
宣威八大碗葷素搭配、油淡适宜,欽差大人吃慣了大魚大肉,偶爾碰到這樣嫌油膩有淡菜、嫌素淡有油葷的菜哪能不稱好呢?宣威八大碗根據四時調節,搭配不同素菜,白菜、青菜、豌豆尖、韭菜、南瓜、豆腐、慈菇、酸腌菜都搭配其中,不過是根據時令不同進行搭配而已。
記得童年時候跟随大人參加各種宴會,有婚喪嫁娶、宰豬飯、祝米酒、壽禮等等各種宴席,以及自家在年節之中所辦的喜慶之宴。在這些宴會中,常聽大人們說:“做菜要做了不少于八碗。”當時的我就想:這就是人們說的八大碗吧。不過,我見到的八大碗并不是全部一緻,有許多菜随着季節的變化而更換,但也有好幾樣是不管任何一種宴會都具有的,譬如坨坨肉、白菜(或豌豆尖)煮豆腐、酥肉等。這就對理清我們地方的八大碗起了幫助。我們地方的八大碗是:坨坨肉、酥肉、小炒肉、白菜(或豌豆尖)煮豆腐、菜豆花(或腌菜拌粉絲)、荞絲洋芋片、砂鍋煮火腿、韭菜根或豆芽菜等,這些是宴席中最常見的幾種,另外也會備有幹菜和其它的菜蔬。但是這當中的菜也并不是一個定準,譬如在宰豬飯中就以豬八碗為主,在讨親嫁女、起房蓋屋的宴會中不能出現豆類菜肴,因為“豆”諧音“鬥”,人們忌諱,而在過年的宴會中必須有“長菜”和“豬頭肉”。“長菜”象征“常吃常有”;“豬頭肉”要煮成“全豬頭”以用來供奉祭祀祖宗三代。
别看八大碗所選做菜原料普通,它可卻是集中了民間菜譜的精華,集中了紅白兩案中的精粹,葷素搭配,油淡适中,适合不同身份不同口味的人群,滿足所有人的需要。
這樣看來,宣威八大碗可以說就是老祖宗們吃出來的精華、吃出來的品牌,這是他們一代代民間廚師總結出來的經驗,綜合出來的菜譜,那是多少經曆多少觀察方可得來的啊!一方地域養育一方人,一方人培育一方文化,一方人吃出一方經典,更确切些說,宣威八大碗是更具地域風情的品牌菜。這些菜,原料雖簡單,但做工是講究的。譬如坨坨肉要選肥痩精當的五花肉來做,并分為紅白兩種。紅色的坨坨肉用赤紅染色,加草果、八角、辣椒、鹽巴等佐料煮,是讨親嫁女、起房蓋屋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而喪葬席上沒有紅坨坨肉,隻有白坨坨肉,意在表達對逝者的哀思之情。酥肉是用小麥面加佐料加瘦肉加雞蛋裹成團放在油鍋裡炸的,幾乎所有的宴會都有這道菜。對于韭菜,就隻有冬臘月和春季有了,其他時間,苗是出空的。扣韭菜根,要把韭菜根洗淨,在中間包上瘦肉,用線紮起來蒸煮。年節裡的“長菜”要不切不扭,整葉甚至整棵的煮,否則就失去了那種天然的甜味。其實民間有好多菜,富有經驗的師傅做廚,都不會用刀去切,用他們的話說:“用刀去切,就帶有刀腥氣了,味不純正。”
宣威八大碗不但做法講究,不同的宴會也會有所變化。譬如宰豬飯以豬八碗為主;過年一定要有豬頭肉、長菜、煮火腿等,近年來年節中又添加了雞和魚,魚肉代表年年有餘,雞則可以瞧雞卦預示來年家運财運等;回族的節日就做清真八大碗,清真八大碗分别為:丸子、酥肉、卷果、羊尾、牛口條、雞肉、羊肉片、炖肉等;漢族的除主要的幾樣外,素菜幹菜拼盤根據時令更改添加,譬如南瓜、花生、腰果等等都可以加上去,而菜數也不一定是八碗,多于八或少于八都可以,說“八大碗”不再是數量的表示,而是作為一種菜的名稱了,因為說“八”圖的是吉利。
總之,宣威八大碗,充滿了地域特色,别具風情,無疑是宣威美食文化中耀眼的一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