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9月發布會傳出iphone14即将推出衛星通訊功能,而華為Mate50系列被曝将加入衛星通訊,搶在iPhone14系列之前。
9月2日,衛星導航闆塊早盤單邊飙漲逾6%,創2年多來單日最大漲幅,半日成交超昨日全天成交。神宇股份、華力創通、歐比特20%漲停,合衆思壯、中國衛星、天奧電子、四川九洲等近20股漲停或漲超10%。
“向上捅破天” 全球科技公司進軍衛星通訊
9月2日早間,華為終端微博發布一則Mate50系列相關的消息。華為常務董事、終端業務CEO餘承東稱,華為Mate50在通訊技術上有一個新的突破,“向上捅破天”。業内人士表示,餘承東的話暗示,華為Mate50系列将有衛星通信功能。
近日,有券商研報稱,華為Mate50系列要用衛星通信:通過北鬥發送緊急短信。
分析人士稱,華為Mate50系列這是要領先iPhone14應用衛星通信。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稱,衛星通信是iPhone14量産前的測試項目之一,蘋果已經完成了這項功能的硬件測試。iPhone14的衛星通信主要提供緊急短信/語音服務。iPhone14是否會提供衛星通信服務,取決于蘋果和運營商是否能解決商業模式。此前蘋果或已經在iPhone13中完成了衛星通信的硬件開發。之所以不支持,是因為商業模式還沒有談妥。
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公司,華為、蘋果、特斯拉(星鍊)一起進軍衛星通訊,衛星互聯網,由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系統、用戶終端、下遊應用、運營服務等環節組成,其特點是無需布設光纜、鐵塔等大量基礎設施,便可實現對包括兩極在内的陸地、海洋、天空等地球表面完整、立體全覆蓋,本質就是傳統航天和通信領域的技術拓展融合。
衛星通訊解決通信問題 具有極強戰略意義
衛星互聯網不受地面環境影響,對車聯網、物聯網等萬物互聯應用能提供更好支持,網絡不會受各類災害影響而中斷。近年來,世界航天科技強國紛紛公布或實施自己的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計劃。這些計劃通過發射成百數千顆衛星,實現對地球完整覆蓋組網,衛星采用相控陣天線與高通量技術,可以為地面用戶提供數百兆帶寬的超低時延寬帶接入。
2022年7月30日,北鬥三号短報文通信服務成果發布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國産手機廠商,攻克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完成國内首顆手機北鬥短報文通信射頻基帶一體化芯片研制,創新實現“不換卡、不換号、不增加外設”的大衆手機“一号雙網”設計,全球首次實現了大衆智能手機衛星通信能力,在亞太地區大衆用戶将享受到北鬥三号短報文通信服務,“您不在服務區”的困擾将不再出現,“一機在手,永遠在線”的能力将成為現實。
衛星通信能夠解決地面通信覆蓋不足等問題,且在災難應急通信、軍事國防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發展衛星通信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随着衛星制造及發射技術日漸成熟,大規模發射衛星的時機已到。同時,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極其稀缺,發展中國“星鍊”必要且緊急。
在國家層面,衛星通信還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在發生地震、洪水等災害的情況下,地面通信通常會被破壞,災區人民難以取得對外聯系,大大增加了抗震救災的難度。穩定的災難應急通信将盡可能減小經濟損失和社會損失。
同樣,軍事沖突也會導緻地面通信被摧毀。相較于地面通信,衛星通信不受極端災害和普通軍事沖突影響,能夠持續提供通信服務。比如,在俄烏沖突中,俄羅斯摧毀中斷了烏克蘭地面通信服務,但Starlink很快就為烏克蘭開通了星鍊網絡服務,幫助烏克蘭實現對外聯系。因此,衛星通信有着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先登先占”衛星發射進入密集期
在Starlink的推動下,到2030年全球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将突破400億美元。SpaceX的Starlink(星鍊計劃)大大刺激了全球衛星互聯網業務的發展,目前Starlink的發射衛星數量已超過2800顆,服務覆蓋36個國家,預計年底在全球擁有50萬用戶。随着衛星發射數量的不斷增加,衛星互聯網消費市場也在不斷擴大。根據摩根士丹利對全球衛星互聯網的市場規模的測算,到2030年全球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将達到454.26億美元。
衛星發射成本大幅下降85%。2000年以來,新技術和競争加劇,促進衛星的發射和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從1970年到2000年,衛星發射的平均成本約為18500美元/千克。随着SpaceX等新發射供應商的出現,企業現在能夠以約2720美元/千克的成本将物品送入軌道,相較之前成本降低了85%左右。與此同時,衛星重量也在下降。例如,上世紀90年代末發射的第一批銥衛星每顆重達689千克,而如今SpaceX的Starlink衛星僅為250千克左右。
衛星頻率及軌道使用權采用“先登先占”原則。ITU(國際電信聯盟)統一管理全球衛星頻軌資源。任何企業要想獲得運營商業衛星的頻軌資源,都必須經由該國電信主管部門向ITU提出申請,完成所必需的國内協調和國際協調之後,相應的頻率指配才能登記計入總表(MIFR),得到國際承認和保護。根據ITU的規定,衛星頻率及軌道使用權采用“先登先占”規則。
低軌最适合寬帶通信,但隻能容納約6萬顆衛星,資源稀缺性強。按照距離地球遠近,可以把軌道分為低軌、中軌和高軌。高、中軌通信時延較長,難以滿足日常互聯網寬帶業務需求,更适合用于衛星電視和定位導航。低軌道衛星一般位于地球表面範圍300-2000千米,具備傳輸延時小、鍊路損耗低、發射靈活、應用場景豐富、制造成本低等優點,最适合用于寬帶通信。但低軌道隻能容納約6萬顆衛星,低軌衛星所主要采用的Ku及Ka通信頻段資源也逐漸趨于飽和狀态,可用空間十分緊張。
星網集團動作頻繁,中國“星鍊”處在爆發前期過去,中國低軌通信衛星事業發展緩慢,僅僅有幾顆試驗衛星發射。但進入2020年之後,中國“星鍊”事業進入加速階段。2020年國家首次将将衛星互聯網納入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範圍,大力支持衛星互聯網事業發展。同年,“GW”計劃曝光,中國将發射約1.3萬顆低軌通信衛星。2021年,注冊資本100億元的中國衛星網絡集團在雄安成立。2022年,星網集團動作頻繁,既啟動衛星通信地面網絡建設,又籌備商業火箭發射基地,中國低軌衛星産業進入實質性加速階段,中國“星鍊”處在爆發前期。
我國近地軌道衛星星座計劃雖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國内多個衛星星座計劃也相繼啟動,發展後勢強勁。2018年12月,航天科工集團“虹雲計劃”的首顆技術驗證星成功發射,并首次将毫米波相控陣技術應用于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提出的“銀河Galaxy”是國内規模最大的衛星星座計劃,計劃到2025年前發射約1000顆衛星。首顆試驗星已于2020年1月發射成功,通信能力達10Gbps,成為我國通信能力最強的低軌寬帶衛星。
産業鍊解析
通信衛星産業鍊主要可分為三大環節:上遊的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中遊的衛星運營及服務;為下遊業務提供技術和數據支持,涉及衆多領域業務,主要包括大衆消費通信服務、衛星固定通信服務和衛星移動通信服務等。
在衛星制造元器件領域,相控陣T/R芯片主要由铖昌科技、中電科13所及55所提供,SoC/FPGA等數字處理芯片主要由歐比特、複旦微電和部分科研院所提供。
衛星的制造生産則被中國航天、中國衛星、中國空間、上海航天等少數企業所壟斷。
在衛星發射領域,衛星發射主要由中國空間、上海航天、中國衛星等企業壟斷。目前,中國衛星發射主要圍繞導航和遙感領域,通信衛星數量相對偏少。
在通信衛星地面設備領域,中國參與者數量可觀,主要集中在天線、移動終端、地面接收站等産品研制和系統軟件集成等領域,典型企業包括中國衛星、海格通信、華訊方舟等。
本文源自同花順财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