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9個财力貢獻省份

9個财力貢獻省份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9 11:51:24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孫庭陽 姚坤 郭霁瑤 楊琳

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和福建構成了中國東南沿海經濟大省的版圖。

這是中國最具活力、最強勁的經濟版圖。5省市經濟體量占全國1/3以上,财政收入占比近4成,在地方對中央财政淨上繳中貢獻近8成。51%的上市公司、科創闆及創業闆60%的市值來自5省市。5省市的市場主體吸納了全國70%跨省農民工就業。長三角、珠三角進出口占全國的近60%。

它們因此被稱為中國的經濟大省。但在國際國内環境出現超預期變化、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的情況下,這些省份的經濟增長也在放緩,甚至上半年經濟增速落後于全國平均值。

“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條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标。”7月28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明确要求。

當前正處于經濟恢複的關鍵時間點。東南5省市如何繼續挑起國家發展、穩經濟的大梁,發揮保障國家财力的主力作用?如何努力穩增長穩财源?

9個财力貢獻省份(被點名的經濟大省)1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一次經濟形勢座談會上透露的數據,引發了互聯網上又一輪對東南沿海經濟大省的關注和讨論。

7月7日,李克強在福建主持召開東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負責人座談會,會上,福建省領導發言,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和廣東省領導通過視頻發言。李克強說,當前正處于經濟恢複的關鍵時間點。東南沿海5省市經濟體量占全國1/3以上,财政收入占比近4成,在地方對中央财政淨上繳中貢獻近8成,有力支撐了國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對中西部地區轉移支付。要繼續挑起國家發展、穩經濟的大梁,發揮保障國家财力的主力作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進一步打通産業鍊供應鍊堵點,推動經濟運行盡快回歸正常軌道,努力穩增長穩财源。

“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條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标。”7月28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明确要求。

這再次引發了大家對東南沿海經濟大省的熱議:什麼是經濟大省?為何是福建、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這5個省市(以下簡稱“東南5省市”)?這些經濟大省對中國經濟究竟有多重要?

9個财力貢獻省份(被點名的經濟大省)2

東南5省市經濟實力有多強?

GDP連續多年占全國35%以上

東南5省市占我國國土面積1/20,全國人口1/4,合計GDP占全國35%以上,其中的廣東、江蘇和浙江,是國内GDP的翹楚。

今年上半年,廣東省GDP達5.95萬億元,繼續處于全國第一。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增速比全國平均低0.5個百分點。江蘇省以5.69萬億元的成績,奪得第二,同比增長1.6%,增速比全國平均低0.9個百分點。從絕對值看,這兩個省在全國各省份2021年GDP排名中,處于冠亞軍。并且,還是“蟬聯”,從2010年開始,這兩個省連續11年半是全國GDP的冠亞軍。

浙江今年上半年實現GDP 3.62萬億元,在全國31個省份中高居第4名。自從有完整統計數據的2005年以來,浙江一直穩穩處于第4名。今年上半年浙江GDP同比增長2.5%,和全國平均增速持平。

和浙江、廣東同屬東南沿海的福建,地域面積排在全國第23名,人口數量排名約在第15名,今年上半年創造的GDP,排在全國第7名,達2.46萬億元,相比2021年的位次,前進了1名。

和江蘇、浙江相鄰的上海,論人口數量、地域面積,與一些大省相比不在一個數量級,但經濟實力雄厚。上海今年上半年實現GDP 1.93萬億元,在全國31個省份中排在第13名,比2021年的排名下降了3名;今年上半年GDP增長-5.7%,增速比全國平均低8.2個百分點,上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是上海經濟增長減速的主要原因。

東南5省市GDP合計起來更可觀。

今年上半年,東南5省市GDP合計達19.66萬億元,占全國35.13%。

近10年來,東南5省市GDP占比一直在32%以上。2014年,東南5省市GDP占全國比例是32.25%,那是近10年的最低值。2021年1季度時,占比高達36.2%。今年上半年占比是35.13%,從圖形趨勢看,有從高位開始下降的态勢。

東南5省市體量大,人均數量也可觀。

人均GDP是衡量一地人均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說,2021年我國人均GDP達到80976元,超過世界人均GDP水平。

東南5省市人均GDP全部超越全國平均。2021年,全國31個省份中有11個省份人均GDP超過全國平均。其中,北京和上海人均GDP分别是18.4萬元、17.36萬元,兩倍于全國平均。江蘇、福建、天津、浙江、廣東的人均GDP,分别是全國人均的1.69倍、1.44倍、1.4倍、1.4倍和1.21倍。

9個财力貢獻省份(被點名的經濟大省)3

東南5省市财政貢獻有多大?

财政收入占比近4成,在地方對中央财政淨上繳中貢獻近8成

除了在全國GDP中占比高,近年來東南5省市稅收收入占比也較高,每次統計數據一公布,“幾省幾市養中國”的提法就會在網絡上廣泛流傳,引發東南沿海經濟大省和内地省份網友的激烈争論。

各省份今年上半年稅收收入數據,目前尚未公布。一位業内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稅收收入是各地區地方本級公共預算收入的主要來源,一般能占到6成左右。根據各地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數據,能對當期各地的稅收收入有個大概判斷。

9個财力貢獻省份(被點名的經濟大省)4

東南5省市稅收合計占全國4成以上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地方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前3名省份分别是廣東、浙江和江蘇,分别是6730億元、4984億元和4639億元。

如果看已經公布的往年數據,廣東、上海、江蘇和浙江,位居全國2020年稅收收入前5名。

國家稅收年鑒顯示,2020年,全國稅收收入16.6萬億元,廣東(含深圳)、上海、江蘇、北京和浙江(含甯波)進入稅收收入前5名省份,分别是2.36萬億元、1.59萬億元、1.54萬億元、1.33萬億元和1.27萬億元,福建(含廈門)是0.47萬億元。東南5省市稅收收入合計占全國42.06%。這一比例,相較2016年43.35%有所降低。2017年至2019年占比分别是43.18%、43.09%和42.56%。

充沛的稅收收入也讓東南沿海經濟大省擔起了保障國家财力的重任。

1994年實行分稅制财政管理體制以來,我國逐步建立了稅收返還和财政轉移支付制度。中央财政集中的财力主要用于增加對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區的轉移支付,轉移支付規模不斷擴大,有力促進了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推動了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目标的貫徹落實,保障和改善了民生,支持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據财政部數據,2020年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決算數是8.32萬億元。按省份看,對中西部省份給予較多,對東部省份稍少。

2020年中央對東南5省市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決算數占國内總量8%,這一比例,比2019年的8.05%稍低,更低于2017年(8.89%)。

2018年至2020年,稅務部門從東南5省市征稅合計分别是7.32萬億元、7.32萬億元和7.24萬億元。中央對這5個省市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金額分别是0.61萬億元、0.6萬億元和0.67萬億元。

如李克強總理所指出的那樣,東南沿海5省市财政收入占比近4成,在地方對中央财政淨上繳中貢獻近8成,有力支撐了國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對中西部地區轉移支付。

為什麼不能說“幾省幾市養中國”?

如何理解東南5省市稅收收入2020年占全國的比例超過四成這一數據?如何精确量化計算東南沿海經濟大省對國家的經濟貢獻?中央财經大學中國公共财政與政策研究院院長喬寶雲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嚴謹的學術問題,要承認東南沿海經濟大省對其他省份的支持和帶動作用,但不能輕易得出“幾省幾市養中國”的結論,網絡上很多文章的計算方法并不嚴謹,在學術上站不住腳。

“不能簡單地将從某地征收的稅,完全等同于某地的稅收貢獻。”喬寶雲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他舉出其中三個理由。

其一,我國的稅源所在地和稅收征收地之間有差距,并不完全匹配。比如一家企業的總公司在某地,分公司開在其他多地,稅收集中在總部所在地繳納,而稅源地分布在全國的其他地方。這就是總部經濟效應,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越容易有總部經濟效應。

其二,我國稅收的設計,為了減少征收成本、征收方法簡單易行,在生産環節征稅。以煙葉稅為例,煙草行業是利稅大戶,2020年國家煙葉稅收入109億元,其中在雲南收繳53億元,占到了全國的近一半,這53億元也體現在雲南的稅收1462億元中,但不能說這些稅收全是雲南貢獻的。法規規定“收購煙葉的單位為煙葉稅的納稅人”,收購煙葉的單位在雲南代收代繳稅款,而實際上這些稅收的貢獻者是全國的香煙購買者。

其三,有些稅收與最終消費有關,隻有完成了與最終消費有關的交易才能真正實現稅收。如果沒有交易,生産出的産品沒有銷路,就不能夠實現稅收。以方便面為例,假如全國隻有一家方便面企業在東部省份,稅收在東部省份繳納。如果全國人民都不吃方便面,這個企業就不能持續生産,也無法完成稅收。“産品銷往全國各地,貢獻這一稅收的是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隻能說這個稅收是通過這個企業征收,體現在這個省的稅收收入上”。

9個财力貢獻省份(被點名的經濟大省)5

沒有活躍的市場主體, 東南5省市就沒有強勁經濟動力

51%的上市公司、科創闆及創業闆60%的市值來自東南5省市

如果将鏡頭推近,透過東南沿海經濟大省亮眼的宏觀數據,你将看到一個個鮮活的微觀市場主體。

在你閱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可能正有輪船或大貨車從廣東肇慶出發,将智能化面粉生産車間産出的烘焙面粉,運送到福建、上海、江蘇、河南、新疆、内蒙古等全國各地的食品工廠及烘焙門店,最終以面包、蛋糕等形态出現在超市或門店的點心專區,被當地消費者買走品嘗,而制作這些面粉的關鍵原料——小麥,則來自海外。

這條美食流通鍊,也是廣東肇慶福加德面粉有限公司日常運營的商業鍊:該公司的兩大廠區每日可處理小麥2200噸,主要産品烘焙面粉的下遊客戶則覆蓋了全國各省份。

在這條商業鍊上,流通的不僅僅是實體貨品,還有各類關鍵商業信息,在從上遊的小麥供應商拿貨的同時,福加德還要幫助供應商了解國内烘焙市場對于小麥特性的具體需求;在向下遊的客戶銷售面粉時,福加德也會參與研發,比如河南某烘焙食品廠客戶在研發網紅點心“麻花面包”受阻時,福加德為其更新設計方案,與合作之初相比,産品的銷量漲了三四倍。

美食之外,還有家電、服裝鞋帽、文具……東南經濟大省裡大大小小的各類“福加德”,利用沿海區位和開放優勢,打通了自己通向全國各地的商業鍊,為東南經濟大省提供了充足活力,也創造了無數條連接東南沿海經濟大省和内地省份的毛細血管。

東南5省市占近三年全國新增市場主體三成以上

李克強總理在東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負責人座談會上說:“東南沿海地區經濟活力足,活就活在各類市場主體多。”

據天眼查APP顯示,從2019年至2021年,東南5省市新成立的個體工商戶合計占31.4%,其中江蘇占了11.4%,可見東南5省市,特别是江蘇個體工商戶之活躍。同期,東南5省市市場新成立的市場主體(個體戶 企業)占全國比例也在30%以上,達到了33% ,江蘇同樣是居于首位,占比10.2%。

除了市場主體數量多,如果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指标判斷企業的科技含量,東南5省市的實力排名居前列。

截至2021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9、2020、2021年認定并發布了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共有4762家企業名列其中。其中浙江、江蘇、山東、廣東和上海區域内企業數量居于前5名,福建也居于前10名,東南5省市合計占比達34.2%。5個省份占了全國1/3以上。

51%的上市公司、科創闆及創業闆60%的市值來自東南5省市

上市公司通常是各地最優秀的市場主體,以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觀察,也能發現經濟大省的雄厚實力。

從上市公司數量來看,東南5省市上市公司數量占滬深兩市全部上市公司數量的53%。如果按市值計算,東南5省市在科創闆、創業闆上市公司市值都占到60%以上,占滬深兩市市值44%。

從募資額來看,自A股市場開市以來,募資額前10名省份分别是北京、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山東、福建、湖南、四川和安徽。東南5省市首募資金占全部比例達46%。

從主要服務科技創新企業的科創闆來看,共有440家企業在此上市,上市數量前3名的省份分别是江蘇、廣東和上海,分别是85家、71家和66家。北京、浙江和山東的科創闆上市數量是第4名至第6名。東南5省市科創闆上市公司數量達267家,占據全部科創闆上市公司的61%。

從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的創業闆來看,上市數量前3名的省份分别是廣東、江蘇和浙江,上市公司數量分别是260家、170家和145家。北京、上海和山東,排在第4名至第6名。福建有創業闆公司40家,排在第8名。

再來看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東南經濟大省依然排名前列。

按照2019年至2021年均有可比數據計算,2019年營業收入前5名省份分别是北京、廣東、上海、浙江和江蘇,山東是第6名,福建是第7名。

2021年,營業收入前4名省份名單沒有變化,福建躍升至第5名,原來的第5名江蘇落至第6名。

從上市公司淨利潤合計值看,2019年至2021年,淨利潤前5名是北京、廣東、上海 、浙江和江蘇,福建在2019年排名第6,2021年滑至第7名。

9個财力貢獻省份(被點名的經濟大省)6

東南沿海如何成就了經濟大省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宋代大詞人柳永寥寥數語,就寫出了江浙一帶當時的富庶和繁華。

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的多位專家均認為,東南沿海經濟大省之所以發展相對更快,得益于自古就有的區位優勢和改革開放之後的政策優勢。

位于沿海和大江大河下遊,本身就是優勢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認為,東南沿海經濟大省的區位優勢有三點:第一,在海邊的地理位置,降低了運輸成本;第二,沿海地區往往對外更開放,更容易接觸到新的思想理念、科學知識、技術,同時對外商業交往多,有助于形成商業文化和規則,交易成本會降下來,“比如說你做生意就不能騙人,否則下一次沒人跟你玩了,對吧?”;第三,淡水資源比較豐富。

“好多人不注意淡水資源這一點。”蘇劍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人生活需要淡水,工業的發展也需要淡水,而中國的大江大河都是自西往東流的,在西部是涓涓細流,養不起大城市,你看長江中下遊地區一串大城市,你想想要是沒有淡水的話,這些人都活不下去怎麼發展。”

廣東肇慶福加德面粉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市場運營部總監劉賦佩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直言:“我們的第一個優勢就是區位優勢。”

長期以來,廣東省始終保持着中國内地第一外貿大省地位。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今年上半年,廣東外貿進出口3.91萬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2.8%,名列全國第一。而福加德所在的肇慶市,也是廣東的外貿重鎮之一。據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肇慶市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3.5%,其中出口增長4.8%,進口增長30.7%,進出口增速在全省居第四,珠三角地區第二,優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這樣的地理位置,賦予了進出口貿易先天的物流優勢。同時,珠三角發達的水系和港口,也為運輸提供了保障。

以中國超大型巨輪進出最多的港口甯波舟山港為例,可以觀察港口對沿海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浙江省海港集團、甯波舟山港集團方面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介紹,根據有關專家統計,港口每萬噸貨物吞吐量對當地GDP的貢獻為200萬元,可創造約12個就業崗位。以此測算,“12.24億噸”(甯波舟山港2021年貨物吞吐量)可為區域GDP貢獻2450億元,創造145萬個就業崗位。

浙江萬裡學院物流系副主任吳橋,曾測度1995 年至 2014 年間甯波舟山港與浙江省經濟腹地間的關聯程度。他通過分析發現,甯波舟山港港口物流與浙江省各經濟發展指标的關聯度較高,其中港口物流與地區經濟總量、進出口總值以及貨運周轉量的關聯程度相對更高。甯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的發展對浙江省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

沒有改革開放,東南沿海還有沒有優勢?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肖金成認為不能忽視改革開放之後的政策作用:“東南沿海地區确實具有區位的優勢,沿海,有港口,可以搞國際航運,但如果沒有改革開放,不搞國際貿易,還有沒有優勢?”最早的4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都在東南沿海,此後開放14個沿海城市,在沿海開放城市設立了經濟技術開發區,對外招商引資,也是東南沿海經濟大省發展較快的重要原因。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陳廣漢認為,珠三角的發展曆程與曆史上一直經濟比較富庶和工業基礎較好的長三角不同,改革開放前珠三角工業基礎很差,深圳和珠海建市和成為經濟特區時就是兩個小漁村。珠三角真正的發展經濟起飛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我的親身經曆,我們在1982年大學畢業的時候,分配到廣東來,大家都不願意來,大家都願意到北京、上海這些地方去,甯可留在武漢了,都不往這邊來”,但是到了90年代之後情況就大變了,大家看到了沿海發展的活力,很多大學生開始來深圳、廣州和珠三角地區發展。

時至今日,東南沿海經濟大省仍然在外貿、吸引外資方面占據領先地位。

據天眼查APP顯示,從2019年至2021年,東南5省市新成立的外貿公司數量占全國總數的58.4%,其中排名第一的廣東占31.7%,第二的浙江占10.4%;東南5省市新成立的外資、合資公司數量占全國總數的61.6%,其中排名前三的廣東、上海、浙江分别占26.3%、14.6%、7.9%。

在2021年,廣東、江蘇、浙江、上海依次占據了全國各省份進出口排名前四,北京第五,山東第六,福建排在第七位,東南5省市進出口金額占全國總值的60.1%。

責編 | 姚坤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鍊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