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日,是在特定的某一天、
或祖師聖誕、或 齋醮科儀
道教徒 必須嚴格按照道教儀範
所規定内容行事的日子。
我國古人在祭祀前,必須清潔身心,戒慎行為,誠敬乃事,這樣才能有感神仙,達到祭祀的感應。
在祭祀前整潔身心的過程,就叫做“齋”,即齋戒 。 《論語》中記載孔子“齋必變食,居必遷坐”,聖人對待齋戒都如此謹慎,何況我們?
道教在制定戒律的同時,還特别設立了齋日。齋日是必須持齋戒的日子,這一天必須嚴格遵守道教戒律,這樣舉行儀式時才能有神仙護佑,才能有求必應,心神感應。
我們知道,道教大體上分為正一道與全真道,各派修持方法不同,但是在齋日裡,不論是道衆還是道教居士,都要持齋持戒,要潔身自好;齋日要素食,不沾葷菜、肉腥和煙酒, 沐浴後穿潔淨的衣服。
這一系列行為隻是齋戒的外在形式,關鍵要 守心内靜、至心通真。
道教的齋日有十直齋日、八節齋日、三元齋日、四始齋日、三會齋日,時間均為我國傳統曆法的月日。
①十直齋日:
每月初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王十日( 小月可取二十七日) 。
②八節齋日:
立春日,春分日,立夏日,夏至日,立秋日,秋分日,立冬日,冬至日。
③三元齋日:
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十五(下元節)。
④四始齋日:
正月一日,四月一日,七月一日,十月一日。
⑤三會齋日:
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
這些齋日是持戒做齋的特定時間, 齋日裡必須嚴格持戒 ,這樣才能真正以身正教化世人。
需要注意的是,齋日持齋的目的在于清靜身心。根據自身情況而定,如果條件允許,自然可以每天都持齋,不受限制;如果條件不允許,盡量在齋日持齋,誦讀道經,禱神有 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