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為什麼要回鄉偶書?一位詩人,他是浙江曆史上第一位有史料記載的狀元,并且是李白走向仕途的引薦人,他37歲中進士、狀元,從此走出家鄉,走向仕途,這位詩人就是唐朝文壇的賀知章,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賀知章為什麼要回鄉偶書?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一位詩人,他是浙江曆史上第一位有史料記載的狀元,并且是李白走向仕途的引薦人,他37歲中進士、狀元,從此走出家鄉,走向仕途,這位詩人就是唐朝文壇的賀知章。
賀知章(約659年——約744年)是一位年少成名的詩人,生性曠達豪放,善談笑,好飲酒,又風流潇灑。他才華橫溢,也很惜才,當他看到李白的詩文後,甚是喜歡,遂成為忘年之交,并把李白引薦給唐玄宗為官。
賀知章晚年放蕩不羁,自稱“四明狂客”,又因其詩風豪放,人稱“詩狂”。從他的詩作中,足見功底。
賀知章八十六歲告老還鄉,望着夢裡的故鄉,一張張陌生的面孔,不禁感慨萬千。想着自己外出做官已經五十多年,當初正是風華正茂,如今回來雖然鄉音未改,但已是兩鬓斑斑。
賀知章正在感歎人生易老,世事滄桑,幾個孩子注意到了他,笑着圍過來,問他從哪裡來?
“笑問客從何處來”,對詩人來說是重重一擊,自己落葉歸根時,于家鄉已是形同路人,哀婉之情,久久不絕。于是,揮筆寫下一首詩。
《回鄉偶書》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數十年背井離鄉,終于回來了,親朋好友前來探望,并告訴他,這些年來他所認識的舊友玩伴大都已去世。詩人歎息客居他鄉的時間太長,轉眼人已老邁,不免發出“人事無常”的傷感。
這時,詩人的目光轉向門前的鏡湖,在春風的吹拂下泛起陣陣漣漪,一如從前,現在沒有變的也隻有鏡湖水了。時光匆匆,轉眼物是人非。詩人不由得寫下第二首詩。
《回鄉偶書》其二
離别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這兩首詩,作者的感情自然、逼真,語言仿佛從肺腑中自然流出,樸實無華,讀者在不知不覺中便被引入詩歌的意境。像這種源于生活、發自心底的好詩,是難能可貴的。
讀了賀知章的這兩首詩,也深有感悟:
一、詩貴有真情實感
真情流露的作品,才能打動人心。我們寫作,應忌假、大、空,而是要寫心底真正的聲音,這樣的作品才有血有肉,才有靈魂。
二、以點概面
寫作,要善于從細節處表現中心。一句“笑問客從何處來”,就把作者回歸故鄉後,那種歲月流逝、物是人非的蒼涼之感展露無遺,言盡而意未絕。
三、傳統思想的體現
這兩首詩,也表現了中國的傳統思想——落葉歸根。
不知道這兩首詩有沒有喚起你的思鄉之情?漂泊在外,就猶如天空中的風筝,故鄉就是那線軸。
他鄉的遊子呀,抽空多回家看看,那是我們出生成長的地方,是我們永遠的根。
你喜歡賀知章的這兩首詩嗎?歡迎交流。
徜徉古詩詞,領略更多的智慧,我們一路同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