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執行标準是真的嗎?來論■毛建國,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大米執行标準是真的嗎?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來論
■毛建國
據報道,日前,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有人舉報稱所購買大米中混雜有疑似塑料顆粒物,要求依法進行處理。當地近日調查通報稱,在大米中發現的白色可疑顆粒物為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生産原材料,系稻谷在運輸、裝卸過程中不慎混入,可排除人為故意摻雜摻假。
這則“大米吃出塑料”的消息,不禁讓人想到了傳言已久的“塑料大米”。從通報中可以看到,當地并沒有覺得這是多大的事情,言下之意,這是偶然的,消費者不必擔心。然而,即便我們相信這是“不慎混入”的,但不代表背後就沒有問題,也不代表不值得警惕和思考。
一段時間以來,市場上流行各種“塑料大米”的傳說,有些傳說還有鼻子有眼睛。從經濟理性出發,所謂“塑料大米”,并沒有多少可能性。這種白色塑料顆粒的市場行情,大約是5塊錢一斤,而市場上普遍大米的價格,每斤不過兩三元。逐利是商人的天性,有什麼必要用高價塑料顆粒冒充低價普通大米?即便冒充高價大米,用普通大米也更劃得來,誰會閑得沒事做,損人又損己?而且由于比重不同,在淘米時,也很難蒙混過關。
謠言止于智者。在面對市場傳言時,必須多一些求證意識。可是,人們對“塑料大米”的懷疑,僅僅是因為科學素養缺失嗎?“塑料大米”證僞背後有真問題。在很多人看來,我們今天面對的市場,是一個沒有做不到隻有想不到的市場,很多亂象的發生,早已經颠覆了人們的想象,人們懷疑“塑料大米”,實質是懷疑大米生産體系。
面對官方通報,人們傾向于相信,這些塑料顆粒隻是“不慎混入”,并非“人為故意摻雜摻假”。可這個“不慎混入”,為何就這麼容易?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上,有關方面早就提出,要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如果這個體系真的存在并且發揮作用,那麼這些塑料顆粒,又是如何“不慎混入”的?
公衆的科學素養确實需要提高,安全生産的防控能力也應該提升。打造從田園到餐桌的“安全鍊”,必須落實到行動上。大米吃出塑料背後有真問題,“塑料大米”固然是假的,但包括大米在内的很多食品的脆弱生産體系是真的,這正是當前食品問題頻出的重要原因,也是人們對食品生産依舊缺乏足夠信心的主要原因所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