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寶寶睡覺。榮媽對于寶寶睡覺是非常看重的,因為小寶寶都是通過睡眠長身體、長智力、修複自身的各項機能,覺睡的不好還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和食欲,我認為讓孩子睡個好覺比吃飯還重要。
今天下面的幾篇推送也都是與睡覺相關的往期文章,重新放上來讓大家系統的回顧。之前我就分享過大榮小時候的哄睡經驗 ☞《小破孩兒不好好睡覺?從“入睡難”到“一瓶着”,自行入睡養成記》,這篇很系統地講述了在大榮的各個曆史時期我遇到的睡覺問題以及我是如何将一個“哄睡難”變成“一瓶着”,貫穿了整個嬰兒時期以及斷奶後的一部分幼兒時期。此外還有一篇是講述依姐新生兒時期的哄睡經驗☞《此貼專治各種抱着睡放下醒吭吭唧唧不好好睡覺的壞毛病!》。要說依姐剛出生的時候,确實是個纏人的小妖精,睡覺一度成為頭疼的大問題,但經過我堅持不懈的努力調教,很快就變成了一個愛睡覺的天使寶寶。
因為是日常睡覺情況,記錄得比較瑣碎,但從上至下的文字量也能看出來,越來越少說明狀況越來越少,哄睡的程序越來越順遂。下面敲黑闆,我來歸納一下重點。
此次調整睡眠的戰略依舊是陪睡,這個方法用來延長孩子的睡眠時間很有效,至少對大榮小時候卓有成效。媽媽躺在孩子身邊孩子會最大程度地獲得安全感,寶寶當然就會更容易進入深度睡眠,睡不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寶寶缺乏安全感,身邊有個人讓他依偎着入睡,特别是最愛的媽媽是幫助孩子搭建安全感的有效途徑,隻有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充盈将來才會實現自行入睡,當然自行入睡是後話,在此之前我們得先讓孩子實現睡長覺這個小目标。
事實上這個方法作用在依姐身上也是有效的,但時好時壞,并沒有大榮時期的效果明顯,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孩子們的個體差異很明顯,有些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時間循序漸進。
調整睡眠初期的11月裡,我幾乎都是在試探,不斷地尋找哄睡的最佳途徑。大榮小時候哄睡很簡單,隻要抱着他喂奶,吃着吃着就睡着了,等他睡熟小心翼翼地放在床上,然後陪他一起躺着就行了。大榮通常都是一覺睡醒,中間不會醒也不會咂奶,屬于安全感很強的孩子。而依姐除了特别困以外,奶睡是根本哄不着的,必須要用抱哄外加唱歌或念經式的唱歌謠才能入睡,入睡以後也很難順利地放到床上,經常是還沒挨床就醒,不再吃兩口是不肯入睡的。有時即便是睡了也睡得不踏實,哪怕你紋絲不動,她也經常會中途醒來,此時為了讓她才重新入睡我就會再讓她吃上兩口,如果還是不睡就必須要起身接着抱哄。
下面我就劃重點說說自己在訓練孩子睡長覺的經驗:
1、相對固定的睡覺時間點,到點就哄睡。依姐早晨7點左右睡醒,我一般都是9點半左右開始奶睡,睡着就到10點多了。下午一般2點半或3點開始哄睡,具體時間要視上午覺的長短而定,上午如果醒的晚,我通常就會到3點再哄睡,若上午是11點多就醒了,那麼兩點半就開始哄睡工作。這麼做的目的是為讓孩子建立有序的生物鐘,到點就開始按部就班地進行哄睡工作,寶寶的身體會随着生物鐘作息,慢慢地就會形成規律的睡覺機制。
【誤區】有時候寶寶表現正常甚至很有活力,但實際上身體以及進入了困倦階段,但大人們看孩子還很活潑就認為寶寶并不困不需要睡覺。這是非常錯的觀點,固然,孩子表現出揉眼睛打哈欠的動作是表示身體困了,但事實上他們表現出這些動作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是困極了的情況了。到點就哄睡,是用時間來衡量寶寶是否應該睡覺而非孩子的表征,很大程度上就是避免了這種困極再睡的情況,崩潰式入睡隻會令孩子精神亢奮更難入睡。榮媽更建議的是,在孩子身體已經開始犯困的時候就順勢而就地哄睡,這樣反而能夠幫助孩子平靜兒順利地進入睡眠程序,而規律的生物鐘就是最可靠的睡眠保證。
2、沒睡夠時間,中途醒了也要锲而不舍地哄睡。開始糾正睡眠的最初我們是要規定好寶寶需要達到的預期睡眠時間,我認為上午和下午如果能睡夠兩個小時就可以,太多或太少都不妥。在這兩個小時裡,無論孩子醒多少次,是不是精神矍铄都要嘗試繼續哄睡。從榮媽以往經驗來看,哪怕是依姐瞪大了眼睛一副很清醒的樣子,隻要時間睡不夠我也會接茬哄,期間會有反抗掙紮,也會有睜着眼睛四處亂轉的情況,但堅持不懈地重複念經或唱歌,她還是會慢慢再次進入睡眠階段。
我最害怕的就是沒過半個小時就看到這樣的過程和這貨精神的小眼神兒,它代表着我還得起身繼續哄……哎~養丫頭可真是不省心呐,哪像哥哥小時候,傻乎乎的一睡睡到太陽下山。
從上面的記錄裡也能看出來,我也曾有過哄好多次都放不下,或是一哄就哄上半個多小時的情況,有時候甚至于哄睡的時間比依姐在床上自己睡的時間還長。這麼做的目的很簡單,堅定地告訴寶寶和她的身體,你睡的還不夠,這個時間段就是睡覺的時間,不可以幹别的,時間久了慢慢地就會在身體裡形成固定的生物鐘,這是改善覺少問題的唯一途徑。
【誤區】寶寶睡覺中途醒來并非就一定是睡醒了,哪怕是大眼珠子亂轉,也不一定就說明她不困。就像依姐,有時候睡覺途中醒來是因為憋尿,她從小就有睡着了就不尿尿的習慣,想尿尿時就會醒來,待她尿完再嘗試着哄哄,她就又睡了。如果這個時候你不哄她,她必然就不會睡了,但如果你哄了,她就會接茬睡下去,所以有時候是我們大人想當然地打斷了孩子的睡眠。很多媽媽都怪自己孩子覺少,但實際上極有可能是沒有哄到位,孩子表現出來的清醒很可能并非自然醒,而是生理上或是其他的因素導緻的中斷睡眠。媽媽沒有做進一步的哄睡,孩子自然也就不睡了,久而久之,身體裡的生物鐘就默認了短覺并成為了定式。
現在依姐依舊時不時的醒一下,但我一看時間還早就會奶睡或是抱哄再讓她入睡,如今小妮子上午的覺睡一個多小時沒問題,下午的覺也能睡一個半以上。
3、尋找一種寶寶最喜歡、媽媽最省力的睡前儀式,并成為定式。調整睡眠的初期,榮媽變換各種各樣的步驟和方式來完成哄睡和陪睡。起初是奶睡,後來發現有時候耗費1個小時小妮子也睡不實,還是叼着奶,後來更是經常吃完奶精神矍铄的滿床翻滾,見她不睡索性我就快快喂了奶抱着哄,我采取的策略就是最常規的來回踱步外加唱歌或是不停重複哄睡歌謠,現在基本上抱哄10分鐘左右就會哄睡着。抱着哄睡着之後,一般說來也是放不下的,在挨床那一刹那小妮兒就會吭叽,然後我會再喂上兩口,她就會一邊咂着一邊睡去,自此才會真正進入睡眠時間。
起初我把她成功哄睡以後便開始着手碼字,但後來我發現,如果我不一直陪着她,她很快就會醒來,有悖于睡長覺的初衷,因此痛定思痛之後,我決定依姐白天睡覺的時候我便暫時不再碼字,就隻安心在她身邊陪睡,寫文章的工作全部挪到半夜等依姐睡熟之後再做。所以,大家從12月份開始看到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榮媽熬紅雙眼、秉燭夜遊時碼出來的。而白天陪睡的時間我就用來補覺,或是刷朋友圈、網購或是追劇。
整個睡覺程序成為定式之後,依姐的入睡時間開始有了保證,不會像剛開始那樣經常過去一個小時過去了還在淺睡眠中吸奶。依姐自己也逐漸接受了這樣的睡覺步驟,一步一步做完就卸下心房睡覺了,不像剛開始的時候放也放不下,時不時地就醒來看看人還在不在身邊。每個寶寶的情況不同喜好不同,媽媽們要自己不斷調整孩子最舒服。最容易入睡的方式哄睡,一旦成為定式,哄睡就不再是問題,如何長時間的保持孩子的睡眠才是下一步應該努力的重點。
(圖為不同時期抱哄熟睡圖)
【誤區】我說的抱哄是抱着寶寶用手輕輕拍寶寶後背,可以來回踱步,但千萬不能颠孩子,這樣會對寶寶的腦部發育造成影響,嚴重的可能導緻腦部積液或顱内出血。此外,很多帖子都不主張抱哄,害怕孩子會形成依賴,但榮媽的經驗是抱着哄睡沒什麼不妥,這是孩子獲取安全感順利入睡的一種方式,太小的寶寶就硬性讓孩子自主入睡從實際角度出發壓根不現實,大榮小時候我也嘗試過放在小床上拍哄,無論孩子怎麼哭都不抱,但最終失敗,根本不可取,孩子哭得都快斷氣了,根本無法入睡,這不是一個親媽能做到的方法,果斷放棄。至于抱哄就會有依賴性,将來沒辦法獨立這種言論,我可以負責人的告訴你,根本不存在那麼一回事兒,看看大榮就知道了,我也是從小抱哄哄到大,後來自己還不是無師自通地學會了自己入睡,而且是1歲出頭就可以自己睡了。小寶寶那麼小本來就需要依偎在媽媽懷裡入睡,這是母子之間最幸福的時刻,我不僅不認同不讓抱睡的言論,而且極力反對。
此外,抱哄是可以,但不能抱睡,最終還是要讓孩子躺在床上睡。抱睡是修複力很差的睡眠模式,很多家長覺得抱着睡的時間長,所以為了讓孩子多睡一會兒就一直抱着睡,自己累不說,對寶寶來說也不是高質量的睡眠,對于寶寶來說,身體躺在床上舒展地睡覺才是最棒的方式。如果一個孩子沒辦法自己躺在床上睡覺,那麼我可以斷定,将來這貨自行入睡也是很困難的,這種習慣必須要及早糾正過來。
我常聽很多人說,這個孩子就抱着睡的安穩,一放下就醒。抱着睡因為一直貼着人的胸口,寶寶感知這媽媽的體溫和心跳自然睡的沉,但我覺得這是一個習慣的問題,通過耐心的糾正、尋找更多替代的方式,是可以改善的。
就比如依姐愛偎人,貼着人才有安全感,于是我想要離開一下的時候就會把被子和枕頭放在她的兩側,營造出一種擁擠的空間感,就仿佛有人在她身邊環繞着她一樣。寶寶的觸覺是很靈敏的,特别是那些心思細膩的孩子,睡着覺也能感覺到身邊空蕩蕩的氣場,她一旦沒有了安全感就會立刻醒來查看究竟。
4、哄睡歌謠單一化,意在催眠。一般來說,哄依姐睡覺,我隻會唱那麼一兩首歌,有時候唱歌不買賬,我就會不停地重複一段固定的歌謠,歌謠大意是:“貓來了,狗來了,我們家的依依犯困了(睡着了)”,在念經式的重複中,就會完成對孩子的催眠。同時伴随着來回踱步,有節奏的輕拍寶寶後背。這一套熟悉的動作流程一開始,寶寶自然就知道是要睡覺的節奏了,這也算是哄睡時的一種儀式感,因此歌曲和童謠千萬不宜花樣太多,這樣孩子會圖新鮮,反而容易走神兒,放慢進入睡眠模式的腳步。
最近喂完奶哄睡依姐的時候,小妮子都要跟我鬧上一鬧,一邊打挺一邊哭鬧,不知道的以為丫頭不想睡覺呢,但任她鬧過之後她就會安靜下來進入睡眠時間,仿佛也是一種儀式感一樣的,我已經習慣了每次喂完奶抱起她來她跟我翻臉了。而且,這貨還有個怪癖,時常哄睡的時候要不停地用手戳我的鼻孔抓我的頭發或是摳我的鼻子……但前一面還摳我鼻孔跟我壞笑,後一秒就開始睡眼惺忪閉上眼睛,所以孩子的各種活潑的表征并不代表他們不困,千萬不要被他們的行為蒙騙了,衡量一個孩子是不是該睡覺了隻有一個标準,那就是時間!孩子清醒到一定時間之後就要人為引入睡覺,隻要哄睡方法得當外加堅持不懈,寶寶是完全可以按照你的心意作息的。
(基本上這樣的互動每天睡覺都會有……當媽真的不容易,我的老臉呐T_T)
說這個想強調,我們哄睡的态度一定要溫柔而堅定,不要因為寶寶哭鬧就不哄了,耽誤了孩子睡覺的好時機,等孩子真的困到極限的時候再哄睡,你面臨額依舊會是哭鬧,而且還是更瘋狂的哭鬧
5、每個寶寶都存在個體差異,逐漸找尋并總結孩子的睡眠規律和習慣。方法雖然是固定的,但作用在每個孩子身上效果卻不盡相同。就拿依姐跟大榮來說,同樣的媽同樣的陪睡,可大榮就能2個小時起跳且中途根本不醒(哪怕是水漫金山),而依姐能持續睡上1個半小時我就燒高香,而且醒來的次數完全沒規律。
此外,依姐不同于大榮,對睡覺環境比較敏感,家裡越安靜睡得就越好,稍微一有動靜就會醒來,睡眠淺對于睡長覺的目标而言很棘手,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并非易事,特别是對于二胎家庭,哥哥在家時或是周末外出情況較多時,依姐的覺就會立刻變少,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每個周末都會有這樣的情況,這對于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而言,一定程度上是非常影響效率的。所以情況允許的話,盡量保證孩子良好的睡眠環境和規律,切忌不要認為打亂,偶爾一天還好,連續幾天的話,很可能就功虧一篑了。
再者,依姐比大榮更粘人,進入深度睡眠的耗時也要長很多,常常睡着了還要抓着你的手,為了讓她睡的安穩我還時常要握着她的手睡。我常常跟榮爸笑稱自己可能生了一個假閨女真雷達,每次上廁所都要一路小跑,生怕自己離開的時間久一點,小妮子發現我又偷溜了就醒來,一醒過來我就又得費勁巴拉地哄睡。大榮小時候隻要是睡熟了就是打雷也不會醒,我陪睡一會兒就可以起來碼字,除非自然醒,否則你叫醒他他就會跟你爆豆,如今也是如此。可依姐就不是,别說弄點動靜出來,你稍微離開一下下她都可能察覺。不過随着安全感和生物鐘的不斷建立完善,最近這一個星期我發現自己可以時不時地在她睡覺的後半程起身碼上半個小時的字,但依舊是要陪睡1個多小時以上,不過這在我看來已經是很有進步了。
經過我3個多月的不斷嘗試和努力,依姐的睡眠生物鐘已經系統地建立完成,每天9:30哄睡,有時我沒來得及哄,她也會吭叽不高興地提醒我該睡覺了,哄睡基本上需要半個小時,睡覺時間基本都在1個小時以上。下午也是準時兩點半或3點開始睡覺(最近天氣好了,我盡量讓他多曬會太陽再回來睡覺),通常都能睡到快5點,中途醒來的次數也少了很多,我也可以時不時地抽身碼個字了。
但是,在安全感方面仍需加強。目前胖丫依舊需要我時刻陪睡,但我上面也說了,最近我已經可以白天處理一些後台的事情了,已經算是質的飛躍。此外,白天覺建立的安全感同樣會體現在晚上,從前我半夜寫文章她時不時地察覺我不在身邊還會吭叽咧咧地找我,我還要時不時地再躺在床上喂兩口,而最近,我幾乎可以很順暢地寫完一整片文章她也不帶吭叽找媽媽的,這說明依姐的安全感比從前強了許多。
當然,這小妮兒依舊無法跟哥哥相比,哥哥小時候隻用了一個月,我就可以實現輕松脫離,而依依都已經3個月了還是要我陪着才肯睡。而且,在睡覺的長度上依姐也不及哥哥,周末時,通常我都會讓哥哥先睡覺,這樣家裡安靜了依姐才能順利哄睡。
但常常都是依姐都醒來了,李大榮孩子床上睡着。所以,可能依姐天生就屬于睡覺偏少的寶寶吧。孩子的睡眠長度是有差異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大榮這麼能睡,但即便是覺少的孩子也不是天生就少,還是可以通過人為的方式調教和拉長睡眠時間的。我們起初硬性規定的時間隻是标杆的作用,并不是最終目的,随着孩子規律有序的作息時間的建立,自身就會調節出一套符合自己的生物鐘,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尊重孩子的身體需求,這也是我現在并不強求依姐非得要跟哥哥一樣睡夠2小時的原因,她有她自己的睡眠長度,我所能做的就是創造一切機會為她營造了良好的睡眠環境和滿足感。
最後放一張依姐一覺睡醒後綻放笑容的照片,這才是寶寶睡了一個美美的覺醒來時應該有的樣子。
--------------------------------------------------------------
關注【榮榮媽養兒記】同名微信公衆号(亦可搜索微信号【rongrongma0314】)
更多精彩的育兒文章等着與你分享。
這是一個充斥着我節操曬娃 無底線黑爹的非典型奇葩公衆号,篇幅沒譜、題材沒準、尺度是個謎,但我能保證的是,100%榮媽原創出品、私家育兒幹貨、童叟無欺,總有一篇是你絕對用的上的實戰育兒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