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字概說
數字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人們對數字的認識卻不盡相同:有人認為數字來源于自然;有的認為來源于人類觀察和認識客觀世界的行為;有的認為來源于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和經驗;總之,數字是表示客觀事物和現象的數量、體積和順序的概念。同時數字在自然科學領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十一世紀堪稱數字時代,我們的生活一刻也離不開數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數字構成了我們的生命和生活。
數字除了表達數量的概念外,還可表現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喜好選擇。有趣的是,數字本無好壞之分,但人們卻賦予其褒貶之色彩,于是,一些數字成為人們喜愛的吉祥數,而一些數則成為人們忌諱使用的數字,古今中外,無不如此。
2、塔吉克人的有關數字”七”的哲學觀點
塔吉克人的哲學思想集中表現在其世界觀、認識論和曆史觀上。而世界是如何形成的?這一問題又是塔吉克人哲學思想的核心,通過有關創世的形形色色的神話傳說,可以看到兩類問題:其一,安拉的本質,其二為世界的形成。.從對安拉的本質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安拉沒有一定的形象,安拉是超乎人類想象的。安拉根據自己的意願創造了智慧,這是生命最初的本原,由智慧生出了靈魂,再由靈魂生出了七顆行星。這七顆行星能夠運轉,從而又形成了土壤、水和空氣等物質。繼而逐漸出現了植物,再後來又出現了生物,其中包括人類。也就是說,首先智慧和靈魂的出現代表着精神世界,其次由精神世界産生了物質世界。從數字”七”的觀點看,世界的構成經曆了七個階段:安拉――精神世界――行星――最初物質――空間――時間――地球――人類世界。
數字”七”在塔吉克語中被稱作”heft”,在塔吉克語中,由”heft”組成的詞語比較多,其意義大多與自然、社會和認識有關。例如,”heft iqlim”、(意為七重天)”hefte”(意為星期)等。據塔吉克傳說,安拉用六天時間創造了世界,第七天休息,從此七天為一星期。塔吉克人認為天為七層,地也為七層。天堂分七級,地獄也分為七級。”firdevs”位于七重天的最高層,是最高級的天堂。名著《王書》的作者古典詩人艾布卡斯木·費爾多西的筆名即為”firdevs”。
人是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塔吉克人的宇宙觀,人體被分為”heft kezine” (即腦、心、胃、肺、肝、腎和膽)” heft endam”(即頭、胸、腹、左手、右手、左腿和右腿)。”heft ehter”則指天上的七顆星。由上可知,在塔吉克人的哲學觀念中數字”七”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數字”七”與塔吉克人的宗教信仰
塔吉克人是中亞和中國新疆非常古老的民族。他們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先後信仰過原始宗教、佛教、瑣羅亞斯德教和伊斯蘭教。在這些不同的宗教信仰中數字”七”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國的塔吉克族信仰伊斯蘭教什葉派伊斯瑪依教派,伊斯瑪依教派有其獨特的哲學思想和教規,其中曆史時代循環說最具代表性,根據這一學說,人類曆史分為七個不同的循環時代,每一時代都會有一位預言家出現。聖人有七位,他們是亞當、易蔔拉欣、努海(即諾亞)、穆薩、艾薩(即耶稣)、穆罕默德和伊斯瑪依。這些聖人在世時都有一位親密的追随者,他們負責傳播和解釋聖人的學說。例如,耶稣的追随者是彼得,穆薩的是哈如尼,穆罕默德的是阿裡。伊斯瑪依教派又被稱為”七伊瑪目派”,這是因為該教派認為伊斯瑪依是第七代伊瑪目,也是最後一位伊瑪目,他将永生。伊斯瑪依教派雖然承認曆史發展具有規律性,但是又以七世循環說來解釋時代的發展,他們認為,世界發展變化的規律由安拉決定,安拉根據自己的意旨安排了一切,七個循環時代結束後,就到了世界的末日。
我國的塔吉克族信仰伊斯瑪依教派,因此,該教派的有關七的觀念毫無疑問會影響塔吉克人的精神世界,與原本就有的對數字七的崇拜摻雜在一起,形成了内容繁雜的數字觀念。例如,塔吉克人将七代以内者算作親緣關系,這一範圍之外者被視為非親屬。此外,塔吉克人崇尚數字七的觀念,還反映在其語言中,塔吉克語中有許多包含數字七的熟語,這從一定意義上反映了塔吉克人的數字觀念,例如:”想過七遍後再開口”、”渠水翻滾七次就會幹淨”、”七叩頭”等。
4、數字”七”與塔吉克族的風俗習慣
塔吉克人有着迷人的風土人情,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這曆來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一個民族的風土人情、行為準則和道德标準,與其哲學觀點結合得越緊密,其文化也就越神秘、越能引人注目。
我們從文化學的角度觀察塔吉克人的社會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紅白喜事、迎來送往、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民俗事象,就會清楚地看到數字七觀念的印記。塔吉克族有一種傳統民居,被稱作”欄杆房”。據傳說,這種房屋是著名的塔吉克古典詩人、伊斯瑪依派哲學家納賽爾·霍斯魯(公元1003-1088)設計的。這種房十分寬敞,塔吉克人的紅白喜事均在其中舉行。該房的結構具有特殊的含義。其中央部分長寬均為七米。 房屋結構由兩根大梁和五根柱子構成,”七”意指七位聖人,七位預言家和七位伊瑪目。而”五”代表五聖人,即穆罕默德、阿裡、法蒂瑪、伊瑪目哈桑本阿裡和伊瑪目胡塞音本阿裡。伊斯瑪依教派認為他們同屬一個家族,稱他們為”penʤ teni”。塔吉克族有一本經書,被稱作”heftijek”,其意為”七分之一”,即《古蘭經》的七分之一,也就是說,把《古蘭經》中重要的章節彙編成書,使其成為宗教知識的入門讀物。
下面我們再看看數字”七”塔吉克族的喪葬習俗中的表現。在塔吉克族的社會生活中,葬禮場面莊嚴而又肅穆,它既反映了伊斯蘭教伊斯瑪依派的教規,又保留了瑣羅亞斯教的痕迹,還有古老傳統習俗的影響,因此其内容和形式十分龐雜。塔吉克族有一種喪葬習俗被稱作”heft nezir” (意為”七祭”),這一天人們主要為亡人修砌墳墓,塔吉克族一般人去世七天後為其砌墳頭,根據死者年齡、性别地位和經濟情況的不同,墳墓形狀也有所不同,一般正常死亡者的墳頭為方形,上面隻用普通泥抹一遍即可,而非正常死亡者的墳為馬鞍形,其表面先用普通泥抹一遍,然後再抹一層白粉,其頭部要染成紅色。
數字”七”與塔吉克族的房屋
下面我們再看看數字”七”在節日中的表現,塔吉克族的傳統節日較多,主要有宗教節日(如,古爾邦節和肉孜節等)、民族傳統節日(如,肖公巴哈爾節、諾如孜節和皮裡克節)、生産節日(祖烏爾節、播種節等)等三類。這些節日或者反映了塔吉克族遠古的習俗、對自然和生活的看法,或者反映了塔吉克族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動。這些節日中或多或少都有數字”七”的印記。例如,在肖公巴哈爾節,有一條規矩,即”hefte sin” 其中”heft”在塔吉克語中是七的意思,而”sin”代表七種以sin這個音為詞首的食品的名稱。一般常見的七種食品為”sebze”(麥苗或者一般綠色蔬菜) 、”samanov”(加入麥苗汁的甜面食)、”seneded”(沙棗)、”somaq”(一種植物)、”sijir”(蒜)、”sumbul”(缬草)和” sirke” (食醋)等。除此之外,還要擺放七種具有象征意義的物品,它們是:古蘭經、彩蠟、紅魚、彩蛋、各色花、各種瓜果和羊羔肉。
5、數字”七”與塔吉克文學藝術
文學藝術屬于意識形态領域,它通過語言和藝術形式塑造形象,然後通過形象反映社會生活,它還反映廣大人民群衆和作家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傾向。以上談到了數字”七”在塔吉克人對自然、社會和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誠然,這種觀念在塔吉克文學藝術中也有其表現形式。塔吉克文學由民間文學和作家文學構成。而被譽為古代塔吉克族社會和文化的鏡子的塔吉克民間神話傳說,根據主題内容可分為關于自然現象的神話、關于社會現象的神話和關于英雄人物的神話等三類。其中關于英雄人物的神話傳說就像一部連續劇,内容十分豐富。關于英雄如斯坦木的傳說最為有趣、最為動人,内容也最為豐富。魯斯坦木神話是塔吉克神話中的的核心部分,有趣的是,魯斯坦木共有七難,他的經曆被稱為”七大經曆”。這七次經曆指的是:越過戈壁荒灘找到泉水的經曆、與龍搏鬥多次最終戰勝的經曆、消滅貌似天仙的女巫的經曆、與兩個犄角的妖怪大戰七天七夜最終戰勝的經曆、戰勝白魔的經曆、最後是幫助人類擺脫苦難、獲得幸福的經曆。
費爾多西的《王書》有三個與”七”有關的描寫,一是有關魯斯坦木七次經曆的描寫,這和民間故事中的基本相似。二是伊斯凡迪亞爾的七種膽略。三是七對戀人的故事,包括《紮裡與魯達拜》、《畢簡與麥尼傑》、《霍斯魯帕爾維孜與西林》、《萊莉與麥基侬》、《魯斯坦木與太米乃》、《斯亞務西與素達拜》和《百合熱木與迪裡阿熱木》等,這些故事一千多年來脍炙人口,廣泛流傳于伊朗、中亞、南亞、新疆等地,成為愛情故事的藍本和題材庫。波斯塔吉克思想家詩人尼紮米(1140-1203)在這些愛情故事的基礎上創作了聞名世界的五卷詩,成為五卷詩之鼻祖。他的五卷詩中有一部達斯坦名為”heft pejker”(意思為:七朵花或七顆星,有人譯作”七星圖”),這也是數字”七”的象征意義在其作品中的反映,該作品就是取材于《王書》,是根據百合熱木古爾王的故事創作的。尼紮米通過百合熱木古爾王這一形象表達了自己的社會政治思想和治國方略。達斯坦的主人公是古波斯國的國王百合熱木古爾王,他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通過刻苦努力,掌握了多種語言。由于他智勇雙全,最終戰勝惡勢力登上了王位。他借鑒曆任國王的經驗教訓,制定出了治國的良策。但是,有一天百合熱木古爾王在一個古堡看到了七個美女的塑像,激動萬分。他決定從世界的七方找來七個美女做妃子。為此他還修建了七座豪華的塔樓,各住一個美女。這些美女分别來自波斯、秦、拜占庭、東非、印度、花喇子密和斯拉夫。百合熱木古爾王輪流每夜宿在一個塔樓裡,并聽美女為其講一個故事。他在這種荒淫無度的生活中已忘了國事。一天,百合熱木古爾王與大臣們去打獵時,看到一個牧羊人正在吊死一隻狗,他覺得很好奇,于是就問牧羊人為何如此。牧羊人回到說:”現在狗和狼串通一氣,因此要處死它”。 百合熱木古爾王聽了牧羊人的話突然醒悟,覺得自己受了大臣的迷惑,沉迷于女色,使國家到了滅亡的邊緣。他立即返回宮殿,将使自己受到迷惑的七個大臣就像牧羊人吊死狗那樣吊死了,然後指出當國王容易,但是當好國王确實不易。最後他下旨,将自己曾經行樂的七座塔樓改為祆教的殿堂。而他自己進入一個洞窟,從此消失。
詩人通過這個有趣的故事表達了自想往己成為公正愛民的國王的願望的同時又巧妙地處理了國王和普通百姓之間的關系。後來塔吉克詩人阿不都熱合曼·加米(1414-1492)和維吾爾-烏孜别克詩人艾利希爾·納瓦伊模仿尼紮米創作了達斯坦”七星圖”。
塔吉克古代傳說是由魯斯坦木傳、伊斯凡迪亞爾傳、斯亞吾西傳和鐵匠闊瓦傳構成的一個系統。幾千年以來,塔吉克古代民間傳說成為古典五卷詩、達斯坦叙事詩、麥斯乃維詩、格則勒詩的重要材料來源。其中伊斯凡迪亞爾傳中突出了伊斯凡迪亞爾的七個英勇事迹:一是,伊斯凡迪亞爾殺死兩隻狼的事迹,二,伊斯凡迪亞爾殺死獅子的事迹,三,伊斯凡迪亞爾殺死龍的事迹,四、伊斯凡迪亞爾殺死老妖的事迹;五、伊斯凡迪亞爾殺死大鵬的事迹;六、伊斯凡迪亞爾翻越雪山的事迹;七,伊斯凡迪亞爾涉過大河的事迹。
古典五卷詩創作史上,繼尼紮米和霍斯魯之後,出現了一個璀璨的明星,他就是塔吉克古典詩人阿不都熱合曼·加米,加米的五卷詩由《萊莉與麥基侬》、《亞曆山大傳》、《玉素甫與祖來哈》、《沙拉瑪與艾布沙勒》、《金鑰匙》、《自由之禮》和《虔誠者傳》等七部達斯坦構成。研究數字”七”與塔吉克文化之間的關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在這方面進行初步的探讨,算是抛磚引玉。最後,以德國著名詩人歌德(1749-1832)的話結束此文,因為他的這段話中同樣包含了數字”七”,而且與古典文學有關,他說道:”人們認為在波斯500年的漫長曆史中出現的詩人作家中有七位最為有名,這句話的真實性毫無疑問,但是說實在的,他們沒有提到的許多詩人仍超出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