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波蕩漾,綠意盎然,木棧道穿梭其中,湖畔的風車轉動,遊客和居民沿湖畔漫步,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景象讓媽祖聖地——湄洲島湖石淉生機勃勃。
湖石淉位于湄洲島的中部,是島上一座天然的、常年不枯的淡水湖,也是島上唯一的淡水湖。湄洲鎮西亭村村民告訴記者,湖石淉在未治理之前,污水橫流,湖面漂浮大量垃圾,臭氣沖天,沒人願意到這兒來。如今,經過綜合整治,湖石淉及周邊水系水質從劣V類提升至IV類,湖體面積得到擴容,親水平台、避暑涼亭、沿岸步道和綠化景觀等建成投用,成為一處新景點,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慕名前來遊玩。
湖石淉的重生,是湄洲島改善生态環境的一個縮影。對原本髒亂差的湖石淉,湄洲島實施了湖石淉及周邊生态水系綜合整治工程,通過對污水收集、水質淨化、周邊5條排洪渠整治、植物種養等方式,改善湖石淉及周邊區域生态環境質量。
農村生态整治展現新氣象。碧海藍天、綠樹紅花,道路整潔、村風文明,産業繁榮、農民富裕……湄洲島村容村貌正在發生“蛻變”。港樓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曾亞保說,今年3月開始,湄洲島各村都積極開展房前屋後整治,不留死角,所有衛生打掃幹淨,包片幹部每天巡查,發現問題馬上拍照後發到“湄洲島共建美麗鄉村”微信群裡,随即落實整改。當前,全島上下牢記“保護好湄洲島”的囑托,該村狠抓落實,成立一支媽祖義工服務隊,每天進行巡查,重點做好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為建設生态湄洲島獻力。
為打好打赢三大攻堅戰,湄洲島圍繞打造“世界媽祖文化中心核心區以及朝聖島、生态島、旅遊島”目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倡導居民綠色生活方式,加大海島生态保護力度,守住全島生态紅線、天際線和海岸線;加強環境綜合治理,全面落實“河長制”,常态化開展河道保潔、河道清淤、河道修複和水質監測,持續開展全島污水收集全覆蓋和三格化糞池改造,建設污水次幹管40公裡、小型污水處理設施4座,率先将污水管網“神經末梢”延伸到每家每戶,改善湄洲島水環境;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嚴格執行環境準入制度,建設新能源公交系統,引進雲度新能源汽車,推行電動汽車分時租賃……
湄洲島結合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共建美麗鄉村等,年投入2000多萬元用于全島環境衛生整治,推行全島垃圾不落地工程,完成垃圾壓縮站提升改造,并采取政府采購模式,由專業公司對全島幹道、村道及重點旅遊區域進行保潔,全島垃圾收集率達100%。今年5月,湄洲島在全省首家引進有機垃圾資源化處理設備,在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與高效處理處置的同時,實現垃圾污染物排放削減,大幅度減少垃圾外運量。
同時,湄洲島按照空間騰退、建園增綠、改善環境的原則,大力開展“見縫插綠,處處見綠”的綠化美化活動。
連日來,湄洲島北埭渠邊上,10多名工人正在埋頭栽種樹苗。一棵棵小葉紫薇、雞蛋花、紅花繼木等綠化樹苗生機盎然。湄洲島園林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部經理朱海濱正在現場指導工人們栽種樹苗。他說,根據北埭渠的水流水質及周邊環境,在這裡做綠化設計、提升,同時根據海島的風力要求,特地選擇抗風性比較強、又有觀賞價值的樹苗栽種,推進生态湄洲島建設。
這些年,湄洲島每年投資近億元用于園林綠化。目前全島擁有各類綠地面積687萬多平方米(含沿海防護林面積),其中園林綠地面積160萬多平方米,2017年新增綠地1600多畝,綠化覆蓋率增至58%。
邁進新時代,湄洲島始終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植于發展全過程,始終牢記囑托,切實保護好湄洲島,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切實保護好湄洲島的若幹意見》,以最嚴格的生态保護機制,保護好島上良好的自然生态資源,使得湄洲島的整體“顔值”有了質的提升。
本報記者吳偉鋒文/圖
來源 湄洲日報 責任編輯 林劍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