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4日從湖南省博物館獲悉,近期,湖南省博物館首次對馬王堆漢墓出土未整理紡織品進行系統性清庫,最新發現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菱紋绮裡有織入的文字等,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研究空缺。
湖南省博物館21日完成對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的系統性清庫,将倉庫内未入賬的所有文物有序編号,共清理出藏品21000餘件。其中,紡織品庫19000餘件,漆木器庫1700餘件。
這是喻燕姣(右)正在指導工作人員對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進行清庫建檔。湖南省博物館供圖
長期從事古代紡織品文物保護修複與研究的湖南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董鮮豔說,由于早前出土的絲織品數量大,破碎成塊的殘片以及大堆紡織品粘連堆積成的“絲磚”等都未定級入賬,僅作為資料文物保存入庫。此次清庫,專家将有信息量、有一定特色和意義的殘片都進行了歸檔。
“清庫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和保管文物。”湖南省博物館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喻燕姣說,清庫時在菱紋绮殘片裡發現了文字。“這是首次發現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菱紋绮裡有織入的文字,是典型的篆隸,體現了漢初高超的紡織品織造技藝。”
這是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黃褐色對鳥菱紋绮地“乘雲繡”。湖南省博物館供圖
此外,專家在清庫中發現了絲織品新紋樣,豐富了對墓葬文物的認知。喻燕姣說,如長壽繡中原來認為隻有龍紋,這次發現了鳳鳥紋。馬王堆鳳鳥紋是漢初鳳鳥标準形象,繼承了楚式鳳鳥風格,寓意美好、呈祥、長壽,與漢代渴望長生不老、羽化升仙的思想契合。
這是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絹地“長壽繡”。湖南省博物館供圖
湖南省博物館的專家還在清庫過程中對目前國内唯一出土的用羽毛作為棺飾的“羽毛貼花絹”進一步進行了研究。“古文獻有記載的用畫繪做棺飾的實物有出土,但是用羽毛作為棺飾卻是目前唯一發現。”董鮮豔說,從形制上分析可能有3到4種羽毛,但由于碳化較厲害,還難以判定羽毛屬于哪種動物。
這是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羽毛貼花絹。湖南省博物館供圖
1972年至1974年發掘的馬王堆漢墓是西漢長沙國丞相、轪侯利蒼一家三口的墓葬,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包括700餘件工藝繁複的精美漆器,500多件織精繡美的絲織衣物等,是20世紀世界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其中,一号墓出土的“辛追夫人”遺體是世界上已發現的保存時間最長的一具濕屍。
來源:新華社
記者:張玉潔、孫毅
監制:牟彥秋 黃林昊
編輯:張玲琳
校對:梁甜甜 谷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