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南閣水哥
說到《示兒》,首先能想到的一定是陸放翁。“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種愛國忠義之精神,廣為後人傳說。而在唐朝,首先題詩名為《示兒》的還有另外一人。這人是百代文宗之美稱的韓愈。可是他的這首詩,被後人诟病無數,甚至算是一首“翻車”之作。真相如此?真的有那麼不堪嗎?并不。韓愈所說的,隻是後來人沒有讀懂罷了。
平民韓愈的逆風起步
元和十年,長安靖安裡。韓愈在家中有點郁悶。不久之前他剛被提拔到中書舍人的位子。可是總有那麼些嫉妒之人,在皇帝面前嚼舌根,最終落得改授為太子右庶子。心裡說不出的憋屈。最讓他難受的是,朝廷之中沒有多少人能為他出口,就因為韓愈是平民出身。
韓愈的遭遇,在唐朝并不罕見。從小他就是孤兒,是兄長一手帶大。成年後多次參加科舉,雖中了進士可一直不能做官。唐朝的科舉制度和後世的不同,當時科舉考試先由禮部舉辦,考中之後呢還要經過吏部考試,及格後方能授予官職。所以吏部的這道考試叫做“釋褐試”。意思就是考試及格了你就可以換成官服。當時取人的标準有四條。一是對身材有要求,長得挺拔豐偉才行。二是說話言辭要清楚。三是字要寫的好看,第四叫做判,也就是文筆要好,思路要清晰。講道理作為後世的文宗,韓愈這幾項應該都沒有問題,可是世事難料。韓愈居然碰壁三回都失敗,真的是活見久了。
當不了官,沒辦法啊,韓愈不得不另辟蹊徑。從節度使的幕府開始做起。貞元十二年,韓愈因受到推薦,出任宣武節度使觀察推官。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
優秀的人才在哪裡都會發光,經過一段時間的幕府工作後,終于找到機會完成了“釋褐試”可以光明正大的到京城來工作了。這一幹就是20年。
一碗追求功名利祿的毒雞湯韓愈不像賀知章,一生順風順水,做了天平好官。他是一路的浮沉,付出的心血又有多少能看到呢。
“恩封高平君,子孫從朝裾”。
當官多好,不僅衣食無憂還能擁有更高的名聲和更多的财富。韓愈很高興,自己的努力奮鬥還是換來了這美好的一切。他會比任何人都珍惜,他也害怕這一切會消失。于是趕緊告訴孩子們,好好讀書,将來出人頭地,光耀門楣。
有沒有發現,韓愈也不過是一個平常之人,所想的依舊是功名利祿。所以後來的蘇轼也曾批評他
“退之示兒雲雲,所示皆利祿事也”
沒有吃到苦頭的人,是不會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的。而美好的生活又要靠不斷的追求才能得以實現。韓愈所想的,其實就是大衆百姓之所思。
那又能如何?韓愈毫無退縮,他知道,一旦這篇文稿被天下所知的時候,他肯定不在了。可是他的孩子們還要繼續的工作,難道真的不工作了坐等着一個個都要被天下所取代嗎?
他隻是一碗毒雞湯罷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