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
中央電視台引進譯制了
美國NBC的一部電視劇——
《大西洋底來的人》。
這部講述大西洋探索的神秘科幻劇,
很快讓時髦的年輕人愛上了三樣東西:
蛤蟆鏡、喇叭褲、飛盤。
圖源:人民畫報
雜志上寫:
“每當夏秋的夜晚,
城市的開闊之地上,
男女老少都揮動着他們的雙臂,
将飛盤抛向落日餘晖的天空”。
40年後,
當飛盤又晃晃悠悠蕩回大衆視線時,
卻已得不到這麼單純的贊美,
而是引來不少争議。
圍繞飛盤的喧嚣,
集中在兩個點。
第一是它的社交色彩過濃,
許多偏激者認為這就是打着運動的旗号“搞别的”。
和過去靠樓上樓下吼一嗓子不同,
現在飛盤主要靠網絡社區“搖人兒”。
北上廣深等潮城,
打從今年春天開始,“長”出了不少微信群。
約場地、約人、發布規則;
有更卷一點的社群,
還自帶攝影師,
高清大圖直出,
各憑本事PS,
分享朋友圈小紅書一條龍,
齊活!
飛盤運動本身固有的社交屬性,
在互聯網運營術的加持下,
爆發式釋放出來,
這也是讓不平者憤慨的點——
你到底是來運動的,還是來顯擺的?
有極端的批評者,
把穿着緊身瑜伽褲和彩色運動内衣的女玩家,
叫“飛盤媛”,
說這項運動最妙處就是男女混合,
女性成為身體展示者,
男人則獲得了當“舔狗”絕佳機會,
追着美女跑。
……
用“點點點”來代替詳細展開,
是因為此類言論太辣耳朵,
再寫就不禮貌了。
飛盤打破男女界限,
于運動的意義不敢妄下結論,
但這一規則本身是文明且先進的,
被曲解為“撩騷”,
實在是大可不必。
至于從玩家着裝“誅心”,
更是低級且刻薄,
從舊社會苦難女性身上扯下的裹腳布,
怕是裹到了某些人心裡。
女性有穿衣的自由,
有穿着緊身瑜伽褲玩飛盤的自由。
但同時,
社交網絡上的确有不少玩家吐槽,
一些新手不僅限于女性,
毫無體育精神,
好像就是來拍照的,
整場一共跑了不到100步,
還是為了“出片兒”。
這種批評是中肯的,
哪怕帶着社交基因,
飛盤歸根結底是運動,
運動場上坑隊友,
必然招人煩。
飛盤的第二個争議點,
在于怨它搶了本來不多的足球場地。
足球是國人心中的隐痛,
分析來分析去,
“沒有群衆運動基礎”似乎是能找出來的最内因。
但要說足球支棱不起來怪飛盤,
那真有點學習不好怨鄰居的意思。
運動面前一切平等,
總不能因為足球不行,
有什麼好的就都可着足球。
今天是飛盤,
明天還有橄榄球、腰旗橄榄球,
許多新興運動都在默默發酵中,
到時候足球愛好者的假想敵,
恐怕數都數不過來。
根本原因有二,
一是力不從心的足球運動,
也得想點招刺激刺激大衆熱情了;
二是帶草皮的運動場地本來就不夠,
應該從增量上想辦法,
而不是在存量裡使勁琢磨。
人紅商務多,“盤”紅是非多。
與40年前大西洋的男人帶貨不同,
這次它火得更徹底、層次更豐富,
屬于“社會面”的火。
這是網絡時代的一次樣本式走紅,
源于一小部分人多年的默默推廣蓄力,
伴随着接踵而來的“起底”、“扒皮”和質疑,
得益于社交、受謗因社交,
還裹挾了性别議題、足球之殇、中年VS青年等
多個熱門話題。
飛盤這隻“盤”,
原本承載不了這麼多。
但要從新興事物變成真正走進大衆的主流運動,
必須穿越種種争議,才能順利“飛升”。
這也是今日互聯網的一個切片級“景觀”——
一樣新事物從萌芽到走紅,
需要經曆什麼。
其實,
我們可以對新生事物更多一些包容。
來源: 央視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