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是生活中最常吃的水果之一,酸甜多汁,營養豐富。在中醫的眼裡橘子還是一味好中藥,性溫入肺經,能開胃、潤肺、止咳,現代醫學也研究發現橘子有降血脂、抵抗動脈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胃癌等作用。
橘子全身都是寶,皮、絡、肉、葉、核、皆可入藥,且各具功效,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選擇的食用效果更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一、皮——陳皮
陳皮是橘皮的幹燥品,入肺、脾經,中醫認為其具有健脾和胃、除濕化痰、理氣止咳的功效。
用陳皮泡水喝對腸胃虛弱引起的腹脹惡心、食欲不振等症狀都有很好的療效。還能排出腸胃中的積氣,有不錯的排毒養顔的作用。每天用3g陳皮泡水喝,就能起到非常好的養生保健的功效。
橘絡就是吃橘子時從果肉上剝下來的白色筋膜,也是一味中藥,中醫認為橘絡具有通絡活血,順氣化痰的功效。
現代醫學也表示橘絡是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肺氣腫等慢性疾病的食療佳品,還能增強血管壁的彈性,減少患動脈硬化的概率,對于像高血壓引起的腦溢血等出血症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所以大家吃橘子時帶橘絡一起吃對身體是有益無害的。藥用方法:取5克橘絡,煎湯代茶飲。
三、橘肉
中醫認為橘肉具有開胃理氣、止咳潤肺的功效,能調理腸胃改善便秘,還有不錯的補血的作用,能保護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其味酸,具有不錯的收斂之效,能幫助凝血,對于各種出血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經調查結果顯示常吃橘子能降低患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幾率。
四、橘葉
橘葉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消腫解毒的功效,對于胸脅疼痛、乳腺增生、脹痛、疝氣、咳嗽等都有不錯的療效。
用法:取5克橘葉洗淨,煎湯代茶飲即可,同檸檬同煮疏肝理氣排毒的效果更強,對于黃褐斑,胸悶氣短有非常好的效果。
五、橘核
我們平時吃橘子的時候肯定都是把橘核都吐出來的,但是你不知道的是橘核它也是一味中藥,入膀胱、腎經。
中醫認為橘核具有理氣、止痛、溫胃散寒的功效,對于腰腿、睾丸腫痛、小腸疝氣、乳房腫痛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而且因其能散寒、暖胃,所以對女性痛經的療效是非常好的,從此丢掉“喝點熱水”吧!用5克橘核泡水效果棒棒的。
PS:很多朋友問疝氣是什麼,在這裡接受一下,疝氣就是指體内的髒器或組織偏離其正常部位引起的症狀。
小編提醒:1、橘子全身是寶,每天吃兩個橘子對身體健康很有好處,但是其性溫,多吃會引起上火;2、新鮮橘皮含揮發油不适宜泡水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