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雨的季節裡,濕氣越來越重,身體也是“濕哒哒”的。很多人胃口都差、睡眠不足、整天昏昏沉沉的,是時候該趕走體内的濕氣了!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祛濕“高手”——茯苓。想祛濕的朋友們,千萬别錯過了~健脾胃、去濕氣、助睡眠
茯苓,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能夠治療很多疾病,如今茯苓在養生方面的使用也很普及,所以茯苓食用與藥用價值均有。茯苓能夠得到大衆的青睐,肯定與它的功效離不開關系。并且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補中、甯心安神等作用。現代藥理研究則表明,茯苓具有抑菌、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及降低血糖等作用。
下面,為大家推薦一些簡單實用的茯苓食譜。
泡茶、煮粥、煲湯都可以
1. 枸杞茯苓茶
茯苓100克,枸杞子50克,紅茶100克 。
做法:枸杞子與茯苓一同研成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紅茶6克,用開水沖泡8~10分鐘即可。每日3次,代茶飲用。
功效:此茶可健脾益腎,補腎強身。
2. 茯苓貝梨
茯苓15克,川貝母10克,梨1千克,蜂蜜、冰糖适量。
做法:食材洗淨切丁。茯苓、貝母放入鍋中,加入适量水,用中火煮熟;再加入梨、蜂蜜、冰糖繼續煮至梨熟,出鍋即成。可吃梨、茯苓,喝湯。
功效:此方清熱潤肺、生津止咳,常吃可美容顔、抗衰老,使皮膚光滑有彈性。
3. 茯苓薏米粥
白茯苓15克,薏米60克。
做法:将白茯苓和薏米共研細粉,放入鍋中,加水适量,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有清熱、祛脾濕的作用。
4. 參苓粥
人參5克,茯苓20克,生姜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人參、生姜切成薄片,茯苓搗碎,浸泡1小時,水煎,去渣取汁,同粳米煮粥。
功效:此粥有健脾益氣、養胃補虛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面色萎黃發白者。
5. 茯苓雙豆祛濕湯
茯苓30克、赤小豆30克、炒扁豆20克、陳皮5克、生姜2片、瘦肉300克(2~3人分量)。
做法:将茯苓、陳皮洗淨,生姜切片;瘦肉洗淨,切大塊;赤小豆、扁豆用清水浸泡數小時備用。加适量清水,炖2小時,即可調味食用。
功效:利水消腫、健脾祛濕。
6. 牛骨茯苓湯
牛骨200克,白茯苓50克,山藥100克,姜塊、蔥段、鹽、醬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牛骨洗淨劈開,将茯苓、山藥洗淨。鍋置火上,加水适量。将牛骨、茯苓、山藥、姜塊和蔥段放入,煮40分鐘,再加入鹽、味精等調味即成。
功效:此方可補腎利尿。适用于慢性腎炎、下肢水腫、尿少、食少者。
一般認為,白茯苓擅長利濕健脾、安神;赤茯苓擅長利尿、瀉心火。作藥用時,根據不同的症狀選用。
如果是平時煲湯煮水,建議還是選白茯苓好些,因為大部分人都适合利濕健脾。
注意:茯苓有利水的作用,尿頻、遺尿者,或陰虛火旺、口幹咽燥者不宜服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