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晌午,李太平頭頂草帽,手握樹枝,小心翼翼地将一指長的大豆苗從地膜裡撥弄出來。看到自家撂荒一年多的坡地冒出一排排新芽、重新煥發生機,這位63歲的老農由衷地開心。
“莊稼人把土地當自己的娃,我把‘娃’托付對了人!”他說。
李太平在複墾耕地上勞作。(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李太平家住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天水鎮焦李村,這裡的農田大多是“挂”在山坡上的山旱地,很難找出一塊平整地。為了謀生,年輕人進城務工,山頭陸續出現一些“嗷嗷待哺”的撂荒地。
老李愛種地,但自從三個子女相繼外出務工,他和老伴還要照料果園,實在力不從心,隻得擱置“養”了40多年的兩畝山地。看到地裡長滿雜草,老李心裡很不是滋味。
轉機來了。2021年,天水市通過差異化獎補政策,吸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流轉整治撂荒地,并結合高标準農田建設,将符合條件的撂荒地納入高标準農田範圍。去年10月,焦李村也開始整治撂荒地。
聽說國家支持撂荒地整治,整治後流轉給農民專業合作社統一管理,老李很快就簽了流轉協議。他的地被納入天水鎮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千畝示範點。
自從村裡開始整地,老李總愛往山頭爬,看鏟車、旋耕機開上“沉睡”已久的山頭,将雜草叢生的荒地推平“美容”,昔日的荒地很快被修整成錯落有緻的現代化梯田。
這是5月11日拍攝的天水市秦州區天水鎮複墾耕地景象(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老李的手機相冊裡詳細記錄着整地過程。“3月5日,鏟車、挖機開始平地,不出一會兒,田就平整了;4月10日,手推播種機開進了田裡,開始點種玉米。機器比人麻利多了!”他興奮地向記者展示。在天水市糧食生産投資資金的支持下,昔日撂荒地實現了全面機械化作業,不到一年便完成施肥、起壟、覆膜、播種,初夏時節泛起新綠。
閑不住的老李被聘為村裡的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負責打掃衛生、幫助平整梯田,一年有近兩萬元的收入。閑暇時,他就到地裡溜達。眼見“鄉下娃”成了用上套種法的“時新田”,老漢也自豪起來:“這茬糧下來,我還能拿到一筆分紅。”
撂荒地“托管”政策不僅讓農民的“娃”有了托付,也吸引了更多“帶娃者”的加入,來自華岐鎮羅台村的羅文昌就是其中一員。這幾年,他常聽父親提起村裡無人照看的荒地。老一輩“開荒不易,棄用可惜”的責任感讓他萌生了整治家鄉撂荒地的想法。
今年2月,羅文昌專門組建團隊,投入300萬元整治撂荒地。在流轉土地的過程中,鎮政府提供了一系列對接服務,每畝200元的補貼和整整50噸肥料,讓他在暖心的同時更有信心。
這是5月11日拍攝的天水市秦州區華岐鎮複墾耕地景象(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如今,華岐鎮的撂荒地正在這位“80後”小夥的推進下變成“千畝示範田”,按照邊整治邊趕時節耕種的方式,倒茬種玉米、小麥、大豆等。“我打算在農田附近建立面粉加工廠和糧油廠,在解決老鄉就業的同時打造本土品牌,讓曾經的撂荒地長出‘緻富糧’。”他說。
天水市秦州區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肖亞東說,通過一攬子政策支持,撂荒地正在成為“香饽饽”。
自從2021年推進撂荒地複耕複種工作以來,天水市共整治撂荒地50.56萬畝。
走在下山的路上,老李忍不住向記者講起豐收的場景。他的眸子亮亮的,閃爍着甜甜的希望。(記者文靜、王紫軒、趙偉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