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三國演義》的深入人心,三國時期的人和事始終是曆史領域的熱門話題,随着前些年易中天《品三國》的走紅,三國的熱度有增無減。這其中不少人為了彰顯自己的獨特見解,對三國曆史進行斷章取義,甚至過度解讀,已達到嘩衆取寵的目的。筆者竊以為對曆史的鑽研是對的,但為了顯示自己與衆不同而刻意地曲解曆史很不可取。
赤壁之戰是漢末時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它促成了三分天下的雛形,關于赤壁之戰的各種讨論,從古至今都沒有停止過,那麼真正的赤壁之戰究竟如何呢?真的像某些人說的那樣是劉備或孫權一方獨自戰勝了曹操的軍隊嗎?我們還是從史料入手,還原真相。
主要參與者傳記中對赤壁之戰的描述
我們印象中的赤壁之戰是孫劉聯手擊敗了曹操,那麼我們就來看一下,在史書中這三方的主要參與者的傳記中,對于此戰的叙述都是如何的。
十二月,孫權為備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備,至巴丘,遣張□救合肥。權聞□至,乃走。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在曹操的傳記裡,把孫權的合肥之戰提前了,而赤壁之戰隻提到了和劉備交戰不利,同時軍中出現了瘟疫,因此曹操退兵。此外在《三國志》這段的注釋裡,裴松之引用了《山陽公載記》,其中提到是劉備放火燒了曹操的戰艦,曹操才退兵的,走的是華容道。而另一注釋孫盛的《魏氏春秋異同》中提到,應該是劉備先擊敗了曹操,後面才有孫權的合肥之戰。總之,都沒有提到孫權一方參加了赤壁之戰,這也成為了某些人指出,赤壁之戰是劉備獨自擊敗曹操的重要依據。但我們研究曆史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孤證不立”,所以再接着看看其他人的傳記裡是怎麼寫的。
先主遣諸葛亮自結于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并力,與曹公戰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并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随亮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敗于赤壁,引軍歸邺。——《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惟瑜、肅執拒之儀,意與權同。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近,遇于赤壁,大破曹公軍。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饑疫,死者大半。——《三國志·吳書·吳主傳》
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時曹公軍衆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語在瑜傳。——《三國志·吳書·黃蓋傳》
我們可以看到,在劉備、諸葛亮、孫權、周瑜、黃蓋這些赤壁之戰的主要參與者的傳記中,都明确提到了是孫劉聯合作戰。其中周瑜的傳記中具體描寫了黃蓋建言火攻,并親自執行的全過程,最後火攻成功,從水面燒到陸上曹營,就此擊敗了曹操。這其中,隻有孫權傳記中提到了曹操自己“燒其餘船”,但之前的船是怎麼損毀的并沒有提到。此外,曹操、劉備、孫權、周瑜的傳記中都提到了曹軍中有瘟疫流行,隻不過存在瘟疫具體出現在交戰前後的差異。
通過史料分析還原赤壁之戰的真實過程
根據以上史料,我們不難分析出赤壁之戰的真實過程。
先來說曹操傳記中的說法,由于是孤證,同時《三國志》的陳壽是奉曹魏為正統,他的第二個東家司馬氏(陳壽是由蜀漢入晉為官的)的奠基人也曾經是曹操的手下,考慮到中國的史書中經常有為尊者諱的“春秋筆法”,因此曹操傳記中把赤壁之戰描寫為小敗于劉備就此撤軍的說法,可信度并不高,可以忽略了。
再來看其他人傳記中的描寫,都提到了孫劉聯軍抗曹,隻不過每一方每一個人的側重點不同,但大方向上是一緻的,因此可以确定,赤壁之戰是劉備孫權兩方共同作戰從而取得的勝利。
剩下的就是一些具體細節了,我們把所有人的傳記放在一起看,其實就可以推導出赤壁之戰的全過程了:
曹操奪取荊州将劉備趕到江夏之後,準備繼續進兵,一鼓作氣消滅劉備和孫權,其軍隊人數應在十幾萬。劉備想和孫權聯兵抗曹,正好半路遇到給劉表吊喪打探虛實的魯肅,雙方一拍即合,劉備派諸葛亮去勸說孫權。孫權自己懸疑未決,但應該是主戰的成分多一些,在經過諸葛亮、魯肅的輪番勸谏下,主戰已經占了九成。同時魯肅勸孫權召周瑜回來,聽聽他的意見,而周瑜也是主戰的,一番分析,都說出了生擒曹操這種大話,這下孫權十成主戰了,于是派周瑜、程普領兵三萬與劉備合兵一處,劉備的軍隊人數大緻在一萬多,雙方共同與曹操作戰。
當時曹操軍中由于北人水土不服,已經出現了瘟疫,雙方小規模交戰了一下,曹操軍失利。之後在黃蓋的詐降火攻計策之下,孫劉聯軍大敗曹操,水面戰艦焚燒殆盡,并連帶着将陸上軍營也一同燒毀,曹軍的損失估計在十萬人左右。由于死傷衆多,導緻了曹操軍中瘟疫的進一步加重,無力再戰的曹操,從華容道退兵,率領剩下的殘部退回北方,留下曹仁等将領,駐守荊州的部分城池。
結語:
以上就是我分析得出的真實的赤壁之戰全過程,之所以會出現很多的不同版本,不同說法,其實是由于《三國志》中魏蜀吳三方人物傳記偏重于己方的描述,以及一些“春秋筆法”所緻,畢竟陳壽的《三國志》也是收集了當時的各種資料彙編而成,各國自己的記載裡肯定會對本國有所傾向。而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中,基本就是這樣綜合了各方不同側重的說法,進行的彙總描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資治通鑒·漢紀·漢紀五十七》裡關于赤壁之戰全過程的叙述。
我不編造故事,我隻是曆史的搬運工。關注我的ID:大黃扯點曆史,不斷更新原創文章,期待與你交流。
另附幾篇我寫的關于三國的文章:
七實三虛的《三國演義》都有哪些虛的地方?
三國不隻是男人的世界——說說曹丕的兩位皇後甄宓與郭女王
江東猛将太史慈竟然是一方諸侯?——用史料分析太史慈的真實地位
翻案之後再翻案——淺析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